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 ·页码:32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2月 ·ISBN:7807594853/9787807594857 ·条形码:9787807594857 ·版本:第1版 ·装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中国通史卷6:朱·辽·西夏·金·元卷 |
 |
|
 |
中国通史卷6:朱·辽·西夏·金·元卷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
·页码:32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2月
·ISBN:7807594853/9787807594857
·条形码:978780759485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图书品牌:北京智品图书
内容简介 这部《中国通史》的价值所在
具有普世价值 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时代呼唤新的历史解读方式。呈现于读者面前的这部普及图文版《中国通史》吸收了新的历史研究成果,体现了季羡林先生倡导的“大国学”的全球史观;在揭示历史演进规律、民族兴衰因由和人物成败奥秘的同时,这部通史亦重视引导读者从历史预知未来能力的全面提升;所以,这是今天读者解读历史智慧的最佳范本。
具有可读性这部《中国通史》,将历史故事娓娓道来,让读者知道原来历史这么有趣。既可以读到有很高文学水平的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又可以当历史科学的教科书。可以说,《中国通史(卷六:朱·辽·西夏·金·元卷)》是目前为止出版的通史当中最具可读性的版本。
具有图说的美感历史不是抽象的文字叙说,应该是充满美感的、直观的历史。为了生动表现历史,《中国通史(卷六:朱·辽·西夏·金·元卷)》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图史体系,丰富的人物图、文物图、军事图和图片说明组成了一部前所未有的图说中国史,让读者赏心悦目,因此,《中国通史(卷六:朱·辽·西夏·金·元卷)》也是一部最好看的中国通史。
关于“普及图文版”的说明
这是一部新鲜的被现代文明之光照亮的国史,以“人”为聚焦中心,描述了先民们在不同时代的生存状态、精神世界和族群融合:这是一部开放的置于全球视野中的国史,在整个人类的发展进程中来叙述中国历史,让读者真切体会到中华民族与全人类的关联;这是一部感性的可全面触摸到的历史,在文字叙说过程中配上了五千余幅精美插图,直观尽不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这是一部好看的能产生阅读快感的国史,通俗的文字和生动的历史细节让人耳目一新。
作者简介 李伯钦,1963年生于北京。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在中华书局从事编辑工作八年。后期负责《国务院古籍整理简报》的编辑和出版。1997年任智品图书(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编辑。先后策划和主编的出版项目有《唐宋八大家全集》、《康熙字典》、《说文解字》、《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百衲本二十四史》等。
李肇翔,1953年生,山东曹县人。198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硕士学位。现为中华书局编审,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古籍整理专家。曾主持《唐宋八大家全集》、《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中国历代禁书》等大型古籍整理项目。近年来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工作,编写了《中国通史可以这样读》、《故事里的中国》、《话说明代帝王》等多部历史读物。
编辑推荐 赵匡胤兵变建北宋
华夏文化造极于赵宋
重文轻武
《清明上河图》
空前的繁荣与兴盛
北宋都城汴梁
与宋对峙
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崛起
辽、西夏、金、蒙古
元朝统一全国
多民族统一国家空前发展
忽必烈大帝
当盛唐的辉煌渐渐黯淡,中原地区的人们迎来了饱受非议的宋王朝。在传统的观念中,宋朝给人的印象似乎一直是积贫积弱,在与辽、西夏、金、元等少数民族政权的较量中屡战屡败,甚至被迫放弃北方,阅读这段历史总是令人倍感压抑。在这样的表象之下,人们却大大忽略了宋代所创造的空前财富与繁荣。
