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历史 >

国语

2010-03-21 
基本信息·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社 ·页码:24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807294329/9787807294320 ·条形码:9787807294320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国语 去商家看看
国语 去商家看看

 国语


基本信息·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社
·页码:24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807294329/9787807294320
·条形码:978780729432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历代名著精选集

内容简介 《国语》的原文,依照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国语》校点本抄录,并适当参考其他版本,择善而从。在注释和品评过程中,广泛地参阅了近年出版的有关《国语》的注本和译本。这次整理,由于《国语》篇幅不大,所以系全书收录。在工作之中,把着力点放在注释和导读上。注释中,力求简约精当,重点突出,一般不进行考证。导读中,主要以申明己见为主,同时尊重并注意吸收学术已有的研究成果,简要地介绍各篇的时代背景、思想内容或写作特点,以及艺术成就等。
编辑推荐 《国语》是由凤凰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前言
卷一 周语上
祭公谏穆王征犬戎
密康公母论小丑备物终必亡
邵公
谏厉王弭谤
芮良夫论荣夷公专利
邵公以其子代宣王死
虢文公谏宣王不籍千亩
仲山父谏宣王立戏
穆仲论鲁侯孝
仲山父谏宣王料民
伯阳父论周将亡
郑厉公与虢叔杀子颓纳惠王
内史过论神
内史过论晋惠公必无后
内史兴论晋文公必霸

卷二 周语中
富辰谏襄王以狄伐郑及以狄女为后
襄王拒晋文公请隧
阳人不服晋侯
襄王拒杀卫成公
王孙满观秦师
定王论不用全蒸之故
单襄公论陈必亡
刘康公论鲁大夫俭与侈
王孙说请勿赐叔孙侨如
单襄公论郐至佻天之功

卷三 周语下
单襄公论晋将有乱
单襄公论晋周将得晋国
太子晋谏灵王壅谷水
晋羊舌胖聘周论单靖公敬俭让咨
单穆公谏景王铸大钱
单穆公伶州鸠谏景王铸大钟
景王问律于伶州鸠
宾孟见雄鸡自断其尾
刘文公与苌弘欲城周

卷四 鲁语上
曹刿问战
曹刿谏庄公如齐观社
匠师庆谏庄公丹楹刻桷
夏父展谏宗妇觌哀姜用币
臧文仲如齐告籴
展禽使乙喜以膏沐犒师
臧文仲说僖公请免卫成公
臧文仲请赏重馆人
展禽论祭爰居
文公欲弛孟文子与邱敬子之宅
夏父弗忌改昭穆之常
里革更书逐莒太子仆
里革断宣公罟而弃之
子叔声伯辞邑
里革论君之过
季文子论妾马

卷五 鲁语下
叔孙穆子聘于晋
叔孙穆子谏季武子为三军
诸侯伐秦
襄公如楚
季冶致禄
叔孙穆子知楚公子围有篡国之心
叔孙穆子不以货私免
子服惠伯从季平子如晋
季桓子穿井获羊
公父文伯之母对季康子问
公父文伯饮南宫敬叔酒
公父文伯之母论内朝与外朝
公父文伯之母论劳逸
公父文伯之母别于男女之礼
公父文伯之母欲室文伯
公父文伯卒其母戒其妾
孔子谓公父文伯之母知礼
孔子论大骨
孔子论梏矢
闵马父笑子服景伯
孔子非难季康子以田赋

卷六 齐语
管仲对桓公以霸术
管仲佐桓公为政
桓公为政既成
管仲教桓公亲邻国
管仲教桓公足甲兵
桓公帅诸侯而朝天子
葵丘之会天子致胙于桓公
桓公霸诸侯

卷七 晋语一
武公伐翼止栾共子无死
史苏论献公伐骊戎
史苏论骊姬必乱晋
献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
献公伐翟桓
优施教骊姬远太子
献公作二军以伐霍
优施教骊姬谮申生
申生伐东山

卷八 晋语二
骊姬谮杀太子申生
公子重耳夷吾出奔
虢将亡舟之侨以其族适晋
宫之奇知虞将
献公问卜偃攻虢何月
宰周公论齐侯好示
宰周公论晋侯将死
里克杀奚齐而秦立惠公
冀芮答秦穆公问

