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散文 >

天下无不可为之事:胡适笔下的人生恳谈

2010-03-28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页码:24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507813150/9787507813159 ·条形码:9787507813159 ·版本:第2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天下无不可为之事:胡适笔下的人生恳谈 去商家看看
天下无不可为之事:胡适笔下的人生恳谈 去商家看看

 天下无不可为之事:胡适笔下的人生恳谈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页码:24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507813150/9787507813159
·条形码:9787507813159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名家人生咏叹

内容简介 《天下无不可为之事(胡适笔下的人生恳谈)》精选了胡适关于社会、人生、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散文名篇,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同时也存在着时代和个人认识的局限,相信读者能够分辨良莠,从这些文章中吸取思想养料以提升自己的人生智慧。胡适(1891.12.17~1962.2.24),“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著名学者。曾留学美国,专修哲学、文学,拜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为师。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驻美大使、北京大学校长。其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是最早的全面系统地提倡白话文的论文,在新文化运动初期有重大影响。其作品《尝试集》开我国新诗发展之先河。
编辑推荐 《天下无不可为之事(胡适笔下的人生恳谈)》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
目录
少年中国
少年中国之精神
新生活
非个人主义的新生活
信心与反省
再论信心与反省
三论信心与反省
教育破产的救济方法还是
教育
美国的妇人
贞操问题
论贞操问题
论女子为强暴所污
成才之路
记兴趣

梦想与理想(节选)
读书
中国公学十八年级毕业赠言
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
致夏蕴兰
致郑中田
中学生的修养与择业
一个防身药方的三味药
杂感人生
我国之“家族的个人主义”
积财不善用,如高卧积薪之上
文学改良刍议
归国杂感
不朽
不老
朋友与兄弟
人生有何意义
九年的家乡教育
逼上梁山
大宇宙中谈博爱
晚年谈话录(节选)
胡适小传
……
序言 我要说:这是一套真正的好书。
一套真正的好书,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一、选一批杰出的大作家;
二、出他们的选集,把好作品集中到一块儿,非选集不可;
三、有一个好的编辑思路,围绕着一个好的主题思想,选准了方向,确保能出光彩,好看,使读者爱读,使读者真正受益;
四、在编排上有新花样,让人为之一震,觉得可爱,很别致。
这套书,应该说,符合了上述的条件,所以,它是高档的读物,完全可以向广大年轻的朋友们推荐。
我知道,几位年轻的学者朋友和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为满足上面提到的出好书的基本条件认真地做了工作,付出了大量劳动,比较成功地贯彻了编辑意图,拿出了一套高水平的丛书。
这里选择的作家,不必多说,他们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巨匠。
主题是人生,谈做人的道理,谈人生的意义,谈生命的价值,谈应该怎么做和如何去做。
文摘 少年中国
少年中国之精神
前番太炎先生,话里面说现在青年的四种弱点,都是很可使我们反省的。他的意思是要我们少年人:一、不要把事情看得太容易了;二、不要妄想凭借已成的势力;三、不要虚慕文明;四、不要好高骛远。这四条都是消极的忠告。我现在且从积极一方面提出几个观念,和各位同志商酌。
一、少年中国的逻辑逻辑即是思想、辩论、办事的方法。一般中国人现在最缺乏的就是一种正当的方法;因为方法缺乏,所以有下列的几种现象:(一)灵异鬼怪的迷信,如上海的盛德坛及各地的各种迷信;(二)谩骂无理的议论;(三)用诗云子日作根据的议论;(四)把西洋古人当作无上真理的议论。还有一种平常人不很注意的怪状,我且称他为“目的热”,就是迷信一些空虚的大话,认为高尚的目的;全不问这种观念的意义究竟如何。今天有人说“我主张统一和平”,大家齐声喝彩,就请他做内阁总理;明天又有人说“我主张和平统一”,大家又齐声叫好,就举他做大总统;此外还有什么“爱国”哪,“护法”哪,“孔教”哪,“卫道”哪……许多空虚的名词,意义不曾确定,也都有许多人随声附和,认为天经地义,这便是我所说的“目的热”。以上所说各种现象都是缺乏方法的表示。我们既然自认为“少年中国”,不可不有一种新方法;这种新方法,应该是科学的方法;科学方法,不是我在这短促时间里所能详细讨论的,我且略说科学方法的要点:
第一注重事实科学方法是用事实作起点的,不要问孔子怎么说,柏拉图怎么说,康德怎么说;我们须要先从研究事实下手,凡游历调查统计等事都属于此项。
第二注重假设单研究事实,算不得科学方法;王阳明对着庭前的竹子做了七天的“格物”工夫,格不出什么道理来,反病倒了,这是笨伯的“格物”方法;科学家最重“假设”(Hypothesis)。观察事物之后,自然有几个假定的意思;我们应该把每一个假设所涵的意义彻底想出,看那意义是否可以解释所观察的事实,是否可以解决所遇的疑难。所以要博学;正是因为博学方才可以有许多假设,学问只是供给我们种种假设的来源。
第三注重证实许多假设之中,我们挑出一个,认为最合用的假设;但是这个假设是否真正合用,必须实地证明。有时候,证实是很容易的;有时候,必须用“试验”方才可以证实。证实了的假设,方可说是“真”的,方才可用;一切古人今人的主张、东哲西哲的学说,若不曾经过这一层证实的工夫,只可作为待证的假设,不配认作真理。
少年的中国,中国的少年,不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