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页码:40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117120509/9787117120500 ·条形码:9787117120500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 |
 |
|
 |
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页码:40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117120509/9787117120500
·条形码:9787117120500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内容涵盖吞咽障碍的基础知识、评估与治疗、并发症处理,以及与吞咽有关的常见疾病等,共17章。从正常吞咽的功能解剖学、临床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开始,全面阐述吞咽障碍的临床评估、仪器检查、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由吞咽障碍引起的误吸和吸人性肺炎、营养不良等并发症的处理及康复护理;神经科、头颈一耳鼻喉科、呼吸科、消化科、儿科等常见吞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评估及处理。《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特点:①新颖:书中有许多内容是作者在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如吞咽造影剂的调配、导管球囊扩张技术、说话瓣膜的应用等;②实用:所介绍的技术与方法均来自于临床实践,文字简练,辅以大量实拍照片,图文并茂,易学、易懂;③编排形式独特:全书各章节既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互相呼应;每章开头列出焦点问题,引导读者阅读;每章结尾处有重点回顾,帮助读者复习,并有病例分析强化学习效果。同时附有参考文献,供有兴趣和能力的读者查阅。此外,《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配有仪器检查精选病例的光盘,供读者观摩。
作者简介 窦祖林,男,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
窦祖林教授是康复医学界极具开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在吞咽障碍领域已潜心钻研与临床实践十多年,在神经性吞咽障碍领域建树颇多。创新导管球囊扩张治疗环咽肌失弛缓症得到国内同行的公认,此项适宜技术享誉美国、中国香港与台湾。2008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研修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所领导的康复医学科存吞咽、痉挛以及认知康复评估与治疗方面在国内具有显著特色与优势。
近年来,窦祖林教授多次应邀访问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意大利、韩国、中国香港与台湾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讲坛上发言。2009年1月作为第一位获台湾复健医学会正式邀请的中国内地康复医学界学者,赴台参加学术交流并取得巨大收获。
迄今为止,主持多层次科研基金资助课题十余项,在国内外专业杂志已发表论文70余篇,主编并出版专著4部,为康复专业培养了大批进修生、研究生、本科治疗师。
编辑推荐 《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为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定义
二、分类
三、吞咽过程及其分期
四、不良后果
第二节 流行病学
第三节 处理原则
一、不同阶段的处理原则
二、小组工作模式
第四节 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评估进展
二、基础研究
三、未来发展方向
第二章 吞咽功能解剖学
第一节 口腔
一、骨
二、肌肉
三、舌
四、腺体
五、X线解剖学
第二节 咽
一、咽的分部和结构
二、咽肌
三、X线解剖学
第三节 喉
一、喉软骨
二、喉关节
三、喉肌
四、X线解剖学
第四节 食管
一、食管的生理性狭窄
二、食管的肌层和括约肌
第五节 与吞咽有关的神经结构
一、延髓
二、脑神经
三、皮质及皮质下区域
第三章 吞咽的临床生理学
第一节 正常生理性吞咽
一、口腔准备期
二、口腔期
三、咽期
四、食管期
第二节 吞咽的功效学分析
一、基本概念
二、口闭合及食团移动
三、呼吸道保护
四、括约肌的作用
第三节 神经系统的反射性调节
一、不同时期吞咽的反射性调节
二、皮质与吞咽功能
三、脑干与吞咽功能
四、周围神经与吞咽功能
五、呼吸与吞咽的协调
第四节 特殊年龄者吞咽功能的生理改变
一、老年人的生理变化
二、婴儿与幼童的生理变化
第四章 吞咽障碍的病理生理学
第一节 脑卒中与吞咽功能障碍
一、皮质
二、皮质下功能定位
三、脑干功能定位
四、认知及交流障碍对吞咽的影响
第二节 气管切开与误吸
一、呼吸道压力的改变
二、呼气性说话瓣膜
三、喉抬升
四、声门关闭
五、咽运送
六、神经运动功能失调
七、呼吸衰竭
第三节 口咽术后与吞咽
一、口腔术后
二、口咽术后
三、下咽术后
第四节 喉切除术后与吞咽