卷九 晋语三
卷十 晋语四
卷十一 晋语五
卷十二 晋语六
卷十三 晋语七
卷十四 晋语八
卷十五 晋语九
卷十六 郑语
卷十七 楚语上
卷十八 楚语下
卷十九 吴语
卷二十 越语上
卷二十一 越语下
……
序言 先秦史书中,《国语》是一部很有特点的著作,它采取了按国别分编史料的形式,所以被公认为我国第一部分国记事的国别史。
《国语》记载史事的时间,上起西周穆王,下止东周贞定王时期。《汉书?艺文志》著录《国语》为“二十一篇”,《隋书?经籍志》著录为“二十一卷”。今传本亦为二十一卷,其中,《周语》三卷,《鲁语》二卷,《齐语》一卷,《晋语》九卷,《郑语》一卷,《楚语》二卷,《吴语》一卷,《越语》二卷,凡七万余字。
《国语》中的“国”即其所记的八个国家。《国语》中的“语”,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著作形式。《国语?楚语》记载,楚庄王欲教育太子,大夫申叔时提出了九种教育科目,分别为“春秋”、“世”、“诗”、“礼”、“乐”、“令”、“语”、“故志”、“训典”。其中“语”的作用是“使明其德,而知先王之务用明德于民也”。由此可知,“语”这种体裁的著作,是我国古代用以教育贵族子弟的教科书之一。既然是教科书,当时此类著作的数量肯定很多。可惜由于时代久远,大多散佚而不存了。能够流传至今的“语”类著作,比较完整的仅此一部,其价值也就弥足珍贵了。
因之,我们想要了解这种“语”体著作的编撰特点,也只有借助于这部《国语》了。纵观全书文字,在记录八个国家的历史片断时,大都是通过相关人物的言论、对话和相互驳难的方式表达出来的,言论、对话和相互驳难均为事实而发,而事实又作为言论、对话和相互驳难的验证,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其主旨,即是通过“邦国成败,嘉言善语”来教化贵族子弟,使他们“知先王之务用明德于民也”的道理。
文摘 齐姜劝重耳勿怀安
齐侯妻之,甚善焉。有马二十乘①,将死于齐而已矣。日:“民生安乐,谁知其他?”
桓公卒,孝公即位②,诸侯叛齐。子犯知齐之不可以动,而知文公之安齐而有终焉之志也,欲行,而患之,与从者谋于桑下。蚕妾在焉,莫知其在也。妾告姜氏③,姜氏杀之,而言于公子日:“从者将以子行,其闻之者吾已除之矣。子必从之,不可以贰,贰无成命。《诗》云④:‘上帝临女,无贰尔心。,先王其知之矣,贰将可乎?子去晋难而极于此。自子之行,晋无宁岁,民无成君。天未丧晋,无异公子,有晋国者,非子而谁?子其勉之!上帝临子,贰必有咎。”
公子日:“吾不动矣,必死于此。”姜日:“不然。《周诗》日⑤:‘莘莘征夫,每怀靡及。’夙夜征行,不遑启处,犹惧无及。况其顺身纵欲怀安,将何及矣?人不求及,其能及乎?日月不处,人谁获安?西方之书有之曰:‘怀与安,实疚大事。’《郑诗》云⑥:‘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昔管敬仲有言⑦,小妾闻之,日:‘畏威如疾,民之上也。从怀如流,民之下也。见怀思威,民之中也。畏威如疾,乃能威民。威在民上,弗畏有刑。从怀如流,去威远矣,故谓之下。其在辟也,吾从中也。《郑诗》之言,吾其从之。’此大夫管仲之所以纪纲齐国,裨辅先君而成霸者也。子而弃之,不亦难乎?齐国之政败矣,晋之无道久矣,从者之谋忠矣,时日及矣,公子几矣。君国可以济百姓,而释之者,非人也。败不可处,时不可失,忠不可弃,怀不可从,子必速行。吾闻晋之始封也,岁在大火⑥,阏伯之星也⑨,实纪商人。商之飨国三十一王。瞽史之纪日⑩:‘唐叔之世⑩,将如商数。’今未半也。乱不长世,公子唯子,子必有晋。若何怀安?”公子弗听。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