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历史 >

青白尼罗河(套装全2册)

2010-03-18 
基本信息·出版社:广东省出版社集团,花城出版社 ·页码:447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5月 ·ISBN:9787536049529 ·条形码:9787536049529 ·版本:第1版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青白尼罗河(套装全2册) 去商家看看
青白尼罗河(套装全2册) 去商家看看

 青白尼罗河(套装全2册)


基本信息·出版社:广东省出版社集团,花城出版社
·页码:447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5月
·ISBN:9787536049529
·条形码:978753604952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自然传记
·套装数量:2
·图书品牌:公元文化

内容简介 《青白尼罗河》:它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诞生于非洲的热带丛 林和埃塞俄比亚高原的群山之中。它强悍地盘踞着,时而狂放不羁,时而沉默坚忍,穿越瀑布、沼泽、峡谷和沙漠,奔腾人海。流动中,它塑造了肥沃的平原和绿 洲,催生出繁华的城市和国度,数千万黑色、白色和棕色的民族在此得以繁衍生息。跳动的脉搏。流淌的血液。燃烧的灵魂。这是一条充满生命激情的河流。
  尼罗,尼罗,长比天河。
  万物惧怕时间,时间惧怕尼罗河。文明诞生了又毁灭,神庙建立了又坍毁,金字塔矗立了又崩塌,一众法老来了又走,一干英雄人物挟滚滚黄沙奔驰而来又偃旗息鼓而去,奴隶出现了又消失……一代代生民的欢娱苦痛,纷纷入尼罗河的眼。
  这是属于尼罗河的记忆,也是人类的记忆,而人类的历史因此更加厚重夯实,波澜壮阔。
作者简介 埃米尔·路德维希,德国著名的传记作家,一生著述颇丰。他所撰写的《歌德》(1920)、《拿破化》(1924)、《青白尼罗河》(1936)等传记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展现出迷人的魅力和风采,一经问世即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
编辑推荐 《青白尼罗河》:这是一条奇妙的河流,无论何等恶劣的环境都没有阻止它喧腾的脚步,反而孕育出最富饶的土地。
  尼罗河的水,撒哈拉的沙。岸边一代代生民重复着古老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一个个文明在此繁盛然后消亡。
  人类五千年的历史在尼罗河的万里流程中浓妆淡抹,滚滚前行。
  有关这条大河的最奇妙的认知在于:如果没有尼罗河的存在,所有一切反映自然力量、生物活动、人类奋斗、农业发展以及人类历史等等一系列的景观,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绝不能如此的精彩纷呈。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自由与冒险
 走出热带丛林
 初生河流不怕险
 “尼罗河水天上来”
 月亮山脉
 快乐的乌干达人
 探秘非洲
 从高山走向平原
 植物大坝
 孤寂蔓延沼泽地
 高贵的食人族
 单腿直立的巨人
 新成员加入
 最后一块处女地
 陌生大河闯入
第二章 高原传说
 风雨造就绿色天堂
 告别源头
 女王的爱情与家国
 宗教战争实验场
 “最强大的非洲人”
 人种调色盘
 金字塔权力架
 勇气与残忍并存
 兄弟河重逢
第三章 与人类较量
 撒哈拉的沙,尼罗河的水
 雨水唤醒草原
 率性好战的民族
 混杂的黑色国度
 大象:无辜的牺牲者
 从猎“象”到猎“人”
 探险与殖民同步
 虔诚的冒险家
 尼罗河上的圣徒
 喀土穆保卫战
 铁路直抵尼罗河
 法国的尼罗河之梦
 占领苏丹守护埃及
 初露王者锋芒
 岁月磨砺的石头
 自恋的法老
 自由终结之旅
 遭遇“狡黠”大坝
 淤泥变“黄金”
 艰难的谈判
 阿斯旺的胜利
 被人类驯服
第四章 生命之河
 阳光与水
 尼罗河赠礼
 最早的埃及人
 洪水来临
 转动千年的水轮
 神奇生灵
 沙漠之子
 被囚禁的河水
 诗意地栖居
 古墓之旅
 奢侈的尼罗河
 生命欢娱
 河流成就梦想
 “神圣”表演
 追逐权力
 水能载舟,亦可覆舟
 技艺的盛宴
第五章 绿色长廊
 埃及地的异族人
 岸边生民
 第三条尼罗河
 金字塔:最后归宿
 被掣肘的三角洲
 征服者来来去去
 远去的入侵者
 异族“法老”
 马其顿人称王
 盛极一时的都城
 埃及女人和罗马男人
 “模范行省”
 披上传教士外衣
 来自东方的铁蹄
第六章 喧嚣河口
 走进开罗
 香水,女人
 涨水夜大狂欢
 奴隶大翻身
 精明的苏丹
 享乐至上的贵族
 “东方拿破仑”
 帕夏的社会主义改革
 负债累累的国王
 农民英雄阿拉比
 幕后法老
 为独立而战
 最后一座大坝
 金色埃及
 回到源头