一、全喉切除术后
二、喉部分切除术后
第五章 吞咽障碍临床评估
第一节 概述
一、目的
二、对象
三、应用价值
四、所用设备
第二节 主观评估
一、主诉
二、病史询问
三、营养状态
四、心理问题
第三节 客观评估
一、筛查
二、功能评估
三、体检
第四节 摄食评估
一、食物的准备
二、进食时观察
三、代偿方式
四、饮食习惯
第六章 吞咽障碍仪器检查
第一节 吞咽造影检查
一、概述
二、准备工作
三、检杏方法
四、观察内容
五、吞咽造影检查与临床表现的对应关系
第二节 内镜吞咽检查
一、设备
二、操作步骤
三、观察内容
四、内镜检查与吞咽造影功能检查比较
第三节 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
一、超声检查
二、磁共振成像、CT
三、放射性核素扫描检查
四、脑地形图描记
第四节 其他非影像学检查
一、肌电图检查
二、测压检查
三、食管pH监测
四、脉冲血氧饱和度监测
第五节 不同评价方法应用原则
一、不同检查方法的互补性
二、评价中的选择
第七章 临床治疗决策
第一节 治疗整体考虑
一、首先考虑的因素
二、应特别考虑的因素
三、药物、介入、康复、手术治疗的关系
第二节 制订治疗计划
一、先决条件
二、治疗计划的制订
……
第八章 吞咽障碍的非手术治疗
第九章 吞咽障碍的手术治疗
第十章 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
第十一章 吞咽障碍的营养与饮食
第十二章 误吸与误吸性肺炎
第十三章 神经性疾病与吞咽障碍
第十四章 头颈部癌症与吞咽障碍
第十五章 食管疾病与吞咽障碍
第十六章 婴幼儿喂养与吞咽障碍
第十七章 构音与吞咽障碍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附录六
主要参考书目及推荐读物
索引
……
序言 进食是生存的必需。然而由于脑卒中、颅脑外伤、口咽和喉肿瘤术后等多种原因不能进食的患者,常因吞咽困难导致误吸、误吸性肺炎、营养不良等严重后果,造成个人生存危机,也给家人带来巨大的困难与负担。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一些大型医院都有吞咽医学中心专门处理这种涉及临床多个学科的吞咽障碍。在我国,近年来对吞咽障碍的评估与治疗日益受到重视,但迄今未建立专门的吞咽医学中心,有关这方面的中文专业书籍、文献也很少。
窦祖林教授勇为人先,主编了《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一书,内容丰富,不仅有大量新知识、新理论介绍,更多的内容则是来自作者多年的临床实践,是经验的总结与提炼,并非国外同类著作的翻版。通览全书,我印象深刻的有如下两点:
1.重点突出,全面兼顾窦祖林教授在此书中围绕脑卒中等神经疾病吞咽障碍这个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用了大量篇幅从吞咽功能解剖学、吞咽生理学、病理生理学、临床评估、仪器检查、行为治疗、康复护理、手术处理等方面给予了多层次重点阐述。除神经科疾病外,吞咽障碍还涉及脑外科、头颈耳鼻喉科、肿瘤介入放射科、消化科、呼吸科、儿科、老年病科等多个专科的疾病,本书对评估与处理等内容均有非常专业的介绍。
2.新颖实用,创新务实 书中有许多内容是在临床实践基础上的创新。导管球囊扩张技术就是窦教授本人在导管应用基础上的创新,成为治疗环咽肌失弛缓症的“锐利武器”,是一项非常值得推广的适宜技术。吞咽造影剂的调配,既能充分显影,又符合正常食物状态,同时还适合国人口味,主编者进行了大胆改革,并将其成功经验毫无保留地介绍给读者。本书还图文并茂地详细介绍了说话瓣膜的应用,而目前中文期刊尚少查见。在本书中这种新颖实用的专业技术实例不胜枚举,相信读者可以从中学到详细实用的专业技能。本书讲述技术与方法时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并配有大量实拍图片,易学易懂。
5年前,当《痉挛评估与治疗》出版时,我欣然应允作序。本书是其姊妹篇,可以看出是窦祖林教授及其所领导的团队极力打造的又一精品之作,是该科在此领域所做的临床及研究的成果,本书更具实用性、指导性。希望窦教授的团队继续实践,不断创新,为中国的康复医学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文摘 插图: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定义
吞咽(swallowing)是人类最复杂的行为之一。吞咽障碍(dysphagia,deglutition dlsorders,swallowing disorders)是由于下颌、双唇、舌、软腭、咽喉、食管括约肌或食管功能受损,不能安全有效地把食物由口送到胃内取得足够营养和水分的进食函难。由此可见,经口到胃的通道中的任何疾病均可引起吞咽障碍,如口咽腔、食管肿瘤等占位性病变,化学性烧伤,神经系统疾病,咽肌无力等。
吞咽障碍尚无准确定义,一般应符合下列标准:①食物或饮品从口腔输送至胃部过程中出现问题;②口腔及咽喉肌肉控制或协调不灵而未能正常吞咽,引起营养不良;③食物误人气管,引起反复肺部感染、误吸性肺炎。
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进食和吞咽是人类个体生存的本能和味觉美感的享受。吞咽障碍的出现,不仅会损害健康,甚至可导致误吸性肺炎或因大食团噎呛致死等严重后果。文献资料显示,美国60岁以上一般状况正常的老年人中,约50%有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美国全年因吞咽障碍噎呛致死者每年超过1万人。我国的资料显示,中国吞咽障碍的发病率和并发症等情况与国外资料相近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