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页码:23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563517618/9787563517619 ·条形码:9787563517619 ·版本:第1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大崩溃 |
 |
|
 |
大崩溃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页码:23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563517618/9787563517619
·条形码:978756351761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财富魔戒大系列
·交替书名:正在降临的危机与金融风暴史
·外文书名:The Great Crash
·图书品牌:北京宝利嘉
内容简介 《大崩溃》讲述了市场经济自诞生以来,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就始终与之如影随形。每一次的经济危机,都是弱肉强食的战场,危机过后,强者更强、弱者更弱,无论对国家、企业还是个人都是如此。1929至1932年的经济危机最终将人类拖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并确立了美国在西方国家的领袖地位;70年代的石油危机沉重打击了美国,在节能技术方面走在前列的日本则借此机会迅速崛起,并对美国构成威胁。而1989年的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则标志着这种威胁的结束;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终结了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奇迹,彻底丧失了与“中国制造”竞争的能力,扛住了风暴袭击的中国迅速成长为世界工厂……今天,世界经济正面临着一场二战后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一场经济大风暴即将袭来,无数的财富将注定化为乌有,那些在经济繁荣中头脑发热的企业和个人将为自己的错误付出沉重的代价,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也必将面临重新洗牌。也许,等今天的这场暴风雨过去之后,我们再来重新审视这个世界,会发现它已经和过去完全不同了……
编辑推荐 《大崩溃》编辑推荐:“这是近百年来最深刻的一场危机”。
——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
英国、法国、荷兰、德国、美国……
一轮又一轮经济危机来袭
一个个叱咤一时的经济霸主黯然走下神坛
世界金融格局随之经历一场又一场大洗牌
萧条、复苏、繁荣、崩溃……经济周而复始
这一次,推动大崩溃的多米诺骨牌最终将倒向何方?
揭示经济危机的真相,解读新一轮金融风暴的来龙去脉
人类无法摆脱的周期性噩梦再次来袭
我们即将步入下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
谁是危机风暴的元凶?谁是洗劫财富的杀手?
资本洗牌的狂潮已经掀起,国家与个人的命运面临抉择
历史能告诉我们什么,未来将昭示我们什么?
目录 前言 梦醒时分
引子 油价飙升至百元美元大关
第一章 大崩溃:“货币战争”的真相
金融战争与“阴谋论”
利弗莫尔:替罪羊之死
“阴谋论”真相:金融市场的无形之手
第二章 第一滴血:荷兰郁金香投机狂潮
都是美丽惹的祸
疯狂三部曲:从消费热潮到投机狂潮
郁金香泡沫的崩溃
第三章 燃烧的20年代:空头不死,涨势不止
预演:1926年佛罗里达土地投机潮
“情况已经完全失控。”
空头不死,涨势不止
第四章 大崩溃:不仅仅是股市
恐慌性崩盘:黑色星期四
新手死在山顶上,高手死在山腰上
殃及欧洲:德国的崩溃
第五章 谁是大崩溃的罪魁祸首?
经济衰退中的美联储
干预主义的开端:胡佛政府的应对政策
干预主义为什么失败?
第六章 谁能战胜大萧条?
罗斯福新政
谁能拯救经济崩溃?
终结者:凯恩斯、罗斯福,还是希特勒?
凯恩斯主义的幻觉
第七章 增长极限:能源危机与经济崩溃
危机爆发:中东石油问题的来龙去脉
欧佩克的诞生与壮大
石油危机以及对西方的打击
过度管制与里根政府的“反滞涨”
能源危机与末日预言
第八章 日本的崩溃
预演:有惊无险的黑色星期一
广场协议:日本输掉了货币战争
风生水起,大潮汹涌
乐极生悲,泡沫破灭
究竟是谁在忽悠日本?
第九章 小岛大浪:危险的过山车
美好的时光能持续多久?
起落无常,暴涨暴跌
台湾股市泡沫起落的原因
没有永远牛市的股市和楼市
第十章 震惊世界的东南亚金融危机
谁是有很多钱的白痴?
东南亚金融战的演戏:英镑攻击战
东南亚金融危机风暴
第十一章 21世纪初的新经济泡沫
命运的轮回:新经济的发祥
IT产业——新经济的宠儿
泡沫形成:风险资本惹的祸?
