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电子与通信 >

Windows Server2008TCP/IP协议和服务参考手册

2010-03-18 
基本信息·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页码:32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3月 ·ISBN:7111256522/9787111256526 ·条形码:9787111256526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Windows Server2008TCP/IP协议和服务参考手册 去商家看看
Windows Server2008TCP/IP协议和服务参考手册 去商家看看

 Windows Server2008TCP/IP协议和服务参考手册


基本信息·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页码:32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3月
·ISBN:7111256522/9787111256526
·条形码:978711125652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Microsoft 核心技术丛书
·图书品牌:华章图书

内容简介 《Windows Server2008TCP/IP协议和服务参考手册》详细介绍TCP/IP协议栈中多个协议的概念、原理、处理过程以及Windows Server2008和WindowsVista中对于它们的支持,重点讨论11%4以及相关的传输和网络基础结构支持协议,主要是协议本身(通信过程中介质上所见)和处理过程(表层下的工作机制)。《Windows Server2008TCP/IP协议和服务参考手册》包含Microsoft对于TCP/IP实现的处理过程细节以及如何通过注册表值和Netsh.exe工具命令来修改默iy认的行为。
《Windows Server2008TCP/IP协议和服务参考手册》可供网络技术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Joseph Davies Microsoft的一位技术撰稿人。从1992年起他就一直从事于TCP/IP、网络和安全课题方面的培训和写作。他起初是作为Microsoft公司产品支持组的课件开发人员写作,之后进入Windows产品组编写网络和安全技术方面的产品帮助和资源工具箱内容。从2001年起,他开始为Windows网络技术团队编写白皮书、TechNet文章,网站以及Microsoft Press图书。他是每月在线TechNet网络专家专栏的作者(http://www.microsoft.com/technet/cOmmunily/columns/cabIeguy/defaultmspx)。
书中示例文件可以在华章网站www.hzbook.com的本书网页上下载。
编辑推荐 《Windows Server2008TCP/IP协议和服务参考手册》基于Windows Server 2008~llWindows Vista,深入、实用、严谨地讲述TTCP/IP协议和工作过程。网络专家Joseph Davies将带您穿过TCP/IP模型的各层,重点学习IPv4以及相关的传输和网络基础结构协议。您将由表及里地了解与发现TCP/IP的工作机制。
层层深入,从数据包结构到协议工作过程:
·网络接口层——了解区域网和广域网数据封装、ARP以 及PPP。
·深入到Internet层核心协议——IPv4、lCMP和IGMP, 以及IPv6的概览。
·了解TCP连接建立过程,管理数据流并-恢复丢失的数据。
·探查IP寻址(DHCP).名称解析(DNS和WINS)和 集中式验证(RADIUS)消息交换。
·验证IPSec和IVPN的网络和数据保护特性。
·学习使用命令行工具和注册表设置修改系统缺省行为。[您可以向编辑推荐《Windows Server2008TCP/IP协议和服务参考手册》的亮点,采纳后奖励5-10元优惠卷](一个工作日内处理您的建议)
Windows Server 2008 TCP/IP协议和服务参考手册
Windows Server 2008 TCP/IP Protocols and ServicesTCP/IP必备指南——针对Windows Server 2008和WindowsVista内容全面更新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第一部分 网络接口层
第1章 局域网技术
1.1 局域网封装
1.2 以太网
1.2.1 以太网Ⅱ
1.2.2 IEEE8.023
1.2.3 IEEE8.023SNAP
1.2.4 以太网MAC地址中的特殊位
1.3 令牌环
1.3.1 IEEE8.025.
1.3.2 IEEE8.025.SNAP
1.3.3 令牌环MAC地址中的特殊位
1.4 FDDI
1.4.1 FDDI帧格式
1.4.2 FDDISNAP
1.4.3 FDDIMAC地址中的特殊位
1.5 IEEE8.0211.
1.5.1 IEEE8.0211.帧格式
1.5.2 IEEE8.0211.SNAP
1.6 小结

第2章 广域网技术
2.1 广域网封装
2.2 点对点协议
2.2.1 异步链路上的PPP
2.2.2 同步链路上的PPP
2.2.3 PPP最大接收单元
2.2.4 PPP多重链路协议
2.3 帧中继
2.4 小结:

