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页码:200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6月 ·ISBN:7811232871/9787811232875 ·条形码:9787811232875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投资学 |
 |
|
 |
投资学 |
 |

基本信息·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页码:200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6月
·ISBN:7811232871/9787811232875
·条形码:978781123287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投资学》首先介绍了证券市场的相关基本知识及证券的收益与风险度量方法,接着重点论述了国内外学者及作者在有关证券组合分析理论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然后介绍了证券定价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和套利定价理论(APT),最后介绍了证券投资业绩评价方法及一安全分析。
《投资学》主要供高等院校经济类、管理类本科生、研究生和MBA教学之用,也可以作为从事证券和投资研究人员、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人员、证券从业人员及个人投资者的参考读物。
编辑推荐 《投资学》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1章 证券与证券市场
1.1 证券
1.1.1 债券
1.1.2 股票
1.1.3 基金
1.2 衍生证券
1.2.1 远期合约
1.2.2 期货合约
1.2.3 期权
1.2.4 互换
1.2.5 认股权证
1.3 证券市场
1.3.1 证券一级市场
1.3.2 证券二级市场
1.4 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过程
1.5 证券的买卖
1.5.1 保证金购买
1.5.2 卖空
1.5.3 加总
1.6 证券投资过程
1.7 小结
思考题
第2章 证券的收益及其度量
2.1 业绩表现
2.2 单期收益率
2.3 多期收益率
2.4 对数收益率
2.5 预期收益率
2.5.1 预期收益率的定义
2.5.2 移动平均模型
2.5.3 指数平滑模型
2.5.4 自适应过滤模型
2.6 小结
思考题
第3章 证券的风险及其度量
3.1 风险的来源与种类
3.2 单个证券的风险度量
3.3 证券组合效应
3.4 证券组合的收益与预期收益
3.5 协方差与相关系数
3.6 证券组合的风险
3.7 小结
思考题
第4章 证券组合分析
4.1 结合线
4.2 寻求证券组合的最小方差集合
4.2.1 全局风险最小的证券组合
4.2.2 最小方差集合
4.2.3 最小方差集合曲线
4.2.4 限制卖空的最小方差集合
4.3 寻求证券组合的有效集
4.3.1 证券组合的临界线
4.3.2 限制卖空时证券组合的l临界线
4.4 小结
思考题
第5章 无风险借贷
5.1 无风险资产的定义
5.2 无风险资产的贷出
5.3 无风险资产的借入
5.4 允许同时进行的无风险资产借贷
5.4.1 用Lagrange乘子法求解无风险借贷下证券组合的优化模型
5.4.2 用几何方法求解无风险借贷下证券组合的优化模型
5.5 不同借贷利率下的证券组合
5.6 小结
思考题
第6章 证券组合的效用最大化
6.1 无差异曲线(IDC)
6.2 效用最大化的风险证券组合
6.3 无风险借贷下证券组合的效用最大化
6.4 不同借贷利率下证券组合的效用最大化
6.5 小结
思考题
第7章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7.1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假设
7.2 资本市场线
7.3 证券市场线
7.4 风险分解
7.5 小结
思考题
第8章 套利定价理论
8.1 单因素模型
8.2 多因素模型
8.3 套利定价理论的假设
8.4 套利与套利组合
8.5 单因素套利定价理论
8.6 多因素套利定价理论
8.7 小结
思考题
第9章 证券组合投资业绩评价
9.1 证券投资业绩评价的意义
9.2 证券投资业绩评价中的数量统计方法
9.2.1 统计量
9.2.2 统计检验
9.3 证券投资业绩评价模型
9.3.1 基于风险调整的单因素业绩评价模型
9.3.2 单因素业绩评价模型的修正
9.3.3 基于套利定价理论的多因素业绩评价模型
9.4 基于单因素模型业绩评价方法的案例分析
9.5 经典Jensen指数绩效评价方法的实证分析
9.5.1 样本基金收益率的正态分布检验
9.5.2 单因素Jensen指数绩效衡量的结果及分析
9.5.3 三因素Jensen指数绩效衡量的结果
9.5.4 两种Jensen指数绩效衡量方法的比较分析
9.6 小结
思考题
第10章 投资学新进展——时变风险模型
10.1 单个证券的时变风险
10.2 证券组合的风险
10.3 小结
参考文献
……
序言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风险无处不在。无论是企业的生产经营,还是家庭的投资理财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因此,如何管理风险以达到规避风险成为投资者、企业和政府都关心的问题。要研究和处理这个问题,就必须掌握一些必要的投资学原理。
在金融投资领域,由于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心理感受后进行主体价值判断的概念,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风险度量一直停留在非定量的主观判断阶段。1952年MarkOWitz在“Portfolio Selection”一文中创立了证券组合理论,首次提出了证券风险的度量方法,即“均值一方差”法则,开创了度量投资风险的先河。自此开始,投资者可以进行风险的计算,这大大促进了证券市场的发展和投资者投资管理水平的提高。
一般认为,投资管理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投机阶段、职业化阶段和科学化阶段。在投机阶段,投资者不能进行风险的计算,也没有成熟的投资理论可循,投资所依赖的是直觉、经验和一些传统的投资理论,例如由道琼斯公司的创始人查尔斯·道和爱德华·琼斯提出的“道琼斯股价理论”和1936年由凯恩斯提出的“空中楼阁理论”。这些理论既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又缺乏充分的实践验证,不足以对投资管理产生重要的指导意义。
文摘 插图:

第1章证券与证券市场
证券投资,顾名思义,就是购买证券,并期望在未来时期能获得收益的一种投资行为。证券投资活动涉及对各种可交易的证券进行分析,确定具体的证券投资对象和投资时机,并根据自身的财务状况确定投资规模。除此之外,证券投资活动还涉及在什么地方和如何进行交易。这些工作要求投资者对证券与证券市场有一定的了解与认识。在深入讨论证券与证券市场之前,我们先对“投资”这个概念进行诠释。
从广义上讲,投资是指为未来收入货币而付出当前的货币。因此其具有两点特征:时间和风险。投入是当前发生的,是确定的,收入是以后才有的,而且在数量上是不确定的,还可能会导致损失,所以投资是有风险的。
人们经常对投资和储蓄进行区分,因为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是减少目前的消费。但它们的目的不同:储蓄是为了计划未来的消费,比如准备在五年后购买一套住宅或是为十年后女儿读大学积攒学费,等等;而投资则是为了增加未来的收人。
人们还常常对投资与投机和赌博进行比较。投机行为是通过冒相当大的风险来获取相应的收益。投资目的是为了获得资本收益,而投机则是为了博取价差,但二者很难区分。赌博是为一个不确定的结果下注。赌博者去冒风险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取相应的收益”,而是为了享受冒险的乐趣。
一个社会的物质财富最终取决于该社会的生产能力。这种生产能力是社会中的实物资产的函数,包括土地、建筑物、知识、机械设备和技术工人等。实物资产是用于生产产品和劳务的资产,而金融资产是收入或财富在投资者之间的配置凭证,它并不是社会财富的代表。实物资产是创造收入的资产;金融资产则对实物资产创造的收入有要求权。针对这两种类型的资产,我们可以将投资分为实物投资和证券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