因特网吹出来的新泡泡
新经济泡沫破裂
第十二章 最后的大泡泡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
新世纪金融公司的前生今世
次贷危机转移至资本市场
次贷危机:从金融市场到信贷市场
从金融市场传导至实体经济
梦醒时分:永不消失的危机
尾声:新的大崩溃正在来到
……
序言 前言:梦醒时分
2008年9月15日,这是自2001年“9?11”恐怖袭击以来纽约华尔街人度过的最黑暗的一天。
这一天,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狂泻504.8点,收于一万一千点下方,较上一交易日下跌百分之四点四二。标准普尔五百指数下挫百分之四点七一,收于一千一百九十二点七。二者均创下了近七年来单日最大跌幅。纳斯达克指数则达到近半年来的新低,单日下跌八十一点三六,收于二千一百七十九点九一。
这一天,华尔街两大金融巨头轰然倒下。背负六百多亿美元债务的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十五日凌晨发表声明,宣布将向法院递交破产保护申请。而在十四日晚间,同样负债累累的全球最大券商美林公司已宣布将以五百亿美元的价格“卖身”美国银行。这样,加上几个月之前倒下的贝尔斯登,号称“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的金融巨头已经倒下了三家,仅高盛和摩根斯坦利幸存。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惊呼:“这是一次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 雷曼拥有的债务已超过6130亿美元,成为美国开国以来规模最大的破产申请案例;雷曼兄弟诞生已有158年,连1929年那样的世界经济危机也没能击垮它,但是,今天,它终于倒下了。
这一天,美国总统布什和财长保尔森罕见地接连面对新闻界,一再承诺民众存款无忧,美国经济仍有实力度过这道坎。布什和保尔森的讲话并没有对股市产生任何积极影响,三大股指在收盘前放量下泻,市场信心几近崩溃。
恐慌的气氛袭击全球,9月16日,中国股市在从6000点坠落下来之后,再次一举跌破2000点心理关口,银行股几乎全线跌停,这是从6000点到2000所从未发生过的。世界各国主要股市,也纷纷以大幅下跌告收。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人类还从未面临过如此严重的金融危机。一场风暴即将袭来,无数的财富将注定化为须有,那些在经济繁荣中头脑发热的企业和个人将为自己的错误复出沉重的代价,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将会重新洗牌。人类必须从持续繁荣的美梦中醒来,重新面对这个残酷的世界了。1929-1932年的经济危机最终将人类带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中心的时代结束,美苏分割的新格局形成。也许到暴风雨过去之后,我们再来重新审视这个世界,将会发现它已经和过去完全不同了……
引子
理查德?阿伦斯,一个从事纽约原油期货交易多年的交易员。就他的职业来说,是足以令普通人羡慕的――他只需要每天读一些财经数据和分析文章,然后坐在电脑面前拿着别人的钱去买卖原油期货――然后就可以获得丰厚的收入。这笔收入,足够他在一个环境优雅交通便利的地方拥有高档别墅和豪华汽车,还可以在休假的时候带着家人到世界上的任何地方享受生活。
当然,也仅此而已,和那些华尔街上的风云人物相比,他对这个世界的影响实在有限。没有记者会关心他的言论和行为,他的名字也绝不会出现在报纸或网站上比较显眼的位置,即使是原油期货价格的涨跌,他也很难对它施加什么影响。总之,一个收入丰厚的普通人而已,如果一切顺利,他将一直这样默默无闻的工作,直到退休,直到生命的尽头。
然而,在2008年1月3号这天上午,他决定改变这一切,从默默无闻的人群中走出来,进入世界历史的行列,让全世界都知道理查德?阿伦斯这个名字。为此,他打算支付大约几百美元的代价。
让自己的名字传遍世界大概是很多人的愿望,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注定没有能力也没有机会去实现。但在2008年1月3号这一天,命运给了阿伦斯一个机会:
随着过去十年世界经济的持续繁荣,特别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人类消耗能源的速度越来越快,对石油的胃口也越来越大。石油价格也从1998年的每桶10美元彪升到了2007年底的每桶99美元以上,离100美元的超级关口只有一步之遥。所有人都在讨论三位数美元一桶石油的时代什么时候到来。因为这标志这以石油为基础能源的现代文明可能会发生某种转折。而那些在幕后操纵石油价格涨跌的华尔街巨头们――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巴克莱资本、美国银行……似乎对此信心不足,每次都在最后的关头放弃进攻,尽量拖延这一时刻的到来。
美东时间2008年1月3日,由于非洲主要产油国尼日利亚国内武装分子袭击该国主要产油区以及美国原油库存可能进一步下滑等因素影响,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2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开盘后一路飚升。接近中午12时,价格突破2007年11月每桶99.29美元的盘中最高纪录,10分钟后甚至达到每桶99.53美元。所有人都摒住了呼吸,等待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但进攻再次停止,没有人再提高报价。几秒钟以后,空头将发起反击,用大量的卖单将价格打压到99美元以下,甚至更低。
理查德?阿伦斯死死的盯着报价系统。他早已经做好了准备,当他看到市场在99.53美元停步不前的时候,迅速挂出了以100美元一桶的价格买入1000桶石油的买单!
