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工程(附赠光盘1张)
基本信息·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页码:15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9787564114961 ·条形码:978756411496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桩基工程(附赠光盘1张) |
 |
|
 |
桩基工程(附赠光盘1张)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页码:15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9787564114961
·条形码:978756411496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新世纪土木工程专业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桩基工程》主要介绍了桩基的分类、单桩的竖向承载力和变形计算、群桩的竖向承载力和变形计算、桩的水平承载力计算、桩基检测、桩的设计工程案例等。《桩基工程》在编写过程中穿插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 63—2007)的部分内容,每章后均编有思考题,方便复习和巩固学习内容。
《桩基工程》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本科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结构工程、岩土工程、交通工程专业研究生、设计和施工人员借鉴参考。
编辑推荐 《桩基工程》在桩基基本原理方面并不过多展开叙述,重点放在根据国家规范和工程经验而进行的工程设计应用。写作风格力求简练,内容以实用为主,穿插插图、照片和典型的设计工程实例,工程应用贴近工程实践,为设计人员从入门到精通提供可操作的借鉴。
目录 1 绪论
1.1 桩基的发展史
1.2 桩基的分类
1.2.1 按桩的功能分类
1.2.2 按挤土效应划分
1.2.3 按桩的施工方法分类
1.2.4 按照桩的承载性状分类
1.2.5 按桩体材料分类
1.3 桩基础的作用及桩型选择
1.3.1 桩基础的作用
1.3.2 桩基础常规设计的内容和步骤
1.3.3 桩型选择
2 竖向荷载下桩基的承载力和变形
2.1 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
2.1.1 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的性状
2.1.2 单桩承载力计算
2.2 规范方法确定单桩承载力
2.2.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2.2.2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 63-2007)
2.3 单桩竖向沉降的计算方法
2.3.1 综述
2.3.2 荷载传递法
2.3.3 弹性理论法
2.3.4 剪切变形法
2.3.5 有限元分析法
2.3.6 其他简化计算方法
2.4 群桩竖向承载力
2.4.1 群桩效应
2.4.2 桩土共同作用
2.4.3 群桩的承栽力计算
2.5 群桩的沉降计算
2.5.1 概述
2.5.2 按等代墩基计算群桩沉降
3 水平荷载下桩基的承载力和变形
3.1 概述
3.2 刚性短桩和弹性长桩的判别
3.2.1 桩土特征系数
3.2.2 桩的换算长度
3.2.3 桩的计算宽度
3.3 刚性短桩的极限平衡分析
3.3.1 黏性土中的短桩
3.3.2 砂土中的短桩
3.3.3 桩的位移
3.4 线弹性地基反力法计算弹性长桩
3.4.1 桩的挠曲微分方程
3.4.2 地基水平反力系数k的获得
3.5 横向荷载下的承载力特性和群桩效应
3.5.1 横向荷载下灌注桩
3.5.2 群桩基础
3.5.3 单排桩的概念与力的分配
3.5.4 多排桩的概念与力的分配
3.5.5 “m法”计算桩的内力和位移
4 桩基检测
4.1 桩身完整性检测
4.1.1 反射波法检测桩基完整性
4.1.2 声波透射法检测桩基完整性
4.1.3 机械阻抗法
4.1.4 钻芯法
4.2 基桩承载力检测
4.2.1 高应变测试法
4.2.2 桩的静荷载试验
4.3 国家规范规定的桩基检测内容及要点
4.3.1 《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规定
4.3.2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的基本要求
4.3.3 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
4.3.4 单桩水平静载试验
4.4 检测报告样本——某大桥试验桩轴向承载力静载试验报告
4.4.1 概述
4.4.2 试验依据
4.4.3 试验方法
4.4.4 试验资料分析整理
4.4.5 结论
4.4.6 附件
5 桩基础实用设计
5.1 桩基设计流程
5.1.1 岩土勘探要点通知单的书写
5.1.2 桩基类型的初选
5.1.3 桩基础的设计等级与设计原则
5.1.4 桩基初步设计
5.1.5 桩身及承台结构设计
5.1.6 现场试桩要求通知单的书写
5.1.7 桩基施工后的验收要求
5.2 各种桩基设计的典型实例
5.2.1 钻孔灌注桩的工程实例
5.2.2 人工挖孔桩的工程实例
5.2.3 沉管灌注桩的工程实例
5.2.4 预应力管桩的工程实例
5.2.5 桥梁桩基础的表达方式
6 桩基后压浆技术
6.1 桩基发展现状
6.2 后压浆技术的应用
6.2.1 后压浆的作用机理
6.2.2 土层注浆机理分析
6.2.3 苏通大桥应用后压浆技术的现场试验
6.3 灌注桩后注浆的规范规定(JGJ 94-2008)
6.3.1 后注浆装置的设置
6.3.2 浆液参数
6.3.3 施工控制
6.3.4 后注浆桩基承栽力及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
参考文献
……
序言 桩基础在土木工程行业应用非常广泛,但是长期以来,国内高校缺乏关于桩基础方面的面向从课堂教学转向熟练设计之间过渡阶段的指导性用书。本书在桩基基本原理方面并不过多展开叙述,重点放在根据国家规范和工程经验而进行的工程设计应用。写作风格力求简练,内容以实用为主,穿插插图、照片和典型的设计工程实例,工程应用贴近工程实践,为设计人员从入门到精通提供可操作的借鉴。
“桩基工程"现为东南大学本科四年级专业选修课,也可供结构工程、岩土工程专业研究生参考使用。部分内容已在东南大学四年级中作为讲义使用5年。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同行的研究成果,得到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韩重庆高级工程师提供的宝贵设计素材,硕士研究生班笑、刘芳进行了部分文字的录入工作,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本教材配有相应的教学辅助光盘,方便读者使用。
文摘 插图:

1 绪论
1.1 桩基的发展史
任何建筑物都建造在一定的地层上,建筑物的全部荷载都由它下面的地层来承担。受建筑物影响的那一部分地层称为地基,建筑物与地基接触的部分称为基础。基础根据埋置深度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通常将埋置深度较浅(一般在数米以内),且施工简单的基础称为浅基础;若浅层土质不良,需将基础置于较深的良好土层上,且施工较复杂时称为深基础。当需设置深基础时常采用桩基础或沉井基础,而我国公路桥梁、建筑工程应用最多的深基础是桩基础。
在土木工程建设中,近年来各种大型建筑物、构筑物日益增多,规模愈来愈大,对基础工程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有效地把结构的上部荷载传递到周围土层土壤深处承载能力较大的土层上,桩基础被广泛应用到土木工程中。近十余年来桩基工程在高层建筑中的广泛应用,无论是施工技术、设计理论还是工程实践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桩基础的定义: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定义:由设置于岩土中的桩和联结于桩顶端的承台组成的基础。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定义:由设置于岩土中的桩和与桩顶联结的承台共同组成的基础或由柱与桩直接联结的单桩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