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完美风暴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页码:19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508615573/9787508615578 ·条形码:9787508615578 ·版本:第1版 ·装帧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1907完美风暴 |
 |
|
 |
1907完美风暴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页码:19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508615573/9787508615578
·条形码:978750861557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1907年,资本主义金融史上爆发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危机。它直接改变了美国的金融体系,并催生了美联储的诞生。《1907完美风暴》以详尽的史料为基础,通过颇具戏剧性的叙述手法,揭开了1907年金融恐慌背后的真相。在作者看来,金融危机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他提出了形成金融危机“完美风暴”的7大要素:金融体系的复杂性、经济快速增长、风险缓冲机制不足、领导不力、巨大的经济冲击、过度的恐慌、贪婪及其他行为失当、集体行动失灵。这一体系有助于更好地预测危机,应对危机。
作者简介 罗伯特·布鲁纳,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达顿商学院院长和商业管理教授。他曾发表过400多篇案例研究论文或短文,并著有《应用收购与兼并工作手册》和《铁血购并》。布鲁纳的研究领域为公司财务、企业并购以及新兴市场投资。
肖恩·卡尔,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达顿商学院巴顿研究所企业创新项目主任。他在新经济和公司财务领域的应用研究深受好评,并出版过众多相关案例研究的获奖书籍。
编辑推荐 《1907完美风暴》以详尽的史料为基础,通过颇具戏剧性的叙述手法,揭开了1907年金融恐慌背后的真相。在作者看来,金融危机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每一次危机背后都隐藏着系统性根源。根据“完美风暴”的7大要素,作者将今天的危机归因为:
◎经济快速增长
◎金融体系的复杂性
◎风险缓冲机制不足
◎领导不力
◎重大的经济冲击
◎信心摇摆
◎集体行动的功效
1907年,两个投机者操纵铜矿公司股价失败,导致一家信托公司倒闭。这件小事就像一只煽动翅膀的蝴蝶,由此引发了一场“完美风暴”,这场金融大恐慌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严重的一场金融危机之一。
100多年后的今天,全球经济面临着同样的金融困境,这场危机背后的根源是什么?我们能够从一百年前的历史中吸取什么教训呢?
目录 前言
导论
第一章 华尔街大腕
第二章 金融体系遇袭
第三章 “静悄悄”的崩溃
第四章 信贷紧缩
第五章 铜业大王
第六章 股票操纵
第七章 倒塌的多米诺
第八章 纽约清算中心
第九章 尼克博克信托公司
第十章 弃卒保车
第十一章 挤兑狂潮
第十二章 危机四伏
第十三章 美国信托公司
第十四章 交易所危局
第十五章 风雨之城
第十六章 喧哗与骚动
第十七章 现代美第奇
第十八章 惊天大收购
第十九章 扭转乾坤
第二十章 涟漪效应
第二十一章 启示:一场完美风暴
第二十二章 百年后的回声:2007年次贷危机
附录A 本书主要人物的后话
附录B 术语解释
……
文摘 插图:

第一章 华尔街大腕
1907年,新兴的美国经济仍处于狂飙突进中。从19世纪90年代中期到1906年末,这个国家的年增长率达到了令人惊异的7.3%,使得美国全部工业生产的绝对规模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期内得以翻番。这种增长又是波动的,它会从每年6.5%的增长率跳跃到8.0%。但相对于这种高增长率,在此期间的经济波动水平还是要略低于19世纪的大多数时候。即便如此,与之前的主要工业扩张时期相比,1907年的美国经济在规模和增长速度上都是空前的(见图1—1)。
随着经济引人注目的增长,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的美国有着巨大的资本需求。在1895年,美国经济又增加了价值达25亿美元的固定厂房设备和库存,到1906年,资本形成在一年之内暴增了50亿美元,这个速度是令人咂舌的(见图1-2)。其中的大多数资本都是由出口带来的,自1895年起美国的经常账户盈余就不断膨胀。然而,出口盈余还是无法满足高涨的资本形成所引发的资金需求,美国在1905年的投资增长率为12.7%,在1906年则达到21.8%。
这片巨大的资金空白促使纽约和伦敦的金融家们紧密地联结在一起,这些人拥有话语权和可信性,他们到全世界的资本市场上为美国的工厂与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他们成功吸引了外国资本涌入美洲的这个“新兴市场”上,这可从1906年的巨额黄金输入中得到反映:这一年的黄金流入量飙升至1.65亿美元,除经济出现显著衰退的1893年,这个数量比美国内战后任何一年的水平都要高。
这一时期美国的工业化高歌猛进,规模空前的商业实体随之崛起,还带来了经济复杂性的增加与商业势力的蹿升。1894~1904年间,1800多家企业被整合成仅93家大公司。其中一些大公司通过在经济困难时期收购较弱的竞争对手而膨胀起来;其余的则是由金融家们撮合的,他们希望控制竞争,寻求规模经济效应。这些大公司的借贷与证券融资,大部分由纽约的一小群金融机构把持,包括J·P·摩根公司、库恩一勒布公司、第一国民银行、国民城市银行(花旗银行前身)、基德尔一皮博迪公司和李一希金森公司。
1907年,美国金融界有位见多识广且无可辩驳的领袖,他就是约翰·皮尔庞特·摩根(John Pierpont Morgan),家人和朋友都直呼他“皮尔庞特”。传记作者们都发现摩根是一位个性非同寻常的人物。历史学家文森特·卡罗索将他描绘为一个热爱家庭的人,一个“意志坚强、温和、慈爱且慷慨的家长”。传记作者吉恩·斯特鲁斯认为,摩根与妻子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