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散文 >

彼此的抵达

2010-03-19 
基本信息·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页码:41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9787530650936 ·条形码:9787530650936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彼此的抵达 去商家看看
彼此的抵达 去商家看看

 彼此的抵达


基本信息·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页码:41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9787530650936
·条形码:9787530650936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科学家随笔

内容简介 《彼此的抵达》从茅老生前撰写的大量随笔、杂文、科普小品、回忆录等各类文章中,精选出文学性、趣味性较强的一部分。它们有的平易朴实,有的饶有情趣,有的文采斐然,茅老将一生学养渗透其中,我们从中可以窥见大师另一面的风采。
目录

别钱塘
中国石拱桥
名桥谈往
五十年后的桥梁
为什么看不见柱子
人间彩虹
二十四桥
天津的开合桥
桥话
联合桥
五桥颂
介绍五座古桥
赵州桥与李春
桥名谈往
两脚跨过钱塘江

明天的火车和铁路
漫话圆周率
谈谈科研与科普的关系
环境科学的普及化
从小得到的启发
桥梁远景图
没有不能造的桥
习而学的工程教育
桥梁和桥梁技术
试论专业科学与专门科学
力学中的基本概念应当是能而非力
中国古桥技术史概论
我们年老科学家的愿望
形象化的科学讲座
多快好省出人才
学习研究“十六字诀”
提倡一下科学道德
工程师和科学家
“中国是世界技术的摇篮”
纪念近代科学先驱者和伟大艺术家——达·芬奇
中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
钱塘江建桥回忆
征程六十年
我与中国桥梁建设
记柳翼谋师
人怎样逐渐地变成了巨人
《中国石桥》序
《中国桥梁史料》序二
爱天与畏天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前言
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在中国档案学会成立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竺可桢日记》序
后记
……
序言 政府决定为父亲修建纪念铜像,我随同有关人士再次来到钱塘江畔,选定地址。一眼望去,钱塘江大桥似长虹卧波,雄伟壮观,任凭风吹雨打,滔滔江水冲刷,巍然屹立。触物伤情,父亲的音容笑貌浮现在我的眼前,他是那么平常又是那么伟大。
父亲在科技界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早已为世人所知,其实他治学涉猎很广,在文学艺术上也有着浓厚的兴趣。正如他所说:我从小的志愿是做个文学家,但阴差阳错,却搞起了土木工程。他一向有科学和文学应融化为一体的见解,对桥梁建设添加山水自然之美,常称颂不止。1963年他写了科普长篇文章《桥话》,其中这样写道:“人的一生,不知要走过多少桥,在桥上跨过多少山和水,欣赏过多少桥的山光水色,领略过多少桥的诗情画意。无论在政治、经济、科学、文艺等各方面都可看到各式各样的桥梁作用。”
文摘 五十年后的桥梁
一般人都熟悉牛郎织女的故事,他俩一年一度,在“天河”上的“鹊桥”相会。这“鹊桥”就是喜鹊为这对情人搭的一座桥——这个神话说明桥的重要,虽是神仙,也还需要桥。
古老的赵州桥
据说世界上的第一座桥,是由一大串猴子一个抱一个的腿那样搭起来的。人类什么时候有桥梁,已很难考证。但在我们中国,至少在1300多年以前,造桥的技术就已经超过当时的世界水平了。有看过“小放牛”京剧的,总该听过“赵州桥鲁班爷修”这句唱词吧?代表祖国古代造桥技术的正是这个赵州桥。这桥位于河北省石家庄附近,现在不但依然存在,而且还照样过车走人。这座桥的结构非常巧妙,在世界上是个大发明。但它并不是鲁班爷修的,而是隋朝的一位工人李春设计制造的。
后记 1957年,大学毕业后刚在铁道部科学院通信信号研究所工作了一年的我,接到一纸调令,让我到院里去担任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的秘书。说实话,我一开始还有点不情愿,因为我的兴趣在科研,让我放弃自己的专业去当秘书,我不甘心。
但是,我的不情愿很快就变成了心甘情愿。如果说,以前我只是因茅老在桥梁建设上的巨大成就而对他感到高山仰止的话,那么,在茅老身边的二十多个春秋,使我近距离地感受到茅老的品格和为人 ,他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强烈的责任感,他在科学工作上的严谨认真、实事求是,他为人的平易朴实,还有他广博的知识,深厚的文学素养……所有这一切,全方位地影响着我、教育着我,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从其中所得到的,远远超过了放弃专业所失去的东西。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