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页码:14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5月 ·ISBN:7214049880/9787214049889 ·条形码:9787214049889 ·版本:第1版 ·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江苏名园(彩色图文版) |
 |
|
 |
江苏名园(彩色图文版) |
 |

基本信息·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页码:14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5月
·ISBN:7214049880/9787214049889
·条形码:978721404988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风物系列/江苏文化丛书
内容简介 《江苏名园(彩色图文版)》是系列一本。《江苏文化丛书·风物系列》终于和广大读者见面了,这是江苏建设文化强省、实施文化传承展示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该系列计有《江苏名镇》、《江苏名园》、《江苏名宅》、《江苏名刹》、《江苏名街》、《江苏名店》、《南京云锦》、《南京金箔》、《苏州刺绣》、《苏州桃花坞年画》、《扬州漆器》、《宜兴紫砂》十二种,基本囊括了江苏物质和精神文化比较有代表性的各个方面。
编辑推荐 《江苏名园(彩色图文版)》:中国园林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两大系列,前者集中在北京一带,后者则以苏州为代表。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和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皇家园林以宏大、严整、堂皇、浓丽称胜,而苏州园林则以小巧、自由、精致、淡雅、写意见长。由于后者更注意文化和艺术的和谐统一,因而发展到晚期的皇家园林,在意境、创作思想、建筑技巧、人文内容上,也大量地汲取了私家花园的“写意”手法。
目录 第一章金陵第一园——瞻园
一、瞻望玉堂如在天上——瞻园沿革
二、魏公丽宅之西园
第二章金陵名园——煦园
一、煦园春秋
二、瑰丽多姿煦园景
三、陶澍与印心石屋
四、俞樾与《枫桥夜泊》诗碑
第三章中国私家园林之最——拙政
一、拙者之为政名园写春秋
二、十亩名园宰相家
第四章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狮子林
一、天如禅师与狮子林
二、假山王国——狮子林
第五章留此名园以待贤——留园
一、风雨几番留园在
二、吴下名园之冠
第六章小园典范网师园
第七章山景园的典型杰作——环秀山庄
第八章自怡怡人之园——怡园
第九章亭子结向沧浪边——沧浪亭
一、沧浪之歌因屈平子美为立沧浪亭
二、一径抱幽山居然城市间——沧浪亭
第十章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艺圃
第十一章何当偕隐凉山麓握月担风好耦耕——耦园
第十二章退思园
一、退思补过任兰生
二、贴水小园
第十三章山麓别墅寄畅园
一、清梦泉声里何缘听玉珂
二、雅爱秦园林壑间
第十四章欲识蠡园趣崖头问少年——无锡蠡园
一、南堤春晓
二、长廊揽胜
三、假山耸翠
四、层波叠影
第十五章不可居无竹——个园
第十六章中国晚清第一名园——何园
第十七章淮左第一园——乔园
第十八章玲珑典雅的常州园林
一、近园
二、约园
三、意园
四、未园
第十九章常熟名园——燕园
一、燕子归来——燕园史话
二、奇石胸中百万堆时时出手见心裁——戈裕良与燕谷
第二十章徽派风格的海内孤本——水绘园
第二十一章半亩李家园——李园
第二十二章小中见大——瀛园
后记
……
序言 《江苏文化丛书·风物系列》终于和广大读者见面了,这是江苏建设文化强省、实施文化传承展示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该系列计有《江苏名镇》、《江苏名园》、《江苏名宅》、《江苏名刹》、《江苏名街》、《江苏名店》、《南京云锦》、《南京金箔》、《苏州刺绣》、《苏州桃花坞年画》、《扬州漆器》、《宜兴紫砂》十二种,基本囊括了江苏物质和精神文化比较有代表性的各个方面。
何谓风物,六朝时期的大诗人陶渊明在《游斜川》诗序中说:“天气澄和,风物闲美。”以致现在的不少辞书仍然在将“风物”作“风光”与“景物”解,这当然是不够全面的。唐宋以降,风物又加入了风俗与物产的内涵,如《通典》、《太平御览》等大型类书无不将风俗物产列入到“风物”的类别中。明清以后,“风物”的概念愈加宽泛,举凡风光、民俗、方言、物产、古迹、轶闻等,无不纳入到“风物”的范畴中。至如毛泽东《和柳亚子先生》诗中有“牢骚太甚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句,则泛指社会上各类事物以及诸色人等的心态,这当然是更加自由而近乎浪漫的表述了。作为自然景观与文化积淀的风物,往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对风物的研究,离不开对特定地域、特定群体的生存环境、生活形态与生产方式的考察,此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江苏地处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自古风物清嘉,秀丽宜人。境内傍江临海,平原辽阔,江河湖泊密布,东海、长江、太湖、洪泽湖在此汇集,苏北沿海海景壮观,苏南水乡风景婉约。江苏风景兼江湖河海之美,长江横穿东西,江面辽阔,一泻千里。古老的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连云港海阔天空,太湖烟波浩瀚,洪泽湖碧波万顷。以著名诗人李白、白居易、刘禹锡、王安石为代表的历代诗人,在江苏留下了许多讴歌山川秀美的不朽诗篇。
