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传记
小说
世界名著
散文
传记
武侠
网络小说
推理
言情
文学
诗歌词曲
青春
动漫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传记
>
又见昨天
2010-03-19
市场价:¥15.00卓越价:¥6.00为您节省:9.00元 (40折) 全场购物免配送费! 现在有货,登录后根据您所在地址,商品的发货时间会有所不同。 3人 评论打分5 颗星:(0)4 颗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又见昨天
又见昨天
市场价:
¥15.00
卓越价:¥6.00为您节省:9.00元 (40折)
全场购物免配送费!
现在有货,登录后根据您所在地址,商品的发货时间会有所不同。
3人 评论打分
5 颗星:
(0)
4 颗星:
(1)
3 颗星:
(2)
2 颗星:
(0)
1 颗星:
(0)看全部3篇评论
(3篇用户评论 | 写评论)
最佳组合
购买本商品和 回首残阳已含山
共计价钱:¥
31.00
元
同时购买共计:
¥17.10元
为该商品打分以改善“为我推荐”
登录为该商品打分
已经有了
基本信息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页码:239 页
·出版日期:2004年01月
·ISBN:7530207121
·条形码:978753020712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百年人生丛书
内容简介
面对《又见昨天》厚厚六册记录了自己饱经政治磨难的原始文本,杜高先生何以言说?一页页交代、检讨、认罪书;一页页检举、批判、劳教表……二十四年的青春与生命,就在这一页页的档案中流逝。
直面昨天,情何以堪?
难得杜高先生以宽厚之胸襟、平实之文笔,将那不堪回首的故人、往事一一道来,为今人,也为后人,解读着这部已属“文物”的“私家绝密”。其翔实的人生追述,冷峻的心灵拷问,清醒的历史意识,使我们看到中国一代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看到他们在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民主进程中做出了怎样的牺牲。
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明天。
作者简介
杜高,著名戏剧影视评论家。1930年生于湖南长沙,幼年受进步文化影响,十二岁参加抗日救亡演剧活动,后进报社工作,开始写作。
新中国成立后,发表文艺评论、通讯报告和剧本若干。十九岁出版第一本文艺评论集,二十岁起任专业编剧。1955年牵涉于胡风案,之后二十四年间历经坎坷,直至1979年平反改正,调回中国剧协工作。
先后担任中国戏剧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戏剧出版社总编辑、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当代电视》主编、中国文联全委等职,并从事电视艺术评论工作。1995年离 休。
主要作品有:话剧《向三八线前进》《我会拿起枪来的》,文艺评论集《战斗和战斗者》《转折与前进》等。
媒体推荐
书评
一部本该付之一炬的《杜高档案》,竞在北京的文物市场上完整出现,引起了中国知识界的震惊与关注。
编辑推荐
一部本该付之一炬的《杜高档案》,竞在北京的文物市场上完整出现,引起了中国知识界的震惊与关注。
《又见昨天》是我国当代所见散落于民间最为完整的个人档案,其研究价值自不待言。
目录
第一章 《杜高档案》的出现(1998)
一 世纪末的奇事
二 告别劳改农场
三 南京街头惊心动魄的一幕
第二章 肃反运动(1955-1956)
一 胡风事件给我带来灾难
……
文摘
书摘
第一章《杜高档案》的出现
(1998)
一世纪末的奇事
世纪末不让人宁静。正待送走多难的20世纪,突然发生的一件奇事,又把我推回到那不堪回首的岁月。
1998年,在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上,出现了一部完整的《杜高档案》,被当做文物出卖。
这部档案是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我个人政治命运的真实记录。它曾像一个可怖的暗影,紧紧地跟随了我二十四年,目睹了我从一个活泼的青年变成一个衰颓的老人,目睹了我作为一个人的最美好的岁月的毁灭。在四分之一世纪的漫长年月里,它的威力在于迫使我不再是真实的“我”,而变成一个被政治运动所塑造的“敌人”、“罪人”。
档案里的第一部分材料,是在1955年5月开始的清算胡风反革命集团运动和肃反运动中收集并制造的有关我的各种材料,以证明我从建国前的十多岁起就是一个“反共分子”,建国后又和胡风集团搞在一起,成为一个暗藏的反革命分子。档案里的第二部分材料,是1957年剧协反右运动大批判组编写的一本《小家族集团右派罪行录》,这里的全部材料都证明我是一个思想反动、道德败坏、生活腐朽的资产阶级极右分子。档案里的第三部分材料,则是从1958年4月到1969年11月,整整十一年六个月,我被囚禁在劳改农场实行强制改造的记录。
对我个人来说,这份档案是神秘又令人恐惧的。二十多年中,它曾像一块巨石压迫着我的心,使我的生命窒息。
1979年春天,我的错案终于得到平反。在宣布归还给我一个真实的“我”的那一天,同时也宣布了所有运动中的材料均为“不实之词”,行将“付之一炬,化为灰烬”。随着它的死亡,我才开始了新的生命。
但是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它没有“化为灰烬”,还完整地留在人间,十八年后竟奇迹般地在旧货市场上出现了!一位年轻的学者李辉,以其敏锐的眼光发现了它,并且把它买了下来。
……
查看更多
下一篇
本文网址:
https://www.reader8.net/book/20100319/395653.html
读书人精选
热点排行
于成龙传(修订本)/三晋百位历史文化名人
左手李煜, 右手纳兰:李煜和纳兰容若词情
你好, 我是费曼
道商范蠡:陶朱公兴国富家的人生智慧
古代的中医:七大名医传奇(第2版)
Facebook之父马克·扎克伯格——后乔布斯
我这一辈子:老舍自传
吴德口述:十年风雨纪事:我在北京工作的一
武则天:从三岁到八十二岁(还原武则天真
听杨绛谈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