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 ·页码:343 页 ·出版日期:2004年01月 ·ISBN:7806016163 ·条形码:978780601616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独领风骚:毛泽东心路解读 |
 |
|
 |
独领风骚:毛泽东心路解读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
·页码:343 页
·出版日期:2004年01月
·ISBN:7806016163
·条形码:978780601616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中华诗词学会、毛泽东诗词研究会秘书长周笃文先生介绍说:“诗无达诂,任何对诗词的阐释解读都存在片面性,都不同程度的妨碍诗词意境的表现。”而《独领风骚——毛泽东心路解读》则不同。诗言志,诗词是心灵的声音,通过诗词这个切入点,自由的描绘天地,论述历史,展现人性,充分彰显了毛泽东独具的人格魅力。这本书为毛泽东诗词研究开辟了新的格局。该书已作为中华诗词学会、毛泽东诗词研究会2003年年会“毛泽东诗词研究有奖征文”颁奖晚会的获奖作品。
《独领风骚——毛泽东心路解读》第一次由心灵深处的声音来探求毛泽东的内心世界,第一次由情感激越的文字来探寻他和现当代历史的互动关系。
本书分24章,将公开发表的毛泽东全部诗词,以年代为序,以历史变革为线,以情感历程为论述场景,将毛泽东激扬文字的青春,婉丽悲欢的爱情,运筹帷幄的决断,抑郁困顿的沉浮,坐地巡天的浪漫,风流人物的慷慨,乱云飞渡的从容一一展现出来。文字优美飘逸,笔触酣畅淋漓。
毛泽东作为一个开天辟地的政治家,纵横捭阖的军事家,远见卓识的思想家,其滔滔不绝的智慧与谋略,令人称奇的心路风景和人格魅力,历来是人们所仰慕、所探寻的。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之际,从毛泽东诗词释读的全新角度来解读这位历史巨人的绝代风华,是传承文化和积累智慧的必要方式,是对人格光辉的弘扬,是文学和历史相会的一场盛宴。
作者简介 陈晋,生于1958年,籍贯四川简阳。先后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副会长、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副会长、多所大学兼职教授。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20世纪80年代主要从事中国共产党党史和毛泽东研究、领袖传记写作和电视片撰稿工作。
主要著述有《当代中国的现代主义》、《悲患与风流》、《文艺批评的世界》、《毛泽东的文化性格》、《毛泽东与文化传统》、《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毛泽东传(1893-1949)》、《毛泽东之魂》、《文人毛泽东》、《为了理想》、《独领风骚——毛泽东心路解读》等十余部。
媒体推荐 书评
毛泽东作为一个开天辟地的政治家,纵横捭阖的军事家,远见灼识的思想家,其滔滔的智慧与谋略,令人称奇的内心世界和人格魅力,历来为人们所仰慕,所探寻。《独领风骚——毛泽东心路解读》,第一次从诗人行程的全新角度来解读毛泽东的绝代风华,走进他和常人相异的人格风景。该书突破了以往关于毛泽东的图书的写作和出版的格局,不再拘泥于考据论断,也没有单纯地读解诗句。而是把毛泽东诗词放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中,随着诗情做着诗意的表现,行文潇洒不拘,文图精美。具有可读性,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现代感。
这是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的重大选题、重点图书。
目录 第一章 心路风景
第二章 “奇士”的青春
第三章 月亮吟
第四章 问乾坤沉浮
第五章 用兵纪实
第六章 狂飙图
……
文摘 书摘
前些年有部电影,叫《毛泽东在1925》。影片说的是那年春夏,主人公在韶山发动农民运动的故事。
当时,32岁的毛泽东踩着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洪流回到家乡。他的公开身份是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在革命阵营,也算得上是一个“大官”了。
韶山一带掀起了红红火火的局面。
毛泽东创办农民夜校,组织农民协会,还秘密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韶山支部和国民党的区党部。他发动农民平粜除米,阻谷出境,同地主民团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使大革命的时代洪流奔涌在了偏远的乡村。
毛泽东在韶山的举动,惊动了省城。反对国民革命,一心要抓革命党的湖南省省长赵恒惕,密派快兵赶赴韶山捉拿毛泽东。幸亏有好心人通了消息,1925年8月28日那天,毛泽东趁着月色,扮作乡卜郎中,被人用轿子抬出了韶山。
然而,电影的结尾,却是让毛泽东乘坐小船离开了韶山。韶山本不通船,创作者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处理呢?
这样的结尾,也许正是要突出毛泽东的诗情——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丈字,粪土当年万户候。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离开韶山的己泽东来到了赵恒易的眼皮底下——长沙。这首《沁园春·长沙》,就是在长沙旧地重游时写下的。
……
书摘1
第二章 “奇士”的青春
什么样的岁月会在人生心路上刻下浓浓的痕迹?
人们会说,是青春的岁月。
什么样的故事会在人至晚年时深深地萦绕梦乡?
人们会说,是青春的故事。
青春的岁月所以刻痕最深,是因为每一个有志青年,在这段岁月中,无不信心百倍,壮怀激烈,一览无余地展露着生命的蓬勃活力。
青春的故事所以萦绕梦乡,是因为每一个有志青年,在这些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