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生活 > 健康 >

健康在于内动:"生命在于运动"之根本意义

2010-03-28 
基本信息·出版社: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 ·页码:20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220077475/9787220077470 ·条形码:9787220077470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健康在于内动:"生命在于运动"之根本意义 去商家看看
健康在于内动:"生命在于运动"之根本意义 去商家看看

 健康在于内动:\


基本信息·出版社: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
·页码:20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220077475/9787220077470
·条形码:978722007747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健康在于内动:“生命在于运动”之根本意义》介绍的“一套练则有效的健康方法”和“两点行之有效的健康建议”,已经让数万人在短期内获得了健康效益。它虽然无法肯定是否可以保障你的长寿,但肯定可以帮助你活着的时候不难受!你活得舒心、活得愉快,长寿也不是梦想。
作者简介 张放,四川音乐学院成人教育中心主任,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治疗专业”创建人,曾荣获第四届成都市“十杰青年”称号、1997年四川省教育厅“师德标兵”称号,现任“成都张放快乐健康运动研究中心”主任、四川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理事等。曾发表论文及音乐作品百余篇(首),著、编有《健康新观念,养生好方法》、《就这样欣赏音乐》、《二十一世纪艺术人才培养》等7部专著。
编辑推荐 《健康在于内动:“生命在于运动”之根本意义》:这是一部对人类已知健康观念和方法具有颠覆意义的著作。
“健康在于内动“的新观念,是调节人体内部功能的科学方法。
人体内动正常,绝对身心健康1
我内动,我健康!
目录
第一章 健康在于运动
本章提示对人类已知“健康”观念和方法的科学思考
一 “生命在于运动”——一个简单而深刻的哲学问题
哲学的方法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根本方法
哲学思考和研究的“运动”与其他具体科学的根本不同
对“生命在于运动”本体意义的哲学思考
二 “生命在于运动”对人体健康的意义
“生命在于运动”之意义具体到人类生命运动本体
医卫事业等对人的“生命运动”研究的局限性
当今人类的“健康”研究对生命“运动”的片面性认识
人这个运动生命体的“运动范畴
“生命在于运动”对人类健康思维的严重困扰
“生命在于运动”对人体健康没有实质性的指导作用和意义
三 人体是一个整体的生命运动系统
人这个生命运动体
人体器官、系统及其“运动”不是独立存在的
四 新陈代谢运动——人体的内部运动
人体“内动”(新陈代谢)的作用和意义
人体“内动”能力逐年下降不可避免
促进与维护人体“内动”能力是人体健康保障的最佳选择
已知促进与维护人体“内动”能力的有效方法的遗憾
五 健康在于内动
已知健康观念和方法对人体“正常运动”(健康)的误解
“健康在于内动”才是保障人体健康的关键因素和核心问题
“健康在于内动”才是“生命在于运动”之根本意义
六 只要“内动”正常,就能体康无病
人体“健康”与否取决于人体“内动”正常与否
从“高血压”、“尿毒症”等多种人体疾病的“内动”健康原理谈起
只要“内动”正常,就是体康无病

第二章 已知健康观念和方法与人的健康问题
本章提示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思考
一 健康追求者的困惑
当今人类已知的四大“健康类型
客观现实对四大“健康类型”的质疑
二 健康不是医卫事业等所研究的课题
关于“健康”的定义
“健康”不是医学等医卫事业所研究的课题
三 疾病,应该不是健康学科研究的课题
“疾病”研究与“健康”的关系问题
“疾病”不是健康学科研究的课题
一 点另类思维
四 健康不应该是膳食营养学科研究的问题
膳食营养对人体“健康”的意义
膳食营养知识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五 健康不应该是体育运动的问题
体育运动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具有正、负两方面的不确定结果
体育学科本身并未真正强调促进与维护人体健康的问题
六 心理问题不是病
理论上存在的心理健康观
所谓“心理问题”应该是人的思维“运动”的问题
人的?心理问题”绝不是简单的由心理或情绪因素所引起
七已知健康观念与方法的片面性
已知健康观念与方法不是真正的“健康”研究
可能会给人类健康造成最大危害的认识误区
难辞其咎的功利性“健康”目的

第三章 快乐健康运动
——一套练则有效的健康方法
本章提示健康体检及其主要内容
一 关于“快乐健康运动
“更年期”和“永动仪”的猜想
关于人这部运动机器和汽车的联想
关于“快乐健康运动
二 关于“快乐健康运动”方法
“快乐健康运动”是一个长效健康方法
“快乐健康运动”是一种整体健康促进方法
“快乐健康运动”方法不是呼吸方法
“快乐健康运动”方法绝不是腹式呼吸
三“快乐健康运动”方法的练习要求
“快乐健康运动”方法练习的心理基础
身心松弛的练习要求
师法自然的练习要求

