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页码:405 页 ·出版日期:2003年07月 ·ISBN:702004221X ·条形码:9787020042210 ·版本:第2版 ·装帧:精装 ·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圣经故事(插图本) |
 |
|
 |
圣经故事(插图本)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页码:405 页
·出版日期:2003年07月
·ISBN:702004221X
·条形码:9787020042210
·版本:第2版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Pages Per Sheet
内容简介 《圣经》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它不仅是宗教性读物,同时也是研究世界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性读物。本书根据也是根据《圣经》原著编写而成,“旧约部分”,从上帝开天辟地到犹太人沦为“巴比伦囚”;“新约”部分,从耶稣诞生到他的弟子们写的“启示录”,全面地展示了《圣经》的内容精华。是一部有艺术珍藏价值的读物。
媒体推荐 前言
大约公元前三千年左右,亚洲的一支小小的游牧部落从波斯湾附近的乌尔出发,沿着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漂泊,穿过美索不达米亚,来到地中海东岸的迦南。
当地已经有农业民族居住,当地人把新来的人称为“哈卑路”,意思是“从两河流域那边过来的”。新来的人接受了这个名字,并且按照本族语言的发音,自称“希伯来”。
希伯来人当中有个名叫以色列的,生育了十二个儿子,其中的一个名犹大。从这十二个儿子繁衍出了一个富裕强大的部族,就叫做以色列。他们内部按十二兄弟的名字划分支派。
当喜克索斯人征服埃及时,以色列人协助了喜克索斯人,获准迁往埃及定居。百余年后,埃及推翻了入侵者的统治,喜克索斯人逃跑了,以色列被长期扣留在埃及当苦力。后来他们设法逃离埃及,穿过西奈半岛返回了迦南。
以色列人在埃及的日子里,迦南已被从海上来的非利士人占据了。日后的希腊历史学家把迦南叫做“巴勒斯坦”,意思是“非利士人的地方”。但是,以色列人不能容忍这个地名,坚持把它叫“迦南”,因为这是他们祖先居住过的土地。从埃及返回来的以色列人与非利士人以及迦向土著居民进行了反复的战斗,最终获得了胜利,由部落联盟向国家发展,建立了以色列王国。
以色列王国很快分裂为南北两个国家,兄弟之间互相残杀。北方仍叫“以色列”,南方是犹大支派的后代,起国名叫“犹太”。今天,犹太成了整个民族的名字。
北方的以色列被亚述王国消灭了,以色列的国王和两万多臣民被强行迁往两河流域,消散在当地的民众之中。南方的犹太向亚述进贡,苟安残存了一百多年。新巴比伦王国兴起,灭了犹太。国破庙毁的犹太人被掳往巴比伦,这就是著名的“巴比伦之囚”。其他的民族奉巴比伦统治者之命迁往迦南,与剩下的少数犹太人通婚,以达到巴比伦王彻底灭绝犹太的目的。
犹太人在古代信仰多神教,后来向一神教转化,信奉惟一的上帝“耶和华”。信仰是全民的,有自己独特的祭祀仪式和宗教规定。另外,民间世代传诵着许多史诗、传说以及先知们的告诫,赞美上帝,歌颂祖先,讽劝世人。在被囚于巴比伦时期,犹太的祭司们、文人们将这些史诗传说、宗教规定和先知们的劝谕汇集成册,称之为“经书”。犹太教的经书内容十分丰富,集宗教、政治、历史、文学为一体,上自耶和华开天辟地,下至被囚于巴比伦的亡国之恨,统统都收进了经书。这经书后来被叫做“旧约”。有一点需要提及的是:久居西亚的民族除了犹太人之外还有阿拉伯人。无论犹太人还是阿拉伯人都属于闪族,文化上很接近。像“旧约”中的亚伯拉罕,在阿拉伯人的讲述中被称为易布拉欣。可以说,“旧约”中既有犹太民族独特的宗教与历史,又体现了西亚各族的共同文化。
