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页码:167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8月 ·ISBN:7532618544 ·条形码:978753261854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难行能行:大行普贤菩萨 |
 |
|
 |
难行能行:大行普贤菩萨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页码:167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8月
·ISBN:7532618544
·条形码:978753261854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Pages Per Sheet
·丛书名:中国佛教四大菩萨图文本丛书
内容简介 本书从普贤菩萨的名号、身世、修证、大行思想到对菩萨的信仰及仪式以及众生应化事迹、坊间传说、文学艺术都围绕着菩萨的大行作了表述,这对于佛教信众是基本的信念,对一般人来说在认识传统文化、道德、善恶方面也会有所收益的。还配上众多彩色图片和文字相呼应。
编辑推荐 本书从普贤菩萨的名号、身世、修证、大行思想到对菩萨的信仰及仪式以及众生应化事迹、坊间传说、文学艺术都围绕着菩萨的大行作了表述,这对于佛教信众是基本的信念,对一般人来说在认识传统文化、道德、善恶方面也会有所收益的。还配上众多彩色图片和文字相呼应。
目录 第一章 大行菩萨称普贤一普贤菩萨的名号、身世、修证、地位
一、名号 3
二,身世 8
三、修证 9
四、地位 79
第二章 虚空有尽愿无穷一普贤菩萨的经典及其大行思想
……
文摘 书摘
一、名号
大行菩萨称普贤,重重愿海浩无边;
端严示坐六牙象,智慧化生七宝莲。
在中国佛教的四大菩萨中,普贤菩萨是以大行而闻名的(图1-1)。“行”
就是行为、动作,并有实践的意思;普贤菩萨实践的是以智慧上求无上佛果
,以慈悲下化无量众生的大菩萨道,所以称为大行。
普贤菩萨中的“普贤”两个字,是从梵文翻译成汉文后的名字,他的梵
文名字有两个,一个是邲输跋陀(Visvabhadra),另一个是三曼多跋陀罗(Sa
mantabhadra),汉文则相应的也有两个译名,可以翻译成普贤,也可以翻译
成遍吉,不过现在普遍通行的称呼是普贤。“普”是“普遍”的意思,是说
普贤菩萨乘坐六牙白象随缘应化、普度众生,足迹遍及法界,哪里的众生需
要他,哪里就有他的身影;“贤”是指他的地位邻极亚圣,仅次于佛的果德
。据佛经记载,普贤菩萨从遥远的过去劫中,便已深切地发起菩提心,依照
十大行愿身体力行,最终得以具备各种功德,获得了极接近于佛位的等觉菩
萨位。他的名字便是他本身所做德行的体现,并因此而命名。
普贤菩萨的名字最早在中国出现是西晋的时候,聂道真翻译的《三曼陀
跋陀罗菩萨经》,首次介绍了他的事迹。稍后,姚秦鸠摩罗什法师在长安译
出了《妙法莲华经》,因为最后一品《普贤菩萨劝发品》生动描述了普贤菩
萨在末世乘坐六牙白象誓愿守护众生的崇高形象,而使得他名闻遐迩,获得
了信众的广泛信仰,千百年以来,一直是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最有人缘的
菩萨之一。
在这里,顺便解释一下“菩萨”两个字。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简称,而菩
提萨埵是梵文BodhisattVa的音译,意译是“觉有情”、“道众生”等,“
菩提”是“觉”的意思,“萨埵”是“众生”或者“有情”的意思,众生和
有情其实意思是相同的,因为同属于“众生”的人或者其他动物,都是有情
感的(但在这里,主要是对人而说的);“菩提萨埵”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发
大心、求觉悟的人”。古代也有把菩萨翻译成开士、高士、大士、圣士、大
圣等,现在除了偶而有人仍然称观音菩萨为观音大士外,其他的一些称呼已
经不通行了。
在密教中,普贤菩萨的名字和形象远比显教来得复杂,他的名字和形象
繁多,主要有:普贤如来、金刚萨埵、金刚手秘密主、普贤延命菩萨、降三
世明王、步掷金刚等,经典的依据和作用也各不相同,因此,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