第四章 “快乐健康运动”练习的基本方法与要求
本章提示最好的医生是人体自己
一 两点特别提示
坚持练习就是胜利
身体向健康方面发生根本性改变才是练习目的
二 “快乐健康运动”方法设计及总体练习要求
“快乐健康运动”方法设计
总体练习要求
第一课 准备练习与方法要求
第二课 内动初步与方法要求
第三课 吸的初步与内动深入
第四课 吸的深入与内动控制
三 “快乐健康运动”方法练习相关注意事项

第五章 “快乐健康运动"的相关概念
一 关于阴阳
阴阳的对立斗争
第六章 两点行之有效的健康建议
第七章 健康状态自测方法参考
尾声 不得不写这本书
附录
……
序言 世上有成千上万本关于“健康”的书籍,但本书所谈内容却是前所未有、独具一格的。
世上有关“健康”的观念各有千秋却如出一辙,但本书之“健康在于内动”的健康观念却与众不同,是全新的。
世上有关“健康”的方法丰富多彩、各擅所长,但多数却是广义的、理论的、知识的,仿佛旨在务虚。唯独本书之“快乐健康运动”方法是务实的,简单易学,具有可操作性。而且,它的确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实实在在地解决人的许多不健康的问题,并且是练则有效的。同时,还有“需要多长时间,可以解决什么样的健康问题”,“能让每个练习者在短期内获得明显的健康效果”的承诺这类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话语。
这,绝不是笔者头脑“犯晕”,不是为了“做秀”,也不是为了提高“点击率”,更不是为了提高“知名度”。
世人都知道:“火车不是推的,牛皮不是吹的”,“是骡子是马,牵出来遛遛”,才能知道是否是真的。笔者在本书中的许多提法,虽然有点“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味道,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会或敢于无缘无故地把自己推向绝地。
文摘 插图:


“生命在于运动”是一个哲学问题。对人体来讲,它应当是一个关于人这个生命运动体的“运动”的宏观概念的命题。.
因此,对人这个生命运动体而言,“生命在于运动”中的“运动”二字,首先应当主要从名词的角度来理解。
即,“生命在于运动”主要表达的应当是:人这个生命运动体本身的“正常运动”的概念。
这个概念内容具体又应当包括:人体“内动”机制中各类局部的或系统的具体“运动”,如呼吸运动、心脏跳动、脉搏跳动、消化道及胃肠功能的运动、血液循环的流动以及心理、思维活动和情绪波动;人的肝、心、脾、肺、肾等五脏六腑,以及人体的细胞分裂、发育、生长等人体“内动”机制中的各类具体物质本体的功能“运动”;人的生、老、病、死等人在“生命运动”过程中的各种具体的“运动”表现形式、状态。
当然,还包括构成人生命运动系统的“运动范畴”这个概念的,人体各系统、器官、细胞、基因的本体运动,或是各类局部、系统以及具体物质相互间的“相生相克”的“运动”等等,这些人体“内动”机制整体的联动与支撑的“运动”问题在内的,人这个生命运动体在自身“运动”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各种正常、稳定的“生命运动”表现形式或状态及其运动现象和规律,以及其健康发展的能力与过程等等相关的问题。
同时,更应当包括人这个生命运动体在具体的“运动”及其发展的过程中,能够涉及或可能涉及到的,或是可以与各具体学科的学科知识和科学理论,以及某种具体而特殊的学科知识产品或成果,产生某种理论或实际联系的各种主观与客观的具体“运动”及其相关的因素、条件、知识、理论等等具体的问题。
后记 在本书完稿之际,笔者心中充满感激之情,遂写此后记。
感谢数十位敢于把自己交给“快乐健康运动”方法的实验者投入的信任与支持!感谢数百位通过“快乐健康运动”方法练习,重新获得了身体健康的学员的关心和期待!
必须要感谢四川音乐学院的几位主要领导!正是在他们的支持与帮助下,笔者创建了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治疗专业”。也正是“音乐治疗专业”这个平台的建立,为笔者带来了探索、研究促进与维护人体健康的方法和理论的动力。
也感谢尊敬的父辈教师孙永康先生和笔者的多年好友郭隆光先生!正是他们看到了笔者在理论及文字方面的不足,牺牲了若干休息时间,主动承担对书中文字及理论的精心修改、润色,为本书增色不少。
同时,感谢李玲、段舒和胡杨赘老师!也正是她们在许多八小时之外的时间里,完成书稿的全部打印工作。
更应该感谢的是“快乐健康运动”方法研究的合作者——石晓凯同志。笔者在开始研究之初,便与石晓凯同志达成协议:即使是方法的健康效果的确立竿见影,但在方法成型以及健康效果卓有成效之前,他都只能站在反对者的立场,对方法的建立及相关方面提出意见,发现问题。多年来,他的许多意见的确是伤人、伤心、伤筋动骨的。但是,若没有他的无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