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军事 >

鼓角争鸣:阅读中国·军事史卷

2010-03-21 
基本信息·出版社:华东师大 ·页码:263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7月 ·ISBN:7561748205 ·条形码:978756174820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鼓角争鸣:阅读中国·军事史卷 去商家看看
鼓角争鸣:阅读中国·军事史卷 去商家看看

 鼓角争鸣:阅读中国·军事史卷


基本信息·出版社:华东师大
·页码:263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7月
·ISBN:7561748205
·条形码:978756174820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0开 Pages Per Sheet
·丛书名:阅读中国系列丛书

内容简介 本书的目的是想通过史料的表述使读者对中国军事史有一个科学而又具体的了解。这个目的是否能够达到,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我们对篇幅与内容、表述方式、图片的制作与选择这三个问题的处理。但不论效果如何,这一努力对于普及军事史知识都是有意义的。军事史是文明史的一个重要部分,因为从全部意义上说,军队的作战方式、兵员构成与征集方法、编制训练以及兵器装备,都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正如人们研究新石器时代的大汶口化或者龙山文化一样,如果没有那些出土的石斧和石刀,那个文明也就无从谈起了。
本书内容上起于史前时代,下止于清朝建立新军,展现了中国军队从单兵混战到车战、步骑战的演变过程,重点图说了我国历史上的重大军事成果。文字生动、图片丰富,且均出自军事专家之手,是一部图文并茂的军事通史读物。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兵锋初现:原始军事】
一、从血亲复仇到部族争长门
二、涿鹿交兵与异族征服门
三、鱼叉猎斧变刀矛门
四、村寨与城堡
……
文摘 书摘
春秋前期各国仍保持着“国人当兵,野人不当兵”的传统,军队的兵员来源主要是国人。自春秋中期起“国人兵役制”渐渐向“国人”、“庶人”共同参与的普遍兵役制过渡。
这一变化是扩军引起的直接后果。以晋国为例:晋在公元前677年还只有一军;公元前661年,“作二军”;公元前632年,“作三军”;公元前629年,“作五军”;公元前588年,“作六军”。89年中间,军队竞扩大了6倍,其他如郑、宋等二等国的军力也随之攀升。这样的扩军速度使各国均感兵源匮乏。另一方面,由于生产的发展,当时人口增殖迅速,居民点密集,“国”、“野”之间的界线已不太分明,特别是大量自耕农的出现更提高了“庶人”的身份。正是这双重原因,使各国先后废除了“国人”才能当兵的特权,扩大了征兵范围,实行普遍兵役制。公元前645年,晋国首先“作州兵”,把征兵范围从三郊扩大到三遂(野),鲁、郑等国也纷纷效法,打破了国人与野人的界限。
普遍兵役制的实行不但扩大了军队规模,也改变了车兵与步兵的比例,乘从30人制变为75人制,使步兵在兵员构成中的比例明显增大了。当时步兵中不仅有庶人、手工业者、商人,还有人臣、隶、圉各色奴仆,立了军功,庶人可以晋升甲士,奴仆可获得自由,这又进一步打破了甲士的限制,提高了步兵的地位。
战国时期,各国均实行以郡县为单位的征兵制,按照郡、县、乡、里等地方行政体系征调民众人伍,军队成分便完全平民化了。国人兵役制时从军是权力与义务的结合,是一种身份标志,普遍兵役制推行以后,这些就全都不复存在了。
P53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