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页码:654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7月 ·ISBN:7501228892 ·条形码:978750122889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为了世界更美好(江泽民出访纪实) |
 |
|
 |
为了世界更美好(江泽民出访纪实)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页码:654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7月
·ISBN:7501228892
·条形码:978750122889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Pages Per Sheet
内容简介 该书记录了江泽民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和国家主席期间,面对国际风云变幻,运筹帷幄,纵横捭阖,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的历史事件。其中谈到在1997年6月30日—香港回归前夕,中英双方曾因安排两国元首会面的宾主之别而产生一段小插曲。而江泽民以其政治智慧,既维护了国家尊严,又保全了英方的面子。
本书以客观、翔实的史料记录了江泽民同志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和国家主席期间,面对国际风云变幻,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出发,运筹帷幄,纵横捭阖,开拓进取,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作出的不懈努力;反映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展示了江泽民同志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外交智慧与风范。
唐家璇在讲话中指出,《为了世界更美好———江泽民出访纪实》一书的出版,对于我们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更好地发扬我们党和国家的优良外交传统和外交风格,深刻领会中央的各项外交方针政策,不断开创外交工作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全书共45万字,配有167幅珍贵照片,外交部部长李肇星为该书作序。
媒体推荐 序言--李肇星
我第一次见到江主席,是在1989年的秋天。他在中南海会见外宾后,我作为当时的外交部发言人拿着写好的新闻吹风稿请他审批。他说:“你定吧,我不看了。”我不由得想起,几年前我第一次为小平同志会见外宾写吹风稿向他汇报时,他说:“这是你的事!我不管了。再见吧,不拉手了……”
两位老领导,一样宽厚。只不过一位是四川口音,一位是江苏口音;一位告别时点点头,一位告别时握握手。真想不到历史在一些细节上也会有这样生动的相似之处。
自那以后,如果用“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打比方,我作为下级,陪同江主席走的路何止万里,从他的言谈举止中学到的更不是通常读书所能得到的。
打开这本书,我的思绪就像出闸的波涛,对人生的感悟也得到一次洗礼。
祖国永恒人民至上
出访途中,江主席不管是和往访国领导人正式会谈,还是与普通百姓交流,都会流露出他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
在乌克兰参观作家契诃夫故居时,他激动地说:“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为国家、为民族做了什么!”他多次引用林则徐的名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以及扬州梅花岭史可法衣冠冢前的名联“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数年后,胡锦涛主席在耶鲁大学演讲,引用了美国一位志士感人至深的话:“我唯一的憾事,就是没有第二次生命献给我的祖国。”我在现场暗暗感叹:我们先后两位最高领导在感情深处是如此息息相通啊!
爱国是很具体的,体现在热爱人民上。
1999年,我国驻南联盟使馆被炸,3名中国记者牺牲。我作为当时的驻美大使多次向美方转达的江主席的一句话是,中国虽然有12亿人,但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极其宝贵的。美国人为之动容。
一位病重的冰岛小姑娘的家人曾通过外交渠道请江主席找中国医生治病,江主席立即指示全力帮助。7年后,江主席对冰岛进行国事访问时会见了这位已经康复的姑娘。记者纷纷报道:中国元首温暖了冰岛。
中国的和平发展与全人类的进步相辅相成。江主席的辛劳和智慧,是为了中国更美好,为了世界更美好。
登高望远卓然大度
外交无小事,但外交有重点。历史地看,“弱国无外交”,但越是国家面临大的挑战,就越需要也越可能产生外交上的大手笔。
江主席初到中央工作时,一些西方国家正对我国进行所谓“制裁”,我国对外工作面临着极其困难的局面。在这关键时刻,江主席从战略高度出发,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运筹帷幄,纵横捭阖,结交了许多朋友,逐步开创了外交新局面,为国家的稳定、繁荣和统一大业营造了越来越好的外部环境。
从1989年到2002年,江主席出访了70多个国家,行程约60万公里,在空中和外国土地上的时间总共364天。在江主席领导下,香港和澳门先后回到祖国怀抱,北京申奥和上海申博成功,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博鳌亚洲论坛成立,第一个以中国地名命名的重要国际组织――上海合作组织诞生;我国与主要大国的关系走向稳定,与邻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日趋成熟;同我国建有外交关系的国家超过160个,我国在包括联合国在内的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中发挥着建设性作用。
世界在变,中国的国际地位在提高,中国对世界的贡献越来越大。
指挥若定身体力行
外交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国家领导人既是最高指挥员,又是冲锋陷阵的士兵。
一位工厂厂长或农场场长,不一定非要去开车床或插秧苗不可,但一位决定战略、策略的国家元首,却不能不亲自谈判、答记者问、接外国同事的电话……
