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宗教 >

宗教的意义与终结

2010-03-28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码:427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6月 ·ISBN:7300065236 ·条形码:978730006523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宗教的意义与终结 去商家看看
宗教的意义与终结 去商家看看

 宗教的意义与终结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码:427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6月
·ISBN:7300065236
·条形码:978730006523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当代世界学术名著
·外文书名:The Meaning And end of religion

内容简介 《宗教的意义与终结》从范畴与观念发展演化史的角度,考察了人类迄今几乎一切高级文明形式有关各自宗教生活的名称、指涉、术语、范畴、观念与自我理解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与关联。作者指出要真正描述和理解在人类宗教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就应当放弃使用不论是一般意义上还是个体意义上的“宗教”这一概念,而代之以“累积的传统”与“个人的信仰”这两上独立的概念。
作者简介 威尔弗雷德·坎特韦尔·史密斯是美国哈佛大学“比较宗教史”专来荣誉退休教授。早年曾任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伊斯兰研究所主任及比较宗教学教授,后转赴美国哈佛在学任教。在哈佛大学曾担任“世界宗教研究中心”与“宗教研究委员会”主任达九年之久。史密斯博士一生著述甚丰,其中包括《现代历史中的伊斯兰》(1957)、《宗教真理问题》(1967)、《信念与历史》(1977)、《信仰与信念》(1979)、《走向一种世界神学》(1981)、《宗教多样性》(1982)、《何为圣经?》(1993)等。
媒体推荐 任何想要探究那隐含在世界各种宗教传统之下的宗教实在之本质的人,都将发现威尔弗雷德·坎特韦尔·史密斯的著述是学识渊博的、饶有意味的和富有启发性的。
  ——美国芝加哥大学 约瑟夫·基塔噶瓦
《宗教的意义与终结》是宗教研究的一部经典著作。就像他惯常所做的那样,威尔弗雷德·坎特韦尔·史密斯在审查那属于他所考虑的资料范围内的内容广博的历史与哲学信息之时,运用了一丝不苟、细致入微的审慎的思索、其结果则是对宗教传统与人的信仰的一种深思熟虑的、卓有成效的和富有挑战性的探索。
  ——美国赖斯大学 乔治·鲁普
《宗教的意义与终结》的原创性就在于它使我们能够以一种新的方式来理解宗教现象。因为坎特韦尔·史密斯我们意识到了那由我们自己的文化所形成的,并透过它来观察宗教生活的理智性的“眼镜”的情况下,来尝试着重新观察这一切。
  ——美国克莱尔蒙特研究生院 约翰·布克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西方的“宗教”
第三章 其他的文化,“诸宗教”
第四章 伊斯兰的特殊个案
第五章 这个概念充分吗?
第六章 累积的传统
第七章 信仰
第八章 结论
索引
后记
……
序言 威尔弗雷德·坎特韦尔·史密斯这部内容新颖独到、资料翔实可信的著作所论述的是,人们如果想要理解人类那不断演化着的宗教情形,那么就必须要放弃“什么是宗教的本质”这类问题。史密斯主张,不论是一般的宗教,还是任何一种具体的宗教,其自身都既不是一种可理解性的老古董,也不是探究者或信仰者探询或关注的一种有效的客体或对象。他认为,人们只有将“宗教”这一概念搁置一旁而采纳了另外两个独立的概念一“累积的传统”与“个人的信仰”——之时,对人的宗教生活的研究才能够是完整而充分的。凭借这后两个概念,人们就可以描述在人类宗教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宗教的终结——在其目的与目标这一古典意义上,所指向和导向的是神。
文摘 第一章 导论
二目的确,人们能够作出论证说这整个事业或计划都先天地是不可能的或不合理的。有些人已然主张,任何想要对宗教作出合理的或学术性的研究都注定是徒劳无益的。显然,我并不认为这些论证是令人信服的,否则我也就不会写出这部著作了。可以推测,那些费神来阅读或者浏览本书的人也同样不会接受这类消极的观点。不过,尽管我们没有发现这种观点最终是令人信服的,但我们同样也没有发现它们就是荒谬不经的。有太多的理由要求人们在接近和涉足于那被某些人以粗劣的修辞法将其称为所谓的“研究领域”之时,不仅仅需要有谨慎小心的态度,而且还需要有踌躇迟疑以及甚或是近乎于敬畏的心态。在这种情况下,以“一个领域”来作为类比可能会含有某种误导的意味。一块田野或领域,无论它是多么广阔,也无论它是多么难以被界定或包围,它都仍然是躺在我们的脚下,等待着被勘察,等待着最终被征服。然而,我们这一研究的题材或对
象却并不是那么卑贱或消极,它不会任凭一个可能的勘察者在它上面随心所欲地踱来踱去。有人说人们在此必须蹑手蹑脚,小心翼翼,因为这是踏足在人们的梦想之上。而且,我们在沉思人的宗教时所看到的那种景象,不仅是无边无际地延展在我们之下,而且也是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在我们之内和在我们之上。它并不是完全消极无为地静候于斯,它还是拥有其自我主动性的某种活生生的、充满活力的事物。
后记 几年前我师从何光沪先生修习宗教哲学课程,课间何先生将这《宗教的意义与终结》的原稿交给了我,微笑着说道,“这《宗教的意义与终结》的确是很难的——不是一般的困难;但我呢,还是希望你能够把它翻译出来。理由有三:第一,这本著作可以说是一部现代经典,你通过翻译它而精读了它,吃透了它,是会终身受益的。第二,我们现在的宗教学术研究是需要做一点儿译介工作的;能把这么难的一本书译出来,你也就算是在咱们这个专业翻译领域内占据了一个位置;第三,翻译了这本书,你在外语上也就过了关,因为你不会再碰到什么比这更困难的东西了”。在何先生那和蔼与鼓励的目光下,我惴惴地接受了这个任务。而今,我惭愧地发现,这些殷切的希望在我身上恐怕连一点都无法实现。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