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
基本信息·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页码:268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6月 ·ISBN:7533921615/9787533921613 ·条形码:9787533921613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昆虫记 |
 |
|
 |
昆虫记 |
 |

基本信息·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页码:268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6月
·ISBN:7533921615/9787533921613
·条形码:978753392161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读者对象:青少年
·丛书名: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内容简介 《昆虫记》堪称鸿篇巨制,既可视为一部昆虫学的科普书籍,又可称之为描写昆虫的文学巨著,因而法布尔既被人称为大博物学家,又被人称为大文学家。为此,在他晚年,也就是一九一。年时,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作品于一八七九到一九。七年间陆续发表,最后一版发表于一九一九到一九二五年间,后来便一再地以选本的形式出版发行,取名为《昆虫的习性》、《昆虫的生活》、《昆虫的漫步》,受读者欢迎的程度可见一斑。译者的这个译本译自前两种选本。选本虽无全集十卷本那么广泛全面,但萃取了其精华。译者劝大家不妨拨冗一读这本老少咸宜的书,你定会从中感觉出其美妙、朴实、有趣来的。它既可以让你增加许多有关昆虫方面的知识,又可以让你从中了解到作者那种似散文诗般的语言的美好。与此同时,你也会从字里行间看到作者的那份韧劲儿,那份孜孜不倦,那份求实精神,那份不把事情弄个水落石出、明明白白绝不罢休的博物学家感人至深的精神。
编辑推荐 《昆虫记》: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目录 译序
昆虫的习性
蝉和蚂蚁的寓言
蝉出地洞
螳螂捕食
灰蝗虫
绿蚱蜢
大孔雀蝶
小阔条纹蝶
象态橡栗象
豌豆象
金步甲的婚俗
松树鳃角金龟
意大利蟋蟀
田野地头的蟋蟀
昆虫的生活
圣甲虫
圣甲虫的梨形粪球
西班牙蜣螂
南美潘帕斯草原的食粪虫
粪金龟和公共卫生
隧蜂
隧蜂门卫
老象虫
朗格多克蝎的家庭
朗格多克蝎
……
序言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法国,一位昆虫学家的一部令人耳目一新的书出版了。全书共十卷,长达二三百万字。该书随即成为一本畅销书,其书名按照法文直译为《昆虫学回忆录》,但一般简单、通俗地称之为《昆虫记》。该书出版后,好评如潮。法国著名戏剧家埃德蒙·罗斯丹称赞该书作者时称:“这个大学者像哲学家一般地去思考,像艺术家一般地去观察,像诗人一般地去感受和表达。”罗曼·罗兰称赞道:“他观察之热情耐心,细致入微,令我钦佩,他的书堪称艺术杰作。我几年前就读过他的书,非常地喜欢。”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夸奖说,他是“无与伦比的观察家”。中国的周作人也说:“见到这位‘科学诗人’的著作,不禁引起旧事,羡慕有这样好的书看的别国少年,也希望中国有人来做这翻译编纂的事业。”鲁迅先生早在“五四”以前就已经提到过《昆虫记》这本书,想必他看的是日文版。当时法国和国际学术界称赞该书作者为“动物心理学的创始人”。总之,这是一本根据对昆虫的习性、生活的详尽、真实的观察而写成的不可多得的书。书中所记述的昆虫的习性、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真实可信,而且作者描述时文笔精练清晰。因而,该书被称为“昆虫的史诗”,作者也被赞誉为“昆虫的维吉尔”。
文摘 昆虫的习性
蝉和蚂蚁的寓言
声誉尤其是随着故事传说促成的,而童话则更胜故事一筹,无论是有关人类的还是有关动物的。特别是昆虫,无论它是以哪种方式吸引我们,那都是因为有着许许多多有关它的传说,而这种传说的真实与否则是无关紧要的。
譬如,有谁不知道蝉的?起码也闻听其名吧。在昆虫学领域中,还能找到如它那样名声很大的昆虫吗?它那钟情于歌唱而不顾未来如何的声名,早在我们训练记忆之初便已被当做素材了。人们用易学好懂的短小诗句告诉我们,当寒风四起、严冬来临时,一无所有的蝉便跑到其邻里蚂蚁那儿喊饿求食去了。乞食者不受欢迎,遭到不堪忍受的讽刺挖苦,这反而让它名声大振。蚂蚁说了如下的两甸虽简短却粗俗无情的话语:
您先前唱了又唱!我听着舒服,好呀,您现在就跳吧。
这两句话给蝉带来的声誉远胜于它的精湛的演唱威名。这深深地印入孩子们的心灵深处,永不磨灭。
蝉生活在油橄榄生长的地区,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其歌唱本领,但它在蚂蚁面前落泊沮丧的样儿,无论大人还是孩子全都知晓。名声即源于此!一个如同自然史一样,其道德受到践踏的极具争议的故事,一个其全部好处就在于又短又小的奶奶说的故事,就是一种声誉的基础,而这种声誉将会像《小拇指》中的靴子和《小红风帽》中的烙饼一样牢牢地支配着岁月留下的残存记忆。
儿童是极为优秀的记忆器。习惯、传统一旦存入其记忆库,就无法抹去。蝉的大名应归功于儿童,是他们在最初学着背诵时,磕磕巴巴地说出了蝉的不幸遭遇。构成寓言基本内容的那些荒谬浅薄的东西因他们而将保存下去:严寒来临时,蝉将永远挨饿受冻,尽管冬天已不再有蝉了;蝉将永远乞讨几颗麦粒,尽管它那娇嫩的吸管根本就吸不进这种食物;蝉还将讨要苍蝇和蚯蚓,尽管它从来不吃它们。
这些荒唐的错误,责任究竟在谁呢?在拉-封丹,他的大部分寓言因观察之细微,颇让我们着迷,但有关蝉的描述却是考虑欠佳的。他的寓言里最早的那些主角,如狐狸、狼、猫、山羊、乌鸦、老鼠、黄鼠狼以及其他许许多多动物,他非常熟悉,所以他在跟我们讲述它们的事情和动作时,惟妙惟肖,入木三分。它们是一些高地的动物,是他的邻居,是他的常客。它们公开的和私下的生活都是他天天所见的,但是,在兔子雅诺欢蹦乱跳的地方,蝉是见不到的。拉?封丹从来没有听见过它歌唱,从来没有看见过它。他以为,这个著名的歌唱家肯定是一种蚱蜢。
格兰维尔的画笔尽管与拉?封丹寓言配合得相得益彰,但也犯了同样的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