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散文 >

对联新语

2010-03-22 
基本信息·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443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9月 ·ISBN:7563355340/9787563355341 ·条形码:9787563355341 ·版本:第1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对联新语 去商家看看
对联新语 去商家看看

 对联新语


基本信息·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443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9月
·ISBN:7563355340/9787563355341
·条形码:978756335534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图书品牌:上海贝贝特

内容简介 《对联新语》系一部全面讨论对联文化的专著,作者撷集了大量经典对联、对联掌故、逸事及制联的修辞讲求,并以此来研究中国的对联文化,探究其深刻含义。其内容仿《世说新语》撰注方式,按照姓氏、逸事、书院、掌故、节气、辨误、巧成、伤逝、途说、佳话、雅兴、世敌等二十四类来分门别类论述,创联话新猷,期求不落前人窠臼,不蹈前人编例,很值一读。
作者简介 陆家骥,1922年生,江苏泰县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毕业,专精于文史。著有《对联趣谈》、《对联掌故丛谈》、《词人词事趣谈》等。本书系其关于对联的一部重要作品,在港台及海内影响甚大,流传极广。
目录
姓氏第一
逸事第二
书院第三
掌故第四
节气第五
辩误第六
巧成第七
伤逝第八
途说第九
佳话第十
养晦十一
雅兴十二
世故十三
嵌名十四
索解十五
任诞十六
忿捐十七
竞美十八
守分十九
求疵二十
集句廿一
广被廿二
长短廿三
议论廿四
后记
……
序言 生平雅爱对联、诗词,一经览阅,往往爱不释手,耳熟能详,有时也能试着抄录几句,作为消遣。日子一久,累积渐多,总想做一次有系统的整理。一九七六年一月三十日,当拙文《腊尽春回话春联》在《“中央”日报·副刊》发表后,更增强了此一意念,经过一年来的埋头努力,终于达成这个心愿。
虽然,有关对联的著作,称得上“汗牛充栋”,随处可见。然而,总觉得缺少了些什么,一般来讲,对联的引述和注释,都稍嫌简略了些。这对具有文学素养的人来说,点到为止,是当然的。对一般有志于此道的年轻朋友来说,却成了一种困扰,寻求这些内涵的解释,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到什么地方去查,有没有足够的时间,这都是疑问。因此,我才谬想起,仿照《世说新语》撰注的方式,先将对联分门别类,并尽量容纳一些相关的逸事、掌故,熔铸于对联的叙述中,来激发读者的兴趣,做一个闭门造车的始作俑者。
文摘 学士家移和尚寺;
会元妻卧老僧房。霍愧而止。”微此联,寺庙不全矣。只以此类自恃特权、作奸犯科者,几于无时无之。又奚止明朝霍韬一人也耶!
《楹联新话》载:“吾邑袁花镇东隅,天仙府间壁菩提庵,向为尼之私产,相沿已久。前该镇某某两孝廉,忽异想天开,托言天仙显灵,曾于某夜梦中告我等,府遗荒址,不能遽行恢复,实由邻庵檀树高耸,独占形势所致。遂借端勒令诸尼迁徙,拟将庵屋暨檀树变价,充该院重建之费。尼延抗不遵,竟饬地保从事驱逐。乡民闻之,咸抱不平,乃聚众滋闹,专与两孝廉为难。相持勿下,致互控于邑尊,适邑尊明敏,已廉得其情。但传讯一过,并不深究严办,含糊了结。某君用俚语作联,以纪此事云:两个聪明举子,托说天仙,把数株檀树横胸,菩提庵险成白地;四围愚笨乡民,率同地保,免一顿笋干夹肉,海宁州幸是青天。乡谚以遭板责谓:‘笋夹肉’。对仗及字面交互处,颇见心裁。阅斯可知当时武断乡曲之举子,真是无所不用其极。默察今日社会情状,此类乖张,则犹胜往昔,为之太息。”
一四
曾国藩有楹联云:
丈夫当死中图生,祸中求福;
古人有困而修德,穷而著书。此亦昔人所谓“少年要立志,中年要立业,晚年要立言”之意。余深爱此联,为书悬斋壁,并自为跋云:
余幼有大志,夸迈流俗,渐长,睹世道险蜮,国事蜩螗,奋
而自励,意图自强。五十年来,飘沦转徙,憔悴江汉。光阴虚
度,可胜浩叹。比年,涉猎经史,潜习诗书,借谋修德,兼以养
性。而波折横加困惑频受,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风雨如晦,
鸡鸣不已。书兹联以勉勖今后云。
丙辰仲春之望,家骥谨跋
一五西湖十景“曲院风荷”湖楼联: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见于《老残游记》书中,此联刻画细腻,笔力雄健。早已脍炙人口。民国肇造,提倡新文学运动,对此书推崇备至,且列为“中学生之指定课外读物”。而其振聋发聩,讽喻设谏,尤非一般读物所能望其项背。此书作者刘鹗,字铁云,江苏丹徒人,丰才硕学,尤精于易数及歧黄之学。书中之老残,实刘之缩影。悲其遭逢,惟抱“残”守缺一“老”朽而已。刘初悬壶春申,后弃医作贾,涉旅名山大川,为游记张本。徒以经营不善,尽丧其资,转而求仕。光绪十四年,河决内黄,鹗以同知入吴大激幕,治河有功,以知府起用。留京二年间,倡主新政,不容于朝,外放山东。庚子之乱,鹗籴粮济贫,全活甚众,致干上忌,流戍新疆,卒遭杀身之祸。鹗怀才自放,块垒填膺,不得已而作书
……
后记 本书出版,瞬已一纪。而当时关注之长者亲慈,多已仙逝。余亦垂垂老矣!人事几回伤往事,曷胜浩叹。至续集之诺,虽筹之已熟,缘于编纂上之顾忌,产生出三大商榷:
(一)避免东拼西凑,陈腔滥调之一再重复,似须去芜存菁,正集犹待更张。
(二)扩大搜集范围推出新猷,有所突破,使能耳目一新,勾绘出谈联新方向。
(三)兼及考据及修辞,使对联制作之讲求,能更上层楼。将理论与实际,熔铸于一炉。
馆方认此构想正确,不惜毁弃原版,频添增订后之巨额制版费用,嘱余作为全盘性之更张,将原集及拟编之续集,合并汇整,以利事功。此种“为出版而出版”之基本理念,令人感激。是以欣然从命之余,不顾溽暑炎夏,焚膏继晷,历两阅月,增修整理始成。其中甘苦,又复谁道?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