在那些难忘的岁月里,江主席是中国外交政策的主要决策者,也是最辛勤的实践者。在我心目中:决策时,他举重若轻;实践时,他举轻若重。
江主席强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提倡“和为贵”、“和而不同”,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充实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内涵,从理论和实践上为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作出了独特贡献。
在一线工作中,他是那么投入、那么费心,既有青春的热情和潇洒,又有长者的冷静和严谨。
江主席重义重情,访问苏联时邀请各界友好人士在使馆聚会,到曾经实习过的工厂看望老朋友、老工友;访美时专程看望大学时代的老师顾毓琇;访问罗马尼亚时日程很紧,还是专门找到当年在罗工作时的同事拉家常。
江主席同外国朋友谈话总是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才华横溢虚怀若谷
才华和知识是财富,是促进和平、发展、合作事业的力量。
渊博的学识使江主席的出访活动精彩纷呈。在法国,他与法国领导人纵论小仲马名著和中国隋唐史;在非洲,他赞美黑色的美丽,并高歌爱国名曲《黄水谣》;在日本和古巴,他挥毫题诗;在美国、俄罗斯、德国和智利,他曾分别用英语、俄语、德语和西班牙语发表演讲。
才华和知识主要来自虚心好学。
每到一个国家,特别是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江主席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当地群众和我使领馆人员仔细询问往访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济状况和风土人情,甚至在电梯里还请教如何用当地话问好和道谢等。这种对别国的尊重和亲民风范会立即拉近一个大国领导人与普通民众的距离。西方记者喜欢把这叫做个人魅力。我体会,这其实也是我们党的先进性在外交上的一种细微体现。
更令人难忘的是,为了在智利用他过去未学过的西班牙语演讲,他不顾工作忙、天气热、年纪大,连续用七八个周末向外交部一位年轻译员学西班牙语。据那位后来成为大使的翻译同志讲,江主席学得特别认真,有时为了一个词的发音会练上十来遍。
有一次,我们为江主席准备的参阅材料中引用了莎士比亚的“和平在宣告橄榄枝永久葱茏”。当天深夜,他打电话问我,这句诗出自莎翁十四行诗的第几首。我学过莎翁的十四行诗,却早忘了这一句的出处。当即向同事和老师求教,才知道是第一〇七首。惭愧之余,我告诫自己和同事,要像江主席那样学而不倦,再也不要报送自己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材料。
与民同心与时俱进
江主席的外交生涯是与民同心、与时俱进的。
江主席的出访,是一本说不尽的书。其中有传统民族文化的精髓、现代文化的最新成果和人类文明的积淀;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政策宣示;有中国人民与全人类的心灵交流;有中国对世界未来十年、百年、千年的更多期盼……
我亲历过书中写到的不少事情,这是我的幸运。但我自知不具备为书写序的思想高度。敢于动笔,也可能因为那天恰好是国际儿童节,而我一直认为,在祖国面前,在知识的海洋岸边,每个人都是孩子,是学生。
我愿意把这本书当作自己人生中一本新的教科书,并热诚地向中外友人推荐。读者肯定能从中获得为美好未来继续奋进的启迪和激励……
2006年6月1日至7日
于南京、北京
编辑推荐 该书记录了江泽民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和国家主席期间,面对国际风云变幻,运筹帷幄,纵横捭阖,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的历史事件。其中谈到在1997年6月30日—香港回归前夕,中英双方曾因安排两国元首会面的宾主之别而产生一段小插曲。而江泽民以其政治智慧,既维护了国家尊严,又保全了英方的面子。
目录 第1章 1990年一1992年
第一节 金达菜花开的时候——首访朝鲜
1990年3月14日一16日
“今后你就和江泽民同志打交道”
“为了显示中朝友谊和团结的力量”
“这件事恐怕很难再拖下去”
……
文摘 书摘
平壤是一座美丽的城市,素有“第一江山”的美誉。静静的大同江和普
同江缓缓流经市区。江堤旁,遍植垂柳。12世纪的朝鲜诗人郑知常的名句“
紫陌春风细雨过,轻尘不动柳丝斜”,描绘出平壤初春时节的迷人景象。
3月的平壤,依然有几分寒意。但江泽民总书记刚一踏上朝鲜的土地,
就沉浸在朝鲜人民友好的热浪中。在金日成陪同江泽民总书记乘车前往百花
园国宾馆途中,50多万平壤群众组成了一条长达12公里的欢迎长廊。他们身
着节日盛装,手中挥舞着中朝两国国旗,和五彩缤纷的花束一起,组成了欢
乐的海洋。由数千人排成的乐队方阵,齐奏《社会主义好》和《没有共产党
就没有新中国》等中国歌曲,昂扬的旋律响彻云天。江泽民总书记频频挥手
,向人们致意。
当车队驶入金日成广场时,欢迎的气氛达到高潮。江泽民总书记和金日
成走下汽车,劳动党平壤市委书记兼人民委员会委员长崔文善向江泽民总书
记赠送了一尊象征朝中友谊的雕塑——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军战
士紧紧拥抱。江泽民总书记将它高高举起,成千上万的欢迎群众爆发出雷鸣
般的掌声和欢呼声,一万只气球腾空而起,两万多朝鲜文艺工作者跳起了中
国传统的“红绸舞”和“狮子舞”。
在凯旋门广场,4万名平壤少年儿童欢呼雀跃。朝鲜少年给江泽民总书
记戴上红领巾。江泽民总书记精神焕发,神采奕奕。他祝朝鲜少年儿童茁壮
成长。朝中友谊塔前,朝鲜人民军协奏团奏起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
激昂的乐曲和人民军战士们雄健的舞姿把人们又带到了那难忘的烽火岁月。
当晚,金日成为江泽民总书记举行了盛大而隆重的欢迎宴会。宴会大厅
灯火辉煌,主桌两侧摆满了松柏和鲜花。当江泽民总书记在金日成陪同下步
人宴会大厅时,全场起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金日成致辞说,40年前,兄弟般的中国人民不顾人民革命刚取得胜利的
困难情况,把自己优秀的儿女派到朝鲜战场,用鲜血援助了我国人民的斗争
。
江泽民总书记致答辞说,中朝友谊是经受了历史严峻考验的,是深深扎
根于两国人民心中的。这次我到贵国访问,主要是来看望金日成同志,就双
方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并结识朝鲜其他领导同志,增进中朝相互了解
和友谊。
江泽民总书记记得,中方曾告诉朝鲜方面,考虑到天气寒冷,金日成同
志年事已高,希望简化欢迎仪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