这时的宋朝正在逐渐步入经济、文化、科技的鼎盛时期。唐朝最盛时的人口达到五千多万,而宋则突破一亿。时人有日:"生民以来,能济登兹者,未有如大宋之隆也。"
大宋强盛的商业浪潮在带来了富足、闲暇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促成了文化的高度繁荣,诗词、歌赋、杂技、戏曲、书法、建筑等艺术都在宋代高速发展。有了这样杰出的成就,以至于很多东西方的学者甚至把宋代看做是中国近代的开始。
然而军事上的弱势,始终使两宋人们生活在马上民族铁蹄的阴影之下。1279年,随着蒙古南下的脚步,南宋灭亡。中国也迎来了她作为多民族统一国家,空前发展、壮大的新时期。
目录 士大夫帝国:宋朝
宋朝的历史轨迹
初平天下
两雄之争
王朝的危机
帝国的改革
新旧党争
北宋灭亡
宋金对峙
南宋灭亡
两宋梦华
高度的政治文明
古代科技的高峰
繁荣的经济
宋朝的城市
两宋风流
汉化诸帝国:辽、西夏、金、元
中原文化的吸收者——辽
辽之兴衰
辽汉之间
夹缝中成长——西夏
三足鼎立之势
汉蕃之间
与宋对峙的金
金之兴衰
金之文教
昙花一现的元帝国
一代天骄的诞生
蒙古的军事扩张
元朝的建立
独具特色的政治制度
元朝灭亡
元朝的历史成就
农业的发展
王祯与《农书》/棉花种植与黄道婆
繁荣的商业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科技
繁荣的艺术
附录索引:
宋辽金元文明历程表
宋朝大事索引
中国宋辽时期地图
辽、西夏、金、元大事索引
中国元时期地图
……
序言 季羡林先生为本书题词曰:“普及中国史,提倡大国学。”这是一套人人可读的、全面展现中国历史和文明发展历程的全新版中国通史。本书可以当做中国大历史、中华文明史、上下五千年历史故事集,甚至中国文化史来读。全书有如一幅由远及近的画卷,连绵不断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说到历史,就要回到遥远的时间和空间。想想这个巨大的我们直观无法看到全貌的地球,在宇宙中小得像太平洋上的一粒尘埃。它的生成已有50亿年,它上面近五千年来发生的历史,形成了我们今天的现实。当我们知道我们今天面临的一切都与历史上重大的变化有关时,阅读历史就形成了一种随时会有收获的乐趣。民族的源流、文明的交流、帝国的更迭、宗教的传播、人类的命运、福祸的演变,乃至整个人类的前途,无不与历史有关。而我们要从现实看清历史,就要用全球的视野——全球史观来阐释历史。本书即以准确而生动的笔触描述了在世界背景下的中国文明的发展进程。
中国文明,卓尔不群、屹立东方,与西方文明交相辉映,本书通过两种文明的对比,让读者更深刻地了解中国历史,同时也了解了世界。
现在推出这样一部全新的中国通史,无论从现实需要上看,还是就历史发展上看,都是恰当其时。就现实需要上看,我们正处在一个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巨变时代,“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华民族正在实现复兴的大业,中国在过去的历史进程中兴盛、中衰、复兴的奥秘,古往今来,日新又新的故事,都必将启示今人的前进。读史可以让我们登高望远,回顾与前瞻,从全部的中国史可以看出它指向的光明道路,尽管仍然曲折,但能给人以宽宏的心胸和广阔的眼界,增加历史的责任感和信心。从中国历史学发展上看,近百年历史研究的学术成果,近三十年对旧文献的新发现、新认识、新的大历史观的包容和重组。
文摘 插图:


赵匡胤是得到若干统军大将的拥护上台的。但自从他完成了由大臣到皇帝的转换以后,就开始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如何重建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使唐末以来长期存在的藩镇跋扈局面不再继续;二是如何使赵宋王朝长期巩固下去,不再重蹈以前的五个短命而亡的王朝的老路。
961年,赵匡胤借宴饮之名,召集拥戴他称帝的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宴饮。席间以"君臣两无猜疑,上下相安"为由,以赏赐良田美姬为诱饵,逼迫诸将交出兵权。于是石守信、王审琦等将领都请求罢免禁军军职。赵匡胤逐渐将禁军兵权控制在皇帝手中。
后人对这次事件有不少有趣的记载。据说,在一日晚朝后,赵匡胤把石守信、高怀德等禁军高级将领留下来喝酒。当大家相谈甚欢的时候,宋太祖突然屏退侍从,叹了一口气,给他们讲了一番自己的苦衷:"我若不是靠你们出力,是到不了这个地位的。但做皇帝也太艰难了,还不如做大将快乐,自当上皇帝之后,我就没有睡过一夜安稳觉。"石守信等人急忙询问原因。赵匡胤说:"这不难知道,我这个皇帝位谁不想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