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页码:28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2月 ·ISBN:7563922032/9787563922031 ·条形码:9787563922031 ·版本:第1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平和做人的智慧 |
 |
|
 |
平和做人的智慧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页码:28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2月
·ISBN:7563922032/9787563922031
·条形码:978756392203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平和做人的智慧》内容简介:孔子曾说:“礼之用,和为贵。”这里的“和”就是和谐、和气、平和,就是不争、不抢、不霸。“和”字无论是在古代社会还是在现代社会,都是人们公认的做人、社交的一个重要方面。当你学会以“和”处世时,就能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能事事顺嗵,事事如意。
平和做人是一种难得的品德。是一种开阔的襟怀,是一种人丈夫的气度,是一种超越世俗的大智火勇。
编辑推荐 《平和做人的智慧》:“平”不代表低下,“和”也不意味着没有原则
人生有逆境也有顺境。在逆境中要小心谨慎,才能度过危机,在顺境中,我们同样要小心。
处世,不要因为自己有学历,有能力,有财力,就把别人不放在眼里,或是为了一时的名誉而四处树敌。
历史上的名人、成功者大多是深藏不露的人,他们不会为了一时的利益或是名誉而显露自己、到处逞能,他们会克制,隐忍。因此,只要心态平和、行事平和、锲而不舍,最后的胜利者永远是他们。
和为贵,无争才能无忧,低姿态,出头的椽子最先烂,心要宽,心宽一尺路宽一丈,巧说话,用语言而不是拳头征服人心,失去理智,聪明人也会做蠢事,克制冲动,拳头不是胜利的武器,用微笑代替愤怒,以冷静应对难堪。
目录 第一章 和为贵,无争才能无忧
莫生气,才能有好运气
和气待人,不争强好胜
失去理智,聪明人也会做蠢事
看淡名利,烦恼皆因强出头
得意淡然,失意坦然
谁若猖狂,上帝就会让谁灭亡
克制冲动,拳头不是胜利的武器
忘记怨恨,宽恕是最高的才能
克服嫉妒,善妒者必惹忧愁
用微笑代替愤怒,以冷静应对难堪
第二章 低姿态,出头的椽子最先烂
地低成海,人低成王
莫狂妄,出头的椽子最先烂
忌高调,调整自己适应他人
放下架子,该弯腰时还是得弯腰
能上能下,能屈能伸
适度妥协,做出必要的自我牺牲
不逞一时之势,才能笑到最后
莫自负,要正确认识自己
摆正位置,避免功高盖主
不矫饰喧嚣,放下功利心
谨慎一些,小心驶得万年船
低姿态,尽量避免正面冲突
第三章 心要宽,心宽一尺路宽一丈
敞开心胸,善待不喜欢自己的人
上善若水,心中不存敌意
心要宽,做人要有雅量
要有大胸怀,能容人之所不能容
多为别人着想,别总为自己打算
给别人台阶下,得理也要饶人
第四章 巧说话,用语言而不是拳头征服人心
少评论别人,话到嘴边留三分
把握好说话的度,不过分推销自己
说话要得体,避免语言伤害
学会口吐莲花,而不是语含讥讽
不卑不亢,巧妙回应对方
不在背后中伤他人,不进谗言
点到为止,不说露骨的话
无声胜有声,沉默也是一种智慧
轻重得当,适可而止
第五章 糊涂好,露巧不如藏拙
不显山露水,把聪明放在背后
是非心外,糊涂才能保全自我
主动示弱,不与强者争锋
不耍小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
故作迟钝,不妨装点傻
装聋作哑,夹着“尾巴”好做人
给自己抹点黑,不要表现得太完美
随和一点,不可自命清高
收敛一下,锋芒不可外露
外愚内智,明哲保身
第六章 肯吃亏,小损失换来大回报
忍一时,争千秋
……
第七章 善变通,亦方亦圆进退自如