第3章 地址解析协议:
3.1 ARP概述:
3.2 ARP帧结构:
3.3 WindowsServer2008.和WindowsVista中的ARP
3.3.1 地址解析:
3.3.2 重复地址检测
3.3.3 邻居不可达检测
3.3.4 ARP注册表值
3.4 逆向ARP(IhARP)
3.5 ARP代理
3.6 小结

第4章 点对点协议
4.1 PPP连接过程
4.1.1 第l阶段:使用LcP对PPP进行配置
4.1.2 第2阶段:身份验证
4.1.3 第3阶段:回叫
4.1.4 第4阶段:使用NCP对协议进行配置
4.2 PPP连接终止
4.3 链接控制协议(LCP)
4.3.1 LCP选项
4.3.2 LCP协商过程
4.4 PPP身份验证协议
4.4.1 PAP4
4.4.2 CHAP
4.4.3 MS-CHAPv
4.4.4 EAP
4.5 回叫和回叫控制协议
4.6 网络控制协议(NCP)
4.6.1 IPCP
4.6.2 压缩控制协议(CCP)
4.6.3 加密控制协议(ECP)
4.7 NetworkMonitor示例
4.8 以太网上的PPP
4.8.1 PPPoE发现阶段
4.8.2 PPPoE会话阶段
4.9 小结

第二部分 Intemot层协议
第5章 Intemet协议
5.1 IP简介
5.1.1 IP服务
5.1.2 最大传输单元(MTU)
5.2 IP据报
5.3 IP报头
5.3.1 版本
5.3.2 Internet报头长度
5.3.3 服务类型
5.3.4 总长度
5.3.5 标识
5.3.6 标志。
5.3.7 片偏移量
5.3.8 生存时间
5.3.9 协议
5.3.10 报头校验和
5.3.11 源地址
5.3.12 目的地址
5.3.13 选项和填充
5.4 分片
5.4.1 分片字段
5.4.2 分片示例
5.4.3 重组示例
5.4.4 分片的再次分片
5.4.5 避免分片
5.4.6 分片与WindowsServer2008.和WindowsVista中的TCP/IP
5.5 IP选项
5.5.1 复制
5.5.2 选项类别
5.5.3 选项编号
5.5.4 严格和松散源路由
5.5.5 IP路由器警报
5.5.6 Intemet时间戳
5.6 小结

第6章 Intemet控制消息协议
6.1 ICMP消息结构
6.2.I CMP消息
6.2.1 ICMP回显和回显应答
6.2.2 ICMP目的不可达
6.2.3 PMTU发现
6.2.4 ICMP源端被关闭
6.2.5 ICMP重定向
6.2.6 ICMP路由器发现
6.2.7 ICMP超时
6.2.8 ICMP参数问题
6.2.9 ICMP地址掩码请求和地址掩码应答
6.3 Pingexe工具
6.4 Tracertexe工具
6.5 Pathpinexe工具
6.6 小结

第7章 Internet组管理协议
7.1 IP多播和IGMP介绍
7.1.1 IP多播概述
7.1.2 主机支持
7.1.3 路由器支持
7.1.4 启用多播的IP互联网络
7.1.5 Intemet多播骨干网
7.2 IGMP消息结构
7.2.1 IGMP版本1(GMPvl)
7.2.2 IGMP版本2(IGMPv2)
7.2.3 IGMP版本3(IGMPv3)
7.3 WindowsServer2008和WindowsVista中的IGMP
7.3.1 TCP/IP协议
7.3.2 路由和远程访问服务
7.4 小结

第8章 Intemet协议版本6.
8.1 IPv4的缺点
8.2 IPv6寻址
8.2.1 IPv6地址语法基础
8.2.2 地址类型
8.2.3 单播地址类型
8.2.4 IPv6接口标识符
8.2.5 DNS支持
8.3 IPv6核心协议
8.3.1 IPv6
8.3.2 ICMPv6
8.3.3 邻居发现
8.3.4 多播监听发现
8.4 IPv4和IPv6之间的差异
8.5 小结

第三部分 传输层协议
第9章 用户数据报协议
9.1 UDP介绍
9.2 UDP应用
9.3 UDP消息
9.4 UDP报头
9.5 UDP端口
9.6 UDP伪报头
9.7 小结

