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历史 >

初中历史基础知识手册(最新上市版)

2010-03-21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北京教育出版社 ·页码:26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5月 ·ISBN:7530369504 ·条形码:9787530369500 ·版本:第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初中历史基础知识手册(最新上市版) 去商家看看
初中历史基础知识手册(最新上市版) 去商家看看

 初中历史基础知识手册(最新上市版)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北京教育出版社
·页码:26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5月
·ISBN:7530369504
·条形码:978753036950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读者对象:初中生

内容简介 《初中历史基础知识手册(最新上市版)》内容简介:本手册是根据《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编写的。它以主流版本人教实验版新课标教材顺序为纲,全面收入并讲解各版本新教材的知识点,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新理念。其目的是为了帮助您归纳、梳理、总结历史事件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结果、意义等基础知识。《初中历史基础知识手册(最新上市版)》具备以下六大特点:课标解读有的放矢把握脉络,内容全面梳理教材,强化联系体例科学,栏目简明目录简明,方便查寻附录实用,一目了然。
编辑推荐 《初中历史基础知识手册(最新上市版)》:按教育部最新审定教材修订(适合于各种版本教材)
一册在手,知识全有
智慧结晶 良师益友——《基础知识手册》丛书简介
“疏枝立寒窗,笑在百花前。”《基础知识手册》丛书,是在1993年薛金星先生主编的《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引领下,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目前已发展成为涵盖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的33个单品系列图书。她的服务宗旨是:全面全程、科学系统地满足学生从小学到初、高中阶段的不同需求。其追求的目标是:“一册在手,知识全有;一套在手,学习无忧;一旦拥有,爱不释手。”
“剑锋在磨砺,梅香从苦寒。”《基础知识手册》的成功,正是基于这种服务宗旨和崇高追求。自1993年面世以来备受广大一线师生的厚爱,年年畅销不衰。其根本原因在于薛先生从全国范围内聘请了一大批治学严谨、精益求精的专家、特教和名师,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学科的不同特点,结合中高考及同步教学要求,字斟句酌、精雕细刻、精心著述、反复修订,从而确保了图书的高质璧和学术的权威性。
“特立须独行,领异应标新。”《基础知识手册》匠心独运,风格别具。她既有全面系统、清晰准确的知识梳理和讲解,又有科学独到的规律总结;既有学科思想方法的启迪,又有实用管用的技巧点拨;既有同步学习的备查资料,又有中高考的方向指导。她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知识准确;她方便快捷,随查随用,工具性强。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目前《基础知识手册》的类似产品不少,但北京金星书业的《基础知识手册》销量却在市场上名列前茅。因为她是专家心智的结晶,是学生的良师,是教师的益友!
目录
中国古代史
主题1 中华文明的起源
一、中国远古居民
二、原始农耕生活
三、华夏之祖

主题2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一、夏、商、西周的兴亡
二、灿烂的青铜文明
三、春秋战国的纷争
四、大变革的时代
五、中华文化的勃兴

主题3 统一国家的建立
一、秦朝的兴亡
二、大一统的汉朝
三、两汉经济的发展
四、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
五、昌盛的秦汉文化

主题4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一、三国鼎立
二、江南地区的开发和民族大融合
三、魏晋南北朝文化

主题5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一、繁盛一时的隋朝
二、走向全盛的唐朝及唐朝衰亡
三、科举制的创立与发展
四、唐朝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友好往来
五、辉煌的隋唐文化

主题6 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发展
一、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二、经济重心的南移
三、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四、灿烂的宋元文化

主题7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一、明清君主专制集权的加强
二、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四、明清经济的发展
五、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中国近代史
主题8 侵略与反抗
一、鸦片战争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三、收复新疆
四、甲午中日战争
五、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主题9 近代化的探索
一、洋务运动
二、戊戌变法
三、辛亥革命
四、新文化运动

主题10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一、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二、北伐战争
三、红色政权的创建与红军长征

主题11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局部性的抗日战争
二、全民族抗战
三、抗日战争的胜利

主题12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一、内战的烽火
二、战略大决战
主题13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一、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二、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三、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中国现代史
主题14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巩固

主题15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二、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
三、“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主题16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二、改革开放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主题17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
一、民族团结
二、“一国两制”与祖国统

主题18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一、国防建设
二、外交成就

主题19 科技、教育、文化和社会生活
一、科学技术的成就
二、教育、体育、文学、艺术
三、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世界古代史
主题20 人类文明的开端
一、人类的形成
二、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三、西方文明之源

主题21 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
一、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二、中古欧洲社会

主题22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一、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三、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世界近代史
主题23 步入近代
一、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三、美国的诞生
四、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五、“蒸汽时代”的到来

主题24 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一、血腥的资本积累
二、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主题25 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一、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二、美国南北战争
三、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主题26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一、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主题27 璀璨的近代文化
一、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二、世界的文化杰作

世界现代史
主题28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俄国十月革命
二、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主题29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二、经济大危机
三、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主题30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主题31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一、美国经济的发展
二、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主题32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一、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主题33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一、亚非拉的奋起
二、动荡的中东地区

主题34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一、冷战中的对峙
二、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三、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主题35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一、第三次科技革命
二、现代文学、美术、音乐和电影

附录
附录
……
文摘 插图:




1.治理黄河
(1)西汉武帝时期,黄河下游决口,洪水泛滥。武帝下令治理黄河,经过这次治理,有八十多年,黄河下游没有发生过大水灾。
(2)西汉末年黄河水患又严重起来。东汉明帝令水利专家王景主持修河,使黄河下游两岸被淹的土地又变成了良田;而且在以后的八百多年里,黄河没有改道。
2.农业的进步
(1)农具的改进:①西汉的耕犁上安装了犁壁,提高了耕作效率,比欧洲早了1 000多年。②西汉出现新型播种工具耧车,大大加快了播种速度。
(2)牛耕技术的改进。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
(3)农业进步的表现:小麦的种植在北方比较普遍,南方多种植水稻。桑麻的种植遍布黄河中下游,还出现了“千亩桑麻”的大规模经营。
3.丝织技术的提高
汉代的丝织品,已经使用提花机,而且染色的技术也很高。中原地区生产的丝绸畅销海内外。
4.冶炼技术的提高
(1)东汉的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节约人力,提高冶炼质量。水排的利用,比欧洲早一千多年。
(2)汉代的铁器数量大为增加,铁制兵器已逐步取代青铜兵器。
(3)中国发明了钢材的制作方法。汉代长安武库遗址出土的兵器都是用钢材制成的。
5.加强中央集权的经济措施
(1)措施:汉武帝时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2)作用:抑制了大商人牟取暴利,大大增加了中央财政收入,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3)商业的繁荣: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规模宏大,人称东西二。二京是当时世界上少有的大城市,长安人口有五十万左右,东汉洛阳人口在百万以上。城市建设完备,商业繁荣。城里有专门的商业区叫做“市”。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