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学:贮藏篇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页码:236 页 ·出版日期:2001年08月 ·ISBN:7810663313 ·条形码:978781066331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学:贮藏篇 |
 |
|
 |
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学:贮藏篇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页码:236 页
·出版日期:2001年08月
·ISBN:7810663313
·条形码:978781066331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内容简介 《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学(贮藏篇)》分为贮藏篇和加工篇。贮藏篇分为七章,阐述了园艺产品的采后生理、采后生物技术、影响贮藏的因子、采后处理与运销、采后病害及防治、采后贮藏方式和管理、贮藏案例等。加工篇分为十章,分别阐述了果蔬保藏原理与预处理、罐藏、制汁、速冻、干制、糖制、腌制、果酒与果醋酿制、其他果蔬制品的生产技术和果蔬加工案例。
编辑推荐 《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学(贮藏篇)》: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目录 1 园艺产品采后生理
1.1 呼吸作用
1.1.1 呼吸作用的概念
1.1.2 呼吸强度与呼吸系数
1.1.3 呼吸温度系数、呼吸热和呼吸高峰
1.1.4 影响呼吸强度的因素
1.2 植物激素生理
1.2.1 乙烯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其调控
1.2.2 乙烯的生理作用及其调控
1.2.3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及其与贮藏的关系
1.3 采后蒸腾生理及其调控
1.3.1 蒸腾与失重
1.3.2 蒸腾作用对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1.3.3 影响采后蒸腾作用的因素
1.3.4 结露现象及其危害
1.4 休眠与生长
1.4.1 休眠
1.4.2 生长
2 园艺产品采后生物技术
2.1 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
2.2 园艺产品采后生物技术
2.2.1 基因工程
2.2.2 反义基因技术
2.2.3 细胞工程
2.3 采后园艺产品成熟衰老相关酶
2.3.1 细胞壁降解相关酶
2.3.2 碳水化合物代谢相关酶
2.3.3 植物脂氧合酶(LOX)
2.4 园艺产品采后生理代谢基因及其表达
2.4.1 细胞壁代谢相关基因及其表达
2.4.2.烯合成相关酶基因
2.4.3 脂氧合酶(LOX)基因
2.4.4 色素合成相关基因
2.4.5 乙烯受体与信号传递基因
2.5 园艺产品采后生物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
2.5.1 园艺产品生物技术研究和应用的现状
2.5.2 园艺产品转基因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3 影响园艺产品贮藏的因素
3.1 采前条件对园艺产品品质和耐贮性的影响
3.1.1 产品本身因素
3.1.2 生态因素
3.1.3 农业技术因素
3.2 贮藏条件的影响
3.2.1 温度
3.2.2 湿度
3.2.3 O2和CO2
3.2.4 其他采后处理
4 园艺产品的采后处理与运销
4.1 采收
4.1.1 采收成熟度的确定
4.1.2 采收方法
4.2 采后处理
4.2.1 整理与挑选
4.2.2 预冷
4.2.3 清洗和涂蜡
4.2.4 分级
4.2.5 包装
4.2.6 其他采后处理
4.3 园艺产品的运输与销售
4.3.1 运输
4.3.2 市场销售
5 园艺产品采后病害及其防治
5.1 采后生理失调
5.1.1 低温伤害
5.1.2 呼吸失调
5.1.3 其他生理失调
5.2 侵染性病害
5.2.1 病原种类
5.2.2 侵染过程
5.2.3 发病原因