第10章 传输控制协议基础
10.1 TCP介绍
10.2 TCP段
10.3 TCP段头
10.4 TCP端口
10.5 TCP标志
10.6 TCP伪首部
10.7 TCP紧急数据
10.8 TCP选项
10.8.1 选项列表结束和无操作
10.8.2 最大段长度选项
10.8.3 TCP窗口缩放选项
10.8.4 选择性确认选项
lO.8.5 TCP时间戳选项
10.9 小结

第ll章 传输控制协议连接
11.1 TCP连接
11.2 建立TCP连接
11.2.1 第1段同步(SYN)段
11.2.2 第2段SYN-ACK段
11.2.3 第3段ACK段
11.2.4 TCP连接的结果
11.3 TCP半开连接
11.4 TCP连接的维持
11.5 TCP连接终止
11.5.1 第1段:TCP对等方1发送的FIN-ACK
11.5.2 第2段:TCP对等方2发送的ACK
11.5.3 第3段:TCP对等方2发送的FINACK
11.5.4 第4段:TCP对等方l发送的ACK
11.6 TCP连接重置
11.7 TCP连接状态
11.8 小结

第12章 传输控制协议数据流
12.1 基本的TCP数据流行为
12.2 TCP确认
12.2.1 延迟的确认
12.2.2 邻接数据的累积确认
12.2.3 非邻接数据的选择性确认
12.3 TCP滑动窗口
12.3.1 发送窗口
12.3.2 接收窗口
12.3.3 接收窗口自动调节
12.4 小段
12.4.1 Nagle算法
12.4.2 糊涂窗口综合症
12.5 发送端的流量控制
12.5.1 慢启动算法
12.5.2 拥塞避免算法
12.5.3 复合TCP
12.5.4 显式拥塞通知
12.5.5 受限传输
12.6 小结

第13章 传输控制协议重传和超时
13.1 重传超时和往返时间
13.2 重传行为
13.2.1 新连接的重传行为
13.2.2 失效网关检测
13.2.3 转发重传超时恢复
13.2.4 使用选择性确认(sACK)TCP选项
13.3 计算RTO
13.3.1 使用TCP时间戳选项
13.3.2 Kam算法
13.3.3 Kam算法和时间戳选项
13.4 快速重传和快速恢复
13.5 小结

第四部分 应用层协议和服务
第14章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14.1 DHCP消息
141.1 DHCP消息格式
14.1.2 DHCP选项
14.2 DHCP消息交换
14.2.1 获得初始租约
14.2.2 续订租约
14.2.3 改变子网
14.2.4 探测未授权的DHCP服务器
14.2.5 更新DNS条目
14.3 小结

第15章 域名系统
15.1 DNS消息
15.1.1 DNS名称查询请求和名称查询应答消息
15.1.2 DNS更新和更新应答消息
15.2 DNS消息交换
15.2.1 解析名称到地址
15.2.2 解析地址到名称
15.2.3 解析别名
15.2.4 动态更新DNS
15.2.5 在DNS服务器之间传输区域信息
15.3小结

第16章 windlowsIIlternet名称服务
16.1 NetBT名称服务消息
16.1.1 NetBIOS名称服务消息
16.1.2 表示NetBIOS名称
16.1.3 查询RR格式
16.2 WINS客户端和服务器消息交换
16.2.1 解析NetBIOS名称到II地址
16.2.2 注册NetBIOS名称
16.2.3 刷新NetBIOS名称
16.2.4 释放NetBIOS名称
16.3 小结

第17章 远程身份验证拨入用户服务
17.1 RADIUS消息
17.1.1 RADIUS消息结构
17.1.2 RADIUS属性
17.1.3 厂商特定属性
17.2 RADIUS消息交换
17.2.1 网络访问身份验证
17.2.2 网络访问计费
17.2.3 RADIUS代理转发
17.3 小结

第18章 Intemet协议安全
18.1 IPsec报头
18.1.1 身份验证报头
18.1.2 封装安全有效负载(ESP)
18.2 IPsec和安全关联
18.2.1 ISAKMPSA
8.2.2 IPsecSA
18.2.3 安全参数索引
18.2.4 创建SA
18.3 Internet密钥交换
18.4 ISAKMP消息结构
18.4.1 ISAKMP报头
18.4.2 SA有效负载
18.4.3 建议有效负载
18.4.4 转换有效负载
18.4.5 厂商ID有效负载
18.4.6 临时有效负载
18.4.7 密钥交换有效负载
18.4.8 通知有效负载
18.4.9 删除有效负载
18.4.10 标识有效负载
18.4.11 散列有效负载
18.4.12 证书请求有效负载
18.4.13 证书有效负载
18.4.14 签名有效负载
18.5 主要模式协商
18.6 快速模式协商
18.7 身份验证Internet协议
18.7.1 AuthIP信息
18.7.2 AuthIP和IKE共存
18.8 IPsecNAT遍历
18.9 小结