于是,一瞬间,在电子盘交易中出现戏剧性变化:油价瞬间从99.53美元直接跃升至100美元,不到一秒钟,价格又跌回99.40美元――理查德?阿伦斯已经已这个价格卖出了他刚刚买入的1000桶石油,他在这笔交易中大约亏损了600美元。
虽然石油价格只在100美元每桶的巅峰上站了不到一秒钟的时间,但这已经足够了――现代化的通讯网络,再加上喜欢靠危言耸听来吸引眼球的媒体,足以把它放大成一场灾难。这个信息通过手机、电话、短信、网络……立即被传遍了全球,所有财经媒体的记者和编辑都被调动起来,把它当成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加以渲染和传播。“石油价格突破100美元!”的惊呼占据了各种媒体的头版头条。美国股市应声下跌,第二天道琼斯指数即大跌256点,突破13000点大关。同日,德国DAX指数下跌99点,英国伦敦暴跌130点……
理查德?阿伦斯的愿望实现了,他用了600美元将世界带入一个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廉价的能源将成为历史,人类要么成功寻找到新的石油替代品,要么面临现代文明的崩溃!而他600美元左右的亏损,则给全球资本市场带来了超过一亿倍的损失。他在一夜之间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用一位华尔街知名人士的话来说:“(当石油价格冲上100美元之后),各大媒体最想寻找的人有两个,一个是恐怖大亨本?拉登,另一个就是理查德?阿伦斯。而在短期来看,寻找理查德?阿伦斯的愿望更加强烈。”
说到底,理查德?阿伦斯也并不是什么恶魔,他只是在一辆已经刹车失灵的汽车即将冲出公路的时候给它加了一把油而已。但有一点恐怕是理查德?阿伦斯本人也没有想到的:
这个时候的世界不仅面临着能源短缺,还面临着粮食短缺,而且世界经济又正好处在美国次贷危机总爆发的前夜和亚洲地区股市泡沫崩溃的边缘。在这个时候加一把油,无异于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辆汽车可能不仅是要冲出公路,还有可能会冲向悬崖……
文摘 第一章 大崩溃:“货币战争”的真相
金融战争与“阴谋论”
美国次贷危机、能源价格暴涨、粮食短缺再加上亚洲地区新一轮的股市泡沫的终结,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极有可能引发新一轮的经济大崩溃。当然,它也可能最后被证明只是有惊无险。但无论怎样,这种可怕的前景预期已经足以让很多人感到恐慌。
一想到“崩溃”,人们似乎只会把它和经济停滞、大规模失业、生活水平下降、无数人的财富被洗劫一空等黯淡的前景联系起来。一个国家如果出现经济崩溃或者股市崩盘,那么它的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无疑将会遭到很大的打击。但很少有人会想到,一个经济崩溃的国家,完全可能利用自己的崩溃去洗劫其他国家的财富。这其间的奥妙,就在于一个国家金融市场的效率的高低。
约翰?戈登在他那本不朽的著作《伟大的博弈》中这样评价美国历史上的几次大崩溃:
“尽管资本主义经济周期中的衰退令人痛苦,但它自有益处。其中之一,就是那些等不及看到美国经济复苏的欧洲投资者开始大量抛售手中持有的美国证券。”
“1873年到1879年(的经济崩溃中),欧洲人手中的美国证券资产总值下降了6亿美元,单单铁路证券一项就减少了2.51亿美元。这虽然进一步加剧了华尔街证券市场价格的下跌,但实际上增加了美国人的财富。当欧洲人出资修建美国铁路时,美国建成自己的交通大动脉,而欧洲人持有这些铁路的证券,他们本来可以获得这些证券的利息和其他收益。但在这些利息和收益兑现之前,欧洲人就在华尔街上把这些证券卖掉了,而美国人以比原来低得多的价格把这些证券有买到了手,结果,美国人既修成了铁路,又拥有了这些证券。”
“可是当美国经济巨大的发动机重新运转起来的时候,欧洲投资者又会回来重新购买美国证券。”
就这样,通过一轮又一轮自导自演的经济危机,美国人高价卖出他们的财产,然后又以极低的价格买回来。1929的那次历史上最著名的经济崩溃是最先从美国开始的,但最后却引发了欧洲各国的自相惨杀――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这场战争中,欧洲被彻底摧毁,丧失了近代以来世界经济中心的地位,美国人却大发战争横财,一举成为全球头号强国,至今依然。
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经过数十年的高速成长,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号经济强国。过度自信的日本人以市场最高价购买了诸如洛克菲勒中心这样的美国标志性地产,以致美国人惊呼“日本人正在买下整个美国”。但在随后到来的经济崩溃中,日本人又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