……
文摘 走出热带丛林
   咆哮的水声,宣告着尼罗河的出现。一道响声如雷、蓝光闪耀的水流,带着生命的张力,从一个岩石小岛的礁石上分两路猛泻而下,形成了两道瀑布。飞流直下的 河水在坠落后形成了湍急的漩涡,急流漾起的泡沫在漩涡中猛烈地旋转着,继而冲向那无法预知的命运。就在一片喧嚣声中,尼罗河诞生了。
  尽管人类 围绕着尼罗河源头设想过无数计划,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胆敢染指此处,来改造或征服非洲的这个地方。不过在尼罗河的源头处已经出现了一座桥梁:沿河而 下,不远处有一座灰色的铁桥,飞驰其上的火车将维多利亚湖与印度洋、近海与大洋连接在了一起。由此而下,直至2000英里远的地方,在沙漠的边缘处,完全 改变了模样的尼罗河上才出现了另一座桥梁。这条流经众多土地和民族的河流,除了一座天然桥梁,若非借助船只.无人能够渡过;人类与野兽都曾无数次尝试过渡 河,却都命丧河中。这条流程很长、没有桥梁的河流,已成为动物种群之间一个无法逾越的巨大鸿沟。
  年轻的尼罗河并不在意是否有桥梁。在一系列欢 腾跳跃的瀑布和急流中,它驱动自己的新生力量勇往直前,在生命的愉悦中不断溅起层层白浪。它的第二大瀑布是欧文瀑布1,和第一瀑布同样宽,但高度却要高一 倍,而且愈发桀骜不驯,它的到来使急流险滩更加恣肆延伸。如果根据自然流程而不是其他方面来计算,它们应是尼罗河上当之无愧的第一和第二瀑布群。这条年轻 而不可驾驭的河流一路白浪滚滚,蜿蜒曲折地向北而行,不作丝毫停留。这时候河流两岸不再是宽阔的草地和坦荡的平原了。这是一块由于昏睡病2而导致的无人 区,河流只与森林为伴,这是造物主的杰作,与植被状况密切相关,也是经过几个世纪的侵蚀后最终形成的。
  河流两岸蔓生的藤本植物紧密缠结,仿佛 一堵活生生的墙壁,将森林与大河隔绝开来。如同我们设法向孩子隐瞒实情一样,蔓藤掩盖了隐藏林中的大型动物的斗争与灾难,任由河水终日轻松欢快地流淌。这 些活体墙背后发一生的一切,属于地球上一个生命更年轻、更稠密更繁茂的时代。在自由、旺盛的生长环境中,为生存而进行的个体斗争远不如北部贫瘠地区那样残 酷无情,不是要争个你死我活才善罢甘休。在这里生与死牢不可破地紧密相连(人类的足迹尚未触及到这些植物和动物),从根本上说,是相互依存的,尽管动物们 常常争斗不休。淡青色的天空给热带丛林带来了独特的气氛,在广袤的苍穹下,巨树新生的根与匍匐的老根密密匝匝地缠绕在一起。它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