第19章 虚拟专用网络
19.1 PPTP
19.1.1 PPTP数据封装
19.1.2 PPTP控制连接
19.2 L2TP/IPsec
19.2.1 L2TP/IPsec数据封装
19.2.2 L2TP控制连接
19.3 SSTP
19.4 小结
附录II)寻址
词汇表
……
序言 深入学习TCP/IP,可以使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网络上的通信如何发生,各种协议表层之下的任务处理又是如何进行的。《Windows Server2008TCP/IP协议和服务参考手册》别出心裁地利用了一些实用工具。在作者的精心组织下,读者能够实际“看到”这些网络上传递的数据包如何进行封装和处理。与当今流行的Windows Serv-er 2008和Windows Vista操作系统中所用的技术相结合,这使得《Windows Server2008TCP/IP协议和服务参考手册》在实用性上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由于TCP/IP标准的独立性与平台无关性,《Windows Server2008TCP/IP协议和服务参考手册》重点针对协议及协议操作本身进行讨论,使它不仅可以作为Windows网络管理员深入学习TCP/IP协议并排除网络问题的极佳参考书,也可以作为一部极好的TCP/IP深入学习教程供高校师生使用。
另外,书中大量使用Network Monitor捕获英文示例,对这些示例的理解与书中所提供的数据包结构示意图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翻译时,我们并没有像其他图书那样将图中内容一一翻译,而是尽量保持原貌。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在涉及字段及关键术语说明时中英并陈,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让读者更容易理解书中的示例,并在其指导下进行实践。
参与《Windows Server2008TCP/IP协议和服务参考手册》翻译的还有侯彦娥、陈倩、陈霞、张啸风、童广林、李媛、霍俊伟、李俊等。他们的配合与支持,让《Windows Server2008TCP/IP协议和服务参考手册》的翻译工作得以顺利完成,在此向他们表示感谢。
感谢我的家人,在《Windows Server2008TCP/IP协议和服务参考手册》的翻译中占去了太多与他们在一起的时间,正是他们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与支持,让我能够全身心地投人到工作中。

虽然已经尽最大努力保证《Windows Server2008TCP/IP协议和服务参考手册》在翻译中的精确性,但难免还会有疏漏之处。如果读者朋友发现任何错误,请通过我的博客与我联系,我会将最新的勘误发布到上面,我的博客地址是:http://blog.sina.Com.cn/mengmengbug。
文摘 插图:


当节点A开始传输时,信号必须传送到整个网络长度范围。最坏的冲突情况就是在节点A的帧信号就要到达前,节点B开始传输。节点A和节点B的帧的冲突信号必须返回到节点A,告诉节点A检测到冲突发生。
将信号从网络一端传送到另外一端所需的时间称为传播延迟(propagatiion delay)。在最糟糕的冲突场景中,节点A检测到帧冲突的时间是传播延迟时间的两倍。节点A的帧必须穿过完整路径到达节点B,然后冲突信号必须再穿过整个路径从节点B传回节点A,这个时间称为碰撞槽时间(slot time)。对于一个冲突帧以太网节点必须在碰撞槽时间内传输完成,这就是最小以太网帧大小的由来。
对于最大范围的以太网网络,传播延迟时间是28.8us,所以碰撞槽时间就是57.6us。要通过10Mbps的比特率传输57.6us,以太网节点必须传输576个位。因此,整个以太网帧包括前导码字段,最小为576位,也就是72字节。除去前导码(8字节)、源地址(6字节)、目的地址(6字节)、以太网类型(2字节)和FCS(4字节),于是以太网的最小有效负载就是46字节。
为了保证最小以太网帧大小,少于46字节的上层协议数据单元填充到46字节。填充部分不是IP数据报或ARP消息的一部分,也不会包含在IP数据报或ARP消息中的任何长度指示字段中。例如,IP报头的总长度(Total Length)字段就不包括填充部分,它只表示IP数据报的大小,并可用于丢弃填充字节。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