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宗教 >

佛解人生

2010-03-22 
基本信息·出版社:远方出版社 ·页码:198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 ·ISBN:7807231823/9787807231820 ·条形码:9787807231820 ·版本:第2版 ·装帧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佛解人生 去商家看看
佛解人生 去商家看看

 佛解人生


基本信息·出版社:远方出版社
·页码:198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
·ISBN:7807231823/9787807231820
·条形码:9787807231820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智慧书坊丛书
·图书品牌:北京泓露沛霖

内容简介 佛的智慧,呈现的是大自然的客观真理,没有丝毫迷信和玄虚。它无所不在,无所不住;它是活活泼泼、自自在在的。佛陀说法,经常借助事物的特点来譬喻,并且结合时机来提掇。而譬喻所及,佛让人们更相信自己,也更深切地体会到佛在心为及人生中的妙用。一句比喻能令是非山崩海枯,人我曲直俱焚;一句比喻能令人我电光激石,千念相照。
“持平常心,参生活佛”,定能放下心上所有烦恼事。在这婆娑世界,人们纷纷追逐名利享乐之际,《佛解人生》透过最生活、最浅显的智慧故事告诉读者:佛的般若智慧就在现实生活中……
编辑推荐 总有一本书让你爱不释手如沐阳光,总有一个智慧故事滋养你的心灵激励你的成功潜能,总有一种思想让你改变人生成就辉煌。
博大精深的东方古老智慧,传世已久的世界经典名著,她告诉我们身处逆境时怎样用理智克服困难,在人生之路上怎样把命运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少走弯路,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目录
第一章 清修佛心
1 快乐与痛苦都不是永恒的
2 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3 淡化利欲之心,方能得到一切
4 没有欲望,就没有烦恼
5 坦然面对一切,就能超越生死
6 点一盏心灯,照亮别人
7 知足,则幸福长存
8 以什么样的起点前行,就会有什么样的终点在等待着你
9 若能一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
10 良好的品德,方能显出人格的伟大
11 不因得到和失去而或喜或悲
12 你希望掌握永恒,那你必须控制现在
13 降低一份欲望,得到一份幸福

第二章 佛定人生
1 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2 越是攀比,就会越不满足
3 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
4 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
5 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6 活着,就要追求真理
7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8 有心人,无难事
9 名声与尊贵来自于真才实学
10 持之以恒,方能善始善终
11 忽略了家庭生活,生命就会存在缺3K
12 行孝悌者得人心
13 管得住自己,才能成就大事业

第三章 立世佛经
1 憎恨别人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2 不满人家,是苦了自己
3 能够把自己压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贵
4 见好就收大智慧
5 能够忍辱的人有大势力
6 太过于欣赏自己的人,永远看不清自己
7 约束自己的言行,必能有所成就
8 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9 与人分享幸福,会得到更多的幸福
10 对所有的人都要有一颗善良的心
11 吝啬的人,别人对他也会吝啬
12 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
13 伤害别人,其实是在伤害自己
14 宽容别人,也能得到别人的宽恕
15 一个人喜欢在言辞上同别人争斗,是难以获得安宁的
16 赞美别人,就是肯定自己
17 言必行,行必果
18 低调做人万事顺
19 毁谤他人,就是在贬低自己
……
序言 在现实的人生中,人们每天早出晚归,为了追求功名富贵而汲汲营营,辛勤忙碌,但到头来大都不知为何辛苦为何忙。如果有了“般若”,那人生就很不一样了,正所谓“平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窗前的明月多美好呀!如果再加上几朵梅花来掩映,境界就更不同了。生活中的一切琐事,如果有了般若,那味道也会不一样了。
我们知道,宇宙的精华是生命,生命的精华是人类,人类的精华是智慧,智慧的精华是佛!
佛云:“实智慧者,则是度老病死之坚牢船也,亦是无明黑暗之大明灯也,一切病者之良药也,伐烦恼树之利斧也。”
佛充满了无边的智慧与无尽的温柔,慈悲地抚慰着每一个人;佛超越了所有宗教的分别,超越了所有苦恼的纠缠;佛遍满了所有的心灵,让所有的人心充满智慧。
佛的智慧,呈现的是大自然的客观真理,没有丝毫迷信和玄虚。它无所不在,无所不住;它是活活泼泼、自自在在的。佛陀说法,经常借助事物的特点来譬喻,并且结合时机来提掇。而譬喻所及,佛让人们更相信自己,也更深切地体会到佛在心为及人生中的妙用。一句比喻能令是非山崩海枯,人我曲直俱焚;一句比喻能令人我电光激石,千念相照。
“持平常心,参生活佛”,定能放下心上所有烦恼事。在这婆娑世界,人们纷纷追逐名利享乐之际,本书透过最生活、最浅显的智慧故事告诉读者:佛的般若智慧就在现实生活中……
文摘 插图:




《心经》的照见五蕴皆空,是针对我们对“有”的错误认识说的。我们执“有”为实在,这“有”就成了实在有。然而,世间的一切生灭现象并非实有,而是空的。当然,空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说五蕴的“有”,并非有如我们所执的实在性。“有”是假有,因此,空,是对“有”的实质的透视;空,是破除我们对“有”的错误执著。倘能照见五蕴皆空,人类自然能够度脱一切烦恼痛苦。
大干世界,五色杂呈,贫民有贫民的快乐,贵族有贵族的痛苦。快乐的时候,就要笑,就不要想痛苦的事。但是,痛苦的时候,一定要记得想快乐的事。
是啊,哪个人没有痛苦呢?只不过太多的人都把痛苦留给了自己,把光辉灿烂的一面表现给了别人罢了。就像我们身边的亲人、友人及同学,假若他们不说,谁又能看出隐藏在他们微笑后面的不快乐?
世间没有永远的快乐,就像这世间没有永远的白天一样。世间也没有永远的痛苦,好似这世间没有永远的黑夜一样。生活中,快乐甜甜,也不乏痛苦连连。快乐时无须大喜大乐,因为快乐的长度并不长;痛苦时亦无须大悲大痛,因为痛苦的长度也不长。
生活的内容很多,我们不可能全部的拥有。能让我们快乐的事情也同样能让我们痛苦,所以我们不要因为得到而欣喜若狂,也不要因为失去而痛苦不堪。谁能说得到就一定是福,失去就一定是祸?没准儿你认为是福的刚好就是祸,你认为是祸的刚好就是福。乐极生悲、因祸得福的事是常常都在发生的。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