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历史 >

古地图密码:中国发现世界的谜团玄机(插图版)

2010-03-20 
基本信息·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37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ISBN:756339107X/9787563391073 ·条形码:9787563391073 ·版本:第1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古地图密码:中国发现世界的谜团玄机(插图版) 去商家看看
古地图密码:中国发现世界的谜团玄机(插图版) 去商家看看

 古地图密码:中国发现世界的谜团玄机(插图版)


基本信息·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37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ISBN:756339107X/9787563391073
·条形码:978756339107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图书品牌:北京贝贝特

内容简介 《古地图密码:中国发现世界的谜团玄机(插图版)》主要内容简介:哥伦布1492年首先发现美洲,麦哲伦1519年起历时三年首次完成环球航行,大航海、大探险带来“地理大发现”,这些都是教科书中的历史常识。然而到2001年,《天下诸番识贡图》摹本的蓦然现身,揭示在1418年前中国人已经抵达美洲,并且完成了环球的航行。《古地图密码:中国发现世界的谜团玄机(插图版)》即由此图溯源,层层剥开中国人发现世界的谜团玄机——一幅隐藏在11世纪古墓中的世界地图,寓示当时中国人已经完成了对美洲大陆的测绘,而且航遍了澳洲大陆的海岸线;数幅马可·波罗遗传的古地图,显现出北美的部分轮廓,证明马可·波罗从中国获悉了北美大陆的信息;利玛窦及其世界地图,占有中国地图史学界极重要的地位,然而他的地图隐藏一个惊人的秘密,即利玛窦曾经参考过中国古代航海家探险美洲的地图资料;还有一些中世纪地图,描绘出南极陆地的轮廓线,说明中国古代探险家已经测绘过南极洲……古图揭示史实,重识中华文明。《古地图密码:中国发现世界的谜团玄机(插图版)》独家汇集海内外珍稀地图一百余幅,上下几千年,纵横千万里,古图古墓,悬念迭起。作者详研中国古代科技史,指出在哥伦布和麦哲伦出生数百年前,古代中国在远洋航海、天文观测、数学测算、投影绘图和经纬测量等方面的成就,已经促使探险家们完成了勘测世界的壮举。郑和即在前人地图的引导下,完成全球远航。而后东学西渐,古中国人绘制的世界地图辗转传到欧洲,为欧移怖℃海家“发现”新大陆指明了方向。英国加文·孟席斯的畅销著作《1421:中国发现世界》轰动一时,而《古地图密码:中国发现世界的谜团玄机(插图版)》提出的一些史学观点更加新颖,并辨析出16世纪以后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原因,已经得到各国媒体的关注,引发广泛论争。
作者简介 刘钢,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现为知名商务律师、收藏家、地图史学爱好者。曾在《地图论坛》和《测量学研究》(E-Perimetron)等地图史学刊物发表学术文章,并数次作为嘉宾在国内和国际研讨会上发表讲演。2006年1月,作者将收藏的《天下全舆总图》(《天下诸番识贡图》摹本)公布于众,引起很大反响。《经济学人》、《时代周刊》、《纽约时报》、CNN、BBC、路透社、法新社等数十家国际知名媒体相继报道,引起全球轰动。凤凰卫视《文化大观园》曾经播出专题访谈节目。2009年9月中央电视台播出三集纪录片《古图探秘》之后,作者及其收藏的《天下全舆总图》再次引发热烈探讨。
编辑推荐 《古地图密码:中国发现世界的谜团玄机(插图版)》:
乾隆癸未仲秋月
仿明永乐十六年
天下诸番识贡图
目录
彩图图录
插图图录
第一篇 神秘的古地图
第一章 《天下诸番识贡图》
第二章 西方古代世界地图中的疑惑
第三章 谁最先将北作为地图的上方

第二篇 中国历史遗产
第四章 古墓中的美洲地图
第五章 12世纪横跨大西洋的商船
第六章 中国古典地图投影术
第七章 破解东、西半球世界地图的密码
第八章 郑和下西洋的秘密使命
第九章 测绘世界与科技文明

第三篇 东西方交流
第十章 中世纪东西方交流的遗产
——马可·波罗的北美地图
第十一章 西方古地图上的中国特色
第十二章 波托兰航海图中的玄机
第十三章 西方传教士与中国古代地图

第四篇 历史之鉴
第十四章 李约瑟难题:中国近代科学何以落后
第十五章 以史为鉴
附录
……
文摘 插图:


葛雷兹博士认为,这些相似之处充分证明《马尔特鲁斯地图》中的“龙尾”半岛就是南美大陆。他进一步论证说:“在哥伦布之前没有任何勘探南美洲的记录。但是,《马尔特鲁斯地图》显示的水文地质揭示出一个待考证的史实。我们或许应该相信,在马尔特鲁斯绘制地图之前,他已经知晓南美洲的地理信息。我们应该从一些更早的地图中寻找这些信息的来源。”
葛雷兹博士细致的对比、严谨的分析和出人意料的结论令史学界感到非常震惊。他的理论对哥伦布的历史地位无疑是一次强有力的挑战。认同这一理论,就等于默认在哥伦布之前欧洲人已经知晓南美大陆的水文地理、东部海岸线以及太平洋。而这一切将会釜底抽薪,使得传统的“地理大发现史”陷于崩溃的境地。
为了维护苦心经营近五百年的“地理大发现史”和哥伦布的历史地位,一些史学家纷纷向葛雷兹博士发难。有些学者认为,葛雷兹博士的对比研究毫无意义,他们声称《马尔特鲁斯地图》“龙尾”半岛的河流体系与南美大陆相似仅仅是一种巧合。有的质疑《马尔特鲁斯地图》的绘制年代,认为这幅地图很可能是17或18世纪制作的赝品。还有的指责葛雷兹博士的研究不彻底。这些指责者声称,除非能够找到《马尔特鲁斯地图》“龙尾”半岛的信息来源以及将南美误为半岛的原因,否则葛雷兹博士的理论只能归类于毫无疑义的假想。
面对种种责难,葛雷兹博士没有退缩。对于“巧合论”,他回答说:《马尔特鲁斯地图》“龙尾”半岛上主要河流的数量与南美大陆完全相同,既不多也不少。尤其是《马尔特鲁斯地图》“龙尾”半岛上“Y”字形的河流体系。这一河流体系无论是形状、河道方向、比例关系,还是所在的地理位置。
后记 古地图是直观的。表面看上去,它们似乎无秘可藏。然而,有关中国古人世界探险的秘密却隐蔽在古地图的线条和注释之中。历史秘密不仅隐藏了史实。也掩盖了许多杰出人物的名字。为了测绘大地,有多少中国古代探险家葬身海底,又有多少中国古代科学家、地图学家耗尽了一生。他们测绘的世界地图为哥伦布、麦哲伦等欧洲航海家指明了探险的方向。然而,历史教科书却只字不提他们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这是多么的不公平!
翰墨淋漓书历史,毛颖半寸撬乾坤。这部书把古地图隐藏的秘密揭示在世人面前。让公众去判断,什么是编造的故事,什么是被故事掩盖的史实。
书稿完成之后,我来到福建长乐,站在《天妃灵应碑》的面前,告慰中国古代探险家、科学家和地图学家的在天之灵。这座石碑虽为郑和的遗物,但它却是众多中国古代先哲的纪念碑。没有前人开发的技术和绘制的世界地图,绝对不会有郑和下西洋。
望着饱经沧桑的古碑,我感慨万分。感叹之余,借用《满江红》的句式作词一首。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