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地理
哲学
宗教
艺术
历史
地理
社科
政治
军事
心理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地理
>
智能化地理信息处理
2010-03-19
市场价:¥24.00 全场购物免配送费! 目前无货,欢迎选购其他类似产品。 到货通知我。 (暂无用户评分、评论 | 写评论) 关闭 商品缺货登记我们将在到货后及时通知您!商品促销和特殊优惠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智能化地理信息处理
智能化地理信息处理
市场价:
¥24.00
全场购物免配送费!
目前无货,欢迎选购其他类似产品。 到货通知我。 (暂无用户评分、评论 | 写评论)
关闭
商品缺货登记我们将在到货后及时通知您!
商品促销和特殊优惠
每购买由卓越亚马逊提供的1件图书产品合格购物商品,另外购买Office 2007 中文家庭和学生版可享受¥20.00 元的优惠。查看详细条款
为该商品打分以改善“为我推荐”
登录为该商品打分
已经有了
基本信息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页码:258 页
·出版日期:2003年02月
·ISBN:730703901X
·条形码:978730703901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Pages Per Sheet
·丛书名:高等学校测绘类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该书介绍了人工智能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以及如何实现这些方法和技术的融合。全书主要内容包括:人工智能基本原理;知识获取和机器学习的方法;地图模式识别技术;基于知识的空间数据处理方法;智能化地图设计与综合的方法;地图注记的自协配置;智能化数据处理方法的融合技术。
该教材在国内外相关领域科研成果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现已列入武汉大学国家用重点学科建设进程和“十五”教材规划,可作为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相关专业的科研及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媒体推荐
前言
地理信息的智能化处理是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中必须解决的问题,这也是信息处理的必然发展方向。从地理信息的获取到地理信息的应用与可视化都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提高信息的获取效率和应用效果。国内外很多学者在这方面已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很多非常实用的空间信息智能化处理方法,这些成果是我们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为了介绍地理信息智能化处理的基本方法,作者依据自己多年在该领域的教学经验和部分研究成果,参考已有的相关资料,编写了该教材。
该教材共分九章,前三章是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为没有学过人工智能的读者介绍一些相关的基础知识,也是为了把后面章节所涉及的人工智能基本原理部分放在一起,避免在书中重复出现。后六章讲解了不同主题内容的地理信息处理智能化方法,主要介绍了数字地图设计与综合智能化数据处理方法,因为作者长期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和教学经验,希望能介绍给读者,以便和大家一起讨论这些问题。为了使该教材的内容比较完整,也介绍了地理信息智能化处理的其他方法。
该教材在编写过程中,由郭庆胜确定全书的内容结构,并完成编写和统稿的工作。任晓燕做了大量的资料整理工作,并编写了第八章。王晓延、薛红玲、龚咏喜、阎卫阳做了部分绘图工作,郑春燕和王晓延还进行了个别的实验研究,并分别参加编写了第六章的第八节和第九节。王涛参加了第七章第七节的编写和实验工作。在相关科研项目的研究过程中,还得到了张克权教授和俞连笙教授的帮助,他们整理了统计地图设计中的部分规则,这些规则在该教材中也有部分体现。在有关该教材的教学研究项目中,游莲教授在项目总结的材料整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该教材中还引用了相关的资料,有些在参考文献中已列出,但还有一些没有列出。在此,向在本教材的编写过程中给予了大量帮助的老师和学生以及参考文献资料的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该书可用于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也可以为从事地图学和地理信息系统及其相关专业的科研及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误,敬请读者指正。
作 者
2002年11月
目录
第一章 人工智能概述
第一节 人工智能的研究对象、学科范畴及研究方法
第二节 人工智能的应用概况
第三节 人工智能的回顾与展望
第二章 专家系统与知识工程
第一节 专家系统的基本概念
……
文摘
书摘
彩色地图电子出版系统的结构系统的硬件部分包括地图数据输入设备、主机、彩样输出设备、图形数据存储设备和激光照排机等,软件部分包括图形编辑软件、图像处理软件、设色软件和光栅图像转化系统等。
电子地图以计算机地图制图技术为核心,与传统介质地图相比,有显著的优越性。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可视化技术的引入,电子地图更受大家的欢迎。电子地图与纸质地图相比,最显著的特征是数据存储与数据显示相分离,由此产生了电子地图的一系列特点:
· 动态性:电子地图具有实时、动态表现空间信息的能力。可以真实动态地反映地理现象在时间维上的发展变化,通过闪烁、渐变、动画等手段吸引读图者注意力。
·交互性:读图者可以对数据的显示方式进行干预,比如,色彩的设定、地图符号的选择、图面的布局等。
·超媒体:可实现图、文、声互补。更有效地传输地理信息。
·受计算机屏幕尺寸和显示器分辨率的限制:必须采用灵活多变的信息可视化方式。
电子新技术的引入不仅改变了地图生产的工艺流程,对地图设计与编绘的有关概念、原理和制作方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超越了传统地图工艺设计效果,可以实现手工无法实现的艺术表现效果。
· 电子地图将地图阅读和制作一体化,它是一个具有动态性、交互性和超媒体等特征于一体的地图可视化工具。
· 由于电子地图设计与阅读的环境独特,因此,地图感受论和地图传输论应当进一步发展。
·在电子地图设计中。地理信息的表现手段更多样化。在以地图为主体结构下,电子地图可以融入图像、文字、声音等附加媒体信息作为主体的补充,人机交互的查询手段可以获取精确的文字和数字信息。
在电子新技术条件下,地图设计和编辑工作的基本程序如下:
1)确定地图的用途和要求,区分开电子地图和纸质地图,因为它们决定了下阶段的地图设计内容。若是纸质地图,则有很多内容同常规地图设计类似。若是电子地图,则需要考虑软件开发问题。
2)分析已有地图作品、电子地图软件和地图设计软件(或图形图像处理软件),以及电子出版系统。选择相关的软件,用于地图的编辑或软件开发。
3)研究地图制图资料,确定地图数据处理的流程和处理方法,或者明确软件开发的任务和方法。
4)研究地图制图区域的地理情况。
5)设计地图的数学基础。
6)对于
……
查看更多
下一篇
本文网址:
https://www.reader8.net/book/20100319/394883.html
读书人精选
热点排行
美国中小学最佳课外读本:希利尔讲给孩子
金星教育·(2017春)走向中考考场:八年级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技术(第2版)
21世纪新概念教材·多元整合型一体化·"
小学生科普阅读:国家地理野生动物大观察
金星教育·(2017春)中学教材全解:七年级
中国地理百科(小学生读本)/博学天下
美国国家地理:爱思考爱科学系列(套装共5
燎原教育·(2014春)初中全易通:8年级地理
从北方到南方:第三届中国地理语言学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