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散文 >

历代散文名篇(影画版)

2010-03-22 
基本信息·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332 页 ·出版日期:2003年08月 ·ISBN:7561734093 ·条形码:978756173409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历代散文名篇(影画版) 去商家看看
历代散文名篇(影画版) 去商家看看

 历代散文名篇(影画版)


基本信息·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332 页
·出版日期:2003年08月
·ISBN:7561734093
·条形码:978756173409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Pages Per Sheet
·丛书名:大雅藏书

内容简介   由于游记散文具有的实地实景的基础,似乎为文字的图像化提供了可能,但也决不意味着这种图像化变得容易了。实在的是自然界山水,虚幻的是文字;而图像则需要在实在与虚幻的夹缝里求得既具体又灵动的生机,这无论是对摄影者还是图画的编辑者来说都是一种挑战,而其成功的秘诀,就在于把自然山水、把文字、把图像当作各自具有活力具有生命的有机体对待,正是图像与文字以这样一种独特的组合方式呈现到我们读者面前时,图像与文字所有的那种若即若离的关系,那种既吸引又拒绝的暧昧性,也把图文对照阅读的新概念带给了读者。
  这是一本以历代游记散文名篇为主的影画珍藏本,在选录的篇章中,除开观察的细腻、想象的丰富是其共有特点外,作品的主旨既有对于山水纯美的虔诚领略和由衷的赞叹,也有表现面对自然山水而引发的社会学、哲学方面的联想和思考,为读者提供了纯美与非纯美的游记散文的对照阅读。 在原文之外,每篇都附有编者根据原文大意进行意译的白话文,文字同样生动洗练,只不过更灵活前卫,别有一番趣味。 书中还有约300幅上下的精美古画、摄影作品,高山、流水、边关、大漠、斜阳、小巷、鲜花、美人、冷月、危楼、老树、昏鸦……直把那种触手可及的天地之美、古典之韵侵入你的全个身心。摄影多涉自然山水,古画常选仕女、花鸟,与书中的散文互为诠释、互为补充,并相得益彰。印刷采用特制蒙肯纸,大三十二开本,文字、图像、字体、着色等各细部的搭配疏密有致、典雅大方。
历代散文名家的厚重文化内涵,现代年轻译者的灵活前卫观念,妙手拈来的影像画面装饰,一次读图时代的崭新尝试,更新您对名篇的观感,重塑您对古文的感悟。非常值得读者珍藏!
媒体推荐 序言
作为一本以历代游记散文名篇为主的影画珍藏本,它构架起三种对照方式。
从游记散文本身言。一般认为,魏晋时代是人的自觉时代,也是文的自觉时代,这种自觉,在人面对自然山水敞开自己的活泼心灵、印证人的自然本性方面,得到了充分体现,所以,选古代游记散文,以晋代作为起点,颇具只眼。
在传统的观念中,山水之美与人格之美原是可以互为映衬乃至互为表里,所以早在先秦,圣人先贤或有仁者智者的乐山乐水之说,或有“万物皆备于我”之叹,也有如庄子出游濠上与游鱼同乐的趣味。但是,他们生当乱世,对于拯救世人或者保存个人生命都过于专注,使他们无暇把更多的目光投向自然,来为我们后人留下一些游记类的篇章,更何况,他们常常是把自然万物视为社会人生的一种隐喻,这样,把自然看作是独立的、圆满自足的、以其自身的统一性而写就酌游记散文就更不多见。只是到魏晋时代,只是在人的独立意识渐趋确立时,从社会大一统中挣脱出来的自然山水的独特价值也相应确立。而游记类的诗歌散文也从这一时代开始涌现,并且出现了不少纯美式的山水游记。
当然,传统观念留给后代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我们看到,在选录的篇章中,除开观察的细腻、想像的丰富是其共有特点外,作品的主旨既有对于山水纯美的虔诚领略和由衷的赞叹,也有表现面对自然山水而引发的社会学、哲学方面的联想和思考,把这两类文章一同选录进来,就为读者提供了纯美与非纯美的游记散文的对照阅读方式。
对照的还不仅仅是文字。
由于游记散文具有的实地实景的基础,似于为义宁的图像化提供了可能,但也决不意味着这种图像化变得容易了。实在的是自然界山水,虚幻的是文字,而图像则需要在实在与虚幻的夹缝里求得既具体又灵动的生机,这无论是对摄影者还是图画的编辑者来说都是一种挑战,而其成功的秘诀,就在于把自然山水、把文字、把图像当作各自具有活力具有生命的有机体对待,正是图像与文字以这样一种独特的组合方式呈现到我们读者面前时,图像与文字所有的那种若即若离的关系,那种既吸引又拒绝的暧昧性,也把图文对照阅读的新概念带给了读者。
作为游记散文,在阅读时获得的具体流动感,常常要引起读者走出书外的冲动。不过,脚步迈过山山水水的乐趣,和目光扫过一排排文字的感受自有不同,游者身临其境的具体感受,在同一个世界里汇聚,而这同一个世界经由艺术家各自的想像幻化成了万千形态,使我们读者的思绪也被这想像的翅膀鼓动得飞扬起来。所以,带一本游记去旅游,用脚力和目力向着现实与虚幻的两个世界里平行拓展,成了当前旅游的一种特色,也是这本书为读者提供的第三种对照方式。
詹丹
2003年7月23日
目录
序言

