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识论校释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华书局 ·页码:729 页 ·出版日期:1998年09月 ·ISBN:9787101014792 ·条形码:978710101479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成唯识论校释 |
 |
|
 |
成唯识论校释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华书局
·页码:729 页
·出版日期:1998年09月
·ISBN:9787101014792
·条形码:978710101479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中国佛教典籍选刊
内容简介 《成唯识论校释》讲述了:佛都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约自东汉明帝时开始传入中国,但在当时並没有产生多大影响,到魏晋南北朝时间,佛教和玄学结合起来,有了广泛而深入的传播。隋唐时期,中国佛教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形成了多的众多的宗派,在社会、政治、文化等许多方面特别是哲学思想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法相宗,又称唯识宗,是唐代玄奘及其弟子继承印度瑜珈派学说创立的中国佛教宗派,《成唯识论》是其依据的重要论著之一。“校释”对此书的名词、概念作了详尽的注释,并加有本段大意。
目录 序言
一、解题
二、印度唯识的传承体系
三、中国唯识宗的创始人——玄奘
四、唯识宗的哲学理论
(一)八识论
(二)种子论
(三)四分论和三自性
凡例
参考书目
成唯识论校释卷第一
成唯识论校释卷第二
成唯识论校释卷第三
成唯识论校释卷第四
成唯识论校释卷第五
成唯识论校释卷第六
成唯识论校释卷第七
成唯识论校释卷第八
成唯识论校释卷第九
成唯识论校释卷第十
附录
唯识三十论
成唯识论后序
藏要本成唯识论序
英译成唯识论序
……
序言 成唯识论意谓以性、相、位三分成立唯识三址颂的道理,什么是唯识呢?唯识宗把万事万物分为五位,再进一步分为百法,五位就是心法、心所法、色法、不相应行法和无为法。所谓“唯识”,意思是说这五位都离不开识,心法是识的自相,心所法是识的相应,色法是识所变,不相应行法是识的分位,无为法是识的实性。所谓“唯识”,就是世界上祇有识,除识之外别无其它。
成唯识论又称为净唯识论,这是用比喻来说明,尽管真如性净,如果不进行修行,这种洁净的性质就显现不出来,就像一块珠宝一样,尽管本性是光洁的,但不经过磨擦,这种光洁的性质就显现不出来。唯识宗用这种比喻教导人们根据佛的教诲去修行,去掉不符合佛教义理的“污垢”,达到湼盘成佛的最终目的。
文摘 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