新巴比伦为波斯所灭。波斯国王比较宽宏大量,容许犹太人返回故乡迦南定居,重建耶路撒冷和耶和华的圣殿。但是,除了祭司和极端虔诚的宗教分子外,大部分人已经习惯了当地的生活,只肯出钱赞助重建家园,每年定期回国参拜耶和华圣殿,平时却留在国外经商居住。
对犹太人宽容的波斯被马其顿战败。不久,罗马帝国强大起来,统治了欧洲、西亚和北非。犹太屡次被征服,屡次爆发反抗;在地面上打不过罗马人就采用地道战。罗马统治者对小小的犹太十分头痛:占领埃及只用一个军团就够了,可是镇压犹太不得不派出十个军团。犹太人终于再次亡国,逃往他乡。此后两千年,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犹太人没有自己的祖国。 ……
编辑推荐 公元三世纪前后,耶酥的事迹和门徒的传教经历被编写成"新约",与犹太教的"旧约"合为基督教的《圣经》。《圣经》是基督教的灵魂。要了解西方文明。就不得不读《圣经》。《圣经》通常被描述为"最伟大的书"。这是因为它对历代人们的无尽的价值与影响,历史上没有一本书像《圣经》一样对人们有如此影响力。到目前为止,《圣经》已被译成2018种语言,《圣经》每一年的销售量比其他任何一本书的年销售量都要大。
目录 旧约故事
创世的故事
亚伯拉罕的故事
雅各的故事
约瑟的故事
摩西的故事
……
文摘 书摘
耶和华为了考验亚伯拉罕是否真的对他忠诚,就对亚伯拉罕说:“亚伯拉罕,带上你心爱的独生子以撒,到摩利亚我指定的山上去,把以撒燔祭给我。”
亚伯拉罕清早起身,备上毛驴,驮着燔祭用的木柴,领着小以撒,带上两名仆人上了路。
他们走了三天才到达目的地。亚伯拉罕让仆人牵着毛驴在山下远处等候,说:“我和这孩子上山拜一拜就回来。”
亚伯拉罕把木柴放在以撒的小肩膀上背着,自己一手拿着火把,一手持刀,向山顶攀登。 到了山顶,天真的以撒问:“爸爸,火和木柴都有了,可是燔祭的物品在哪儿呢?”
亚伯拉罕回答:“儿呀,上帝自己会准备好燔祭之物的。”
说着,亚伯拉罕堆好了木柴,把以撒捆起来,放到柴垛上。他举刀正要动手,忽听天使急呼:
“亚馅拉罕!亚伯拉罕!万万不可下手伤害这孩子!耶和华知道你是敬畏上帝的,你没有留下自己的独子,而是按照上帝的话把他献了出来。”
亚伯拉罕心里犯了踌躇,不用孩子用什么献给耶和华呢?他四下一看,只见有一只大个子的公羊,两个犄角缠在浓密的树丛中动不了。正在那儿挣扎蹦跳。亚伯拉罕上前把它抓住,将它燔祭给了耶和华。
父子俩下了山。
亚伯拉罕把这山叫做“耶和华以勒”,意思是“耶和华早就准备好了”。直到今天,以色列人当中还流传着一句成语:“在耶和华的山上自有准备。”
夜里,亚伯拉罕在梦中又见到了耶和华。耶和华对他说:“你忠实于我,竟不惜牺牲自己的独子。论到福分,我必将把天下最大的福分赐给你。天下万国将因你的后裔而得福。”
亚伯拉罕和撒拉的年纪都很大了,撒拉在她一百二十七岁时寿终正寝于迦南的希伯仑。
亚伯拉罕十分悲哀,他对当地的赫人说:“请你们卖给我一块土地,好让我这个寄居的人能够安葬死者。”
赫人对亚伯拉罕一直特别恭敬,听了他的话,连忙说:“哪儿的话!您在我们中间就像位尊贵的王子,我们的土地您尽管用,没有人不答应的。”
亚伯拉罕说道:“以弗仑家有一块田地,地头上有个麦比拉山洞,我愿意出钱把它买下来。”
以弗仑在人群里回答道:“我情愿将那块田地送给您安葬亲人用。”
亚伯拉罕向这群善良的人下拜道:“我感谢你们,但是我应该偿还占地的价钱。”
双方推辞了半天,以弗仑以四百舍客勒银子将那片地、山洞以及周围的树林全都卖给了亚伯拉罕。亚伯拉罕把撒拉葬在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