江苏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我国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厚的省份之一。千百年来,江苏人民依靠智慧和力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为我们留下了像徐州楚王墓群、南朝陵墓石刻、苏州古典园林、明孝陵与明城墙这样闻名遐迩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苏州刺绣和桃花坞年画、南京的云锦和金箔、无锡惠山泥人、扬州的漆器和雕版印刷、南通风筝和蓝印花布、宜兴紫砂、常州梳篦、苏州和扬州的盆景,以及素有“百戏之本”美誉的昆曲等,都是江苏风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国六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文化呈现出大发展大繁荣的生动局面,江苏文化建设也取得了巨大成就。2006年,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文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快推动江苏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的目标,努力实现文化事业强、文化产业强和文化人才队伍强,使江苏文化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几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文化战线辛勤耕耘、奋力拼搏,取得了丰硕成果。全省文化事业全面繁荣,优秀文艺作品和文化人才不断涌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显著;文化产业加快发展,龙头文化企业迅速崛起,全省文化实力明显增长。《江苏文化丛书·风物系列》的出版,是我省文化建设的又一个喜人收获,期望它会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文化自豪感和认同感,增进我们热爱家乡的自觉意识,为江苏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文摘 拙政园位于苏州市娄门东北街178号,南临东北街,北接平家巷,东起道堂巷,西至萧王弄。1961年被列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拙政园始建于公元15世纪初,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园内山水布局、建筑构造、草木设置等无不用尽其心。据载,拙政园址原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故宅,元代为大弘寺。明代正德年间,御史王献臣(字敬止,号槐雨)因受明朝特务机构东厂的诬陷,动过刑,下过、遭过贬,遂以父亲病故为借口告退还乡,于正德四年(1509)购得大弘寺遗址和附近的低洼地营建私家园林。园名“拙政”则是取自西晋文学家潘岳《闲居赋,序》句意,“于是览止足之分,庶浮云之志,筑室种树,逍遥自得,池沼足以渔钓,春税足以代耕;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牧羊酤酪,以俟伏腊之费。'孝乎唯孝,友于兄弟',此亦拙者之为政也。”表明园主既“不得志于朝”便“守拙归园田”罢了。园名一份无奈、些许自嘲,将主人隐退于市、超然物外的心态形象地概括。
王献臣虽自嘲为“拙者”,但他擅画,对造园之道亦十分精通,即来于自然、高于自然。他邀挚友、吴门画派领袖文征明共同设计拙政园蓝本。文征明在他的《王氏拙政园记》中曾记载“居多隙地,有积水亘其中。”根据这一特点,拙政园在规划的时候便因低凿池,因高堆山,将堂、楼、亭、轩错落构置其间,又精心点缀花草树木于园中,形成了以水为主、疏朗平淡、清秀典雅的自然风貌。文徵明在记载中还写道:“凡为堂一,楼一,为亭六,轩、槛、池、台、坞,涧之属二十有三,总三十有一。”
王献臣以画构园,以诗立意费时16年才建成这座园子。明隆庆《长洲县志》载:“拙政园广袤二百余亩,茂树曲池,胜甲吴下。”王献臣常于园中宴饮吴中名士,文征明自是常客。对于颇费心思的杰作,他亦十分喜爱,常流连于园中美景,乐而忘返。他应王献臣之请,除作《王氏拙政园记》外,还依据园中景物前后花了10余年时间绘制了“拙政园卅一景图”,每一幅图皆赋上诗句。园内还有他亲自栽下的紫藤一株,历经400多年,令人叫绝。园内的玉兰堂,相传即是当年文征明作画之地。文征明园记及图画对后世修复拙政园的重要性自必不多说,清嘉靖年间藏书家吴骞在《文待诏拙政园图并题咏真迹跋》中亦谈到:“园虽尚存,其中花木台榭,不知几经荣悴变易矣。幸留斯图,犹可征当日之经营位置,历历眉睫。又如身入蓬岛阆苑,琪花瑶草,使人应接不遑,几不知有尘境之隔,又非所谓若有神物护持
……
后记 江苏的古典园林以私家园林为主,集建筑、山水、花木、文学等美丽于一身,融诗与画、情与意于一体,虽构筑于城市,却有山林之野趣。半年的时间,我一直“徘徊”在江苏的各座园林之间,用心领会各园之精巧的同时愈发觉得:以苏州园林为代表的江苏园林,美誉天下,才疏学浅的我该如何着笔?幸有邵磊先生的一直鼓励,才有此文,水平所限很不完善,尚祈读者批评指正。
写作过程中十分有幸拜读了诸多前辈大家的著作,使我获益匪浅,主要拜读、参考的著作有:陈从周《说园》、《扬州园林》;曹林娣《苏州园林匾额楹联鉴赏》;魏嘉瓒《苏州古典园林》;沙无垢、杨海荣《蠡园》;袁学汉、龚建毅《苏州园林》;张家伟《江南名园》;唐云俊、束有春《江苏文物古迹通览》等,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还要感谢去年10月间陪我去苏州等园林的好友,一路相伴,一分情谊;感谢为我提供照片的瞻园和煦园的友人。
江苏园林,一个梦开始的地方。
2008年2月28日
于南京朝天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