第八章 送人情,有舍才有得
第九章 重修养,小胜靠谋,大胜靠德
……
序言 一位哲人曾说:“人最重要的是把握好自己的心态,而平和的心态是赢得快乐人生的基础。”事实的确如此,在社会上,那些心态平和的人,能够做到宽容、低调,遇事肯吃亏,舍得付出,因此,他们往往能够赢得好的人缘,并且比别人更容易获得成功。
《旧唐书·卢承庆传》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卢承庆在唐太宗时期,曾任考功员外郎,是专管官吏考评的,归属吏部。他对考功工作公正、负责。一次,有一个负责运粮的官员,由于发生粮船沉没事件,受过处罚。卢承庆在给他进行考评时,定为“中下”。那位官员得知后,既没有提出意见,也没有任何疑惧的表情。卢承庆继而一想:“粮船沉没,不是他个人的责任,也不是他个人力量所能挽救的,评为‘中下’恐怕不合适。”于是决定改评为“中中”。那位官员依然没有发表意见,既不说一句虚伪客套的感谢话,也没有显露出激动的神色。卢承庆见他心态平和,非常称赞,脱口便道:“好,宠辱不惊,难得难得!”当即又把他的功绩改为“中上”等级。
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如果负责运粮的官员在第一次听到卢承庆给他的考绩定为“中下”时,申辩、发怒或是唉声叹气,卢承庆会把他的考绩改为“中中”吗?当然不能!在获得“中中”的评价时,他如果高兴地击掌而笑,甚至是呼朋唤友地庆祝,卢承庆会把他的考绩改为“中上”吗?当然不能!
可见,平和做人比张扬更具智慧!心态平和,不表现出强势的一面,则更容易受到人们的欢迎,也更容易获得好的人缘。
明代的洪应明曾说:“帆只扬五分,船便安;水只注五分,器便稳。”接着,他又举了几个例子:韩信因勇略震撼刘邦,所以被害;霍光的失败在于以权势威逼君主;陆机因才名盖世,所以被杀;石崇的死是因为他的财富太多。如果一个人能在极端中,留下一个缺口。
文摘 事实上,每个人都是独立而自由的个体,是不能凭自己的意志来改变他人的。因此,在不能改变他人的情况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调整自己以适应他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我们在与人交往时,要用心找到接近他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让对方接受自己。如果只是按照自己的方式一意孤行,而不考虑他人的感受,那么他人不一定接受你。因为每个人都有拒绝的权利,当他觉得你不是一个好的交往对象时,对你的态度就不一定友好。
所以,我们一定要调整自己,以适应他人。如果我们总是盼望人家来适应自己,就像我们做了一只笼子,希望人家乖乖地在笼子里待下去一样,是不现实的。
有些人会觉得,假使我们以强硬的态度待人,那么,他一定会懂我们的意思。
显然,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以这样的态度待人,结果只能使他人同你更疏远,而且你永远也不能进入他人的内心。你要想一想,如果人家以这样的态度对我们,我们会何等生气!即使我们懂得这种人的用意是好的,但至少他们所采取的方法会使我们将友谊之门紧紧关闭。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人将两手一摊说:“我们做得到的,已经尽量做了。”好像在某些情形之下,已没有最恰当的方法。实际上,因为长年的迟疑不决,优柔寡断,以及偏见、习惯和恐惧,也许这一方法不容易找到,可是总有最恰当的方法,只要我们下工夫去寻找。
有一个美国官员到一个英国人家里做客,那个英国人以正式的礼节在大门口迎接他,而那个美国人却觉得很不自在。
吃饭的时候,主人送上来一盆英国式的果子蛋糕,这触发了那个美国人的灵感,于是他便称赞这果子蛋糕同他曾吃过的美国饼很接近。他说只要在这种果子蛋糕上面再盖上一层糖蜜就是美国饼了。这样一来,本来显得有点冷冰冰的晚宴,气氛一下子和谐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