东晋·王羲之
兰亭集序
东晋·陶渊明
桃花源记
……
文摘 书摘
我那简陋的屋宇一点一点在视线中清晰。我难掩心头的狂喜,越走越快,终于奔跑起来。家中的仆人们早走到大门外迎候,隐约间看到孩子们倚在门内欢喜地张望。心灵释放出越来越浓烈的喜悦,简直让我不能承受,熟悉的景物在眼前一一掠过:杂草正试图漫过庭院里幽静的小道,是通往我那些志趣高尚的亲戚朋友家里的;离家时植下的松树,已能用阵阵涛声回应我内心的喜悦;原先就傲霜盛放的菊花,更像未卜先知一般,早在那里等我一同归隐。还来不及好好适应这渐渐厚重、甘醇如酒的幸福,我就牵着蹦蹦跳跳跑上前来的孩子一起进了屋。家人端到面前的酒,满满一樽,像此刻内心泛滥的幸福,就要溢出心头,我还未饮,人已先醉。
我知道,从此就能过上这样的生活了:白日无事,提起酒壶、拿个酒杯,坐在靠窗的木桌旁自斟自饮,微醉的眼眸斜斜地望向窗外,庭院里高大繁茂的树木似与我相互致意,我那从心底一直洋溢的欢乐不禁绽放脸上。从此,我也知道了,只有倚靠在南窗,外望悠远的天空时,自己孤标傲世的心灵才有了理解与寄托之处,它是自由的,所以是欢乐的。而我这仅容双膝的狭小屋子,其实是更容易安身立命的所在。每天,我光是在自家的庭院中散步,听松赏菊,就悠闲自得,充满生趣。因此院子虽有门,我也吩咐仆人不必打开,常常关上的门更易守护我这份迟来的安详与宁静。只有在散步到双脚有点酸痛的时候,我才会拄着那粗木拐杖稍事休息。这时只要一抬头,就能看到蓝得无限深广的天空,而淡淡的薄云正从远山背面款款步出。等到天空慢慢转暗,高天上翱翔的小鸟仿佛也疲倦了,渐渐飞低,知道像我一样寻回温暖的家园。再远一点,暗红的太阳迈开老步,正努力地一寸寸挪入天地合一处,我不禁用手抚摩院子里孤独傲立的松树,徘徊流连,生命的安稳踏实、平淡恬适在这一刻触手可及,不再虚幻。
且让我归来吧!心灵的歌从未停歇,就让我同外人断绝交游探访,独自享受自己的生活。
因为选择了回家,选择了与浮华世事截然相反道路,我需要的是继续保有这份澄澈明净。既然追名逐利的世俗与我的心灵没有契合点,我又何必曲意驱赶着马车四处求访?倾诉我心灵的秘密,他们能理解吗?寻找一个双方满意的讨论话题,又可能吗?所以还是让我呆在家中,同理解我的亲人朋友交谈,体会感情得以交流的喜悦;还是让我独自一人静坐屋内,或抚弄古琴,弹几首沉稳悠远的古调,或翻阅古书,记下圣贤先人睿智的话语。然而真正让我明白生命意义和价值的,却是我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