5.2.4 防治措施
6 园艺产品贮藏方式与管理
6.1 常温贮藏
6.1.1 新鲜园艺产品常温贮藏的方法
6.1.2 常温贮藏方式的管理
6.2 机械冷藏
6.2.1 机械冷藏的概念和机械冷藏库的类型
6.2.2 机械冷藏库的组成和设计
6.2.3 冷藏库房的围护结构
6.2.4 机械冷藏库的制冷系统
6.3 气调贮藏
6.3.1 气调贮藏的概念和原理
6.3.2 气调贮藏的分类
6.3.3 气调库房的设计与建造
6.3.4 气调系统
6.3.5 气调贮藏的条件和管理
6.4 其他贮藏方式
6.4.1 减压贮藏
6.4.2 辐射处理贮藏
6.4.3 臭氧和其他处理
7 园艺产品贮藏案例
7.1 蔬菜贮藏技术
7.1.1 蒜薹贮藏案例
7.1.2 番茄
7.1.3 甘蓝
7.1.4 花椰菜
7.1.5 黄瓜
7.1.6 茄子
7.1.7 菜豆
7.1.8 洋葱
7.1.9 马铃薯
7.1.10 生姜
7.1.11 莲藕
7.1.12 蘑菇
7.1.13 其他蔬菜
7.2 果品贮藏技术
7.2.1 苹果贮藏案例
7.2.2 葡萄
7.2.3 猕猴桃
7.2.4 哈密瓜
7.2.5 荔枝
7.2.6 香蕉
7.2.7 板栗
7.2.8 柑橘贮藏案例
7.2.9 桃
7.2.10 其他果实
7.3 花卉贮藏技术
7.3.1 月季
7.3.2 麝香百合
7.3.3 唐菖蒲
7.3.4 菊花
7.3.5 满天星
7.3.6 香雪兰
7.3.7 六出花
7.3.8 鹤望兰
7.3.9 郁金香
7.3.10 非洲菊
7.3.11 兰花
7.3.12 其他切花
……
序言 本教材是国家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04-13项目研究成果,根据“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的编写要求,着重阐述园艺产品贮藏加工的基本理论和该领域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通过大量的案例,介绍贮藏加工中实用技术,力求体现园艺学科发展的特点,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创新。
本教材分为贮藏篇和加工篇。贮藏篇分为七章,阐述了园艺产品的采后生理、采后生物技术、影响贮藏的因子、采后处理与运销、采后病害及防治、采后贮藏方式和管理、贮藏案例等。加工篇分为十章,分别阐述了果蔬保藏原理与预处理、罐藏、制汁、速冻、干制、糖制、腌制、果酒与果醋酿制、其他果蔬制品的生产技术和果蔬加工案例。
贮藏篇中,陈昆松、生吉萍编写第一章,罗云波、生吉萍、陈昆松编写第二章,刘兴华编写第三章,李正国编写第四章,田世平编写第五章,郁志芳编写第六章,第七章的第一、二节由以上作者分工编写,第三节由赵九洲编写。本篇由生吉萍负责统稿工作。
加工篇中,蔡同一、蒲彪编写第一章,叶兴乾编写第二章,倪元颖编写第三章,胡卓炎编写第四章,王清章编写第五章,张宝善编写第六章,蒲彪编写第七章,孟宪军编写第八章,第九章第一节、第三节由叶兴乾编写,第二节由王清章编写,第四节、第六节由蒲彪编写,第五节由孟宪军编写,第七节由胡卓炎编写,第十章的案例分别由叶兴乾、孟宪军和王清章编写。本篇由蒲彪负责统稿工作。本书主编罗云波负责全书的统稿工作。
文摘 插图:

蒸腾是在表面进行的,气孔和皮孔就成为植物水分散失和气体交换的主要通道,气孔的自动启闭又可以对此进行调节,它是一个自动反馈系统。
气孔面积很小,一般叶片气孔总面积不超过叶面积的1%,但气孔蒸腾符合小孔扩散规律,所以气孔蒸腾量比同面积自由水面的蒸发量大几十倍以上。
角质层的结构和化学成分的差异对蒸腾有明显影响。角质的主要成分为高级脂肪酸,蜡质常附于角质层表面或埋在角质层内,它由脂肪酸和相应的醇构成的酯或它们的混合物组成,其中还可能混有碳原子数相同的石蜡等物质,蜡质可溶于氯仿、乙醚等有机溶剂。角质层本身不易使水分透过,但角质层中间夹杂有吸水能力大的果胶质,同时角质层还有微细的缝隙,可使水分透过。角质层蒸腾在蒸腾中所占的比重,与角质层的厚薄有关,还与角质层中有无蜡质及其厚薄有关。果实的角质层有3~8μm,果菜类为1~3μm。幼嫩器官表皮角质层未充分发育,透水性强,极易失水,据报道,嫩叶的角质层蒸腾可达总蒸腾量的1/3~1/2。随着成熟,表皮角质层发育完整健全,有的还覆盖着致密的蜡质,这就有利于组织内水分的保持。
相对于角质层蒸腾而言,气孔蒸腾的量和速度均要大得多。叶菜类蔬菜之所以极易脱水萎蔫,除了与比表面积有关外,也与气孔蒸腾在蒸腾失水中占优势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