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地理 >

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概况

2010-03-18 
基本信息·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页码:45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9787105086429 ·条形码:978710508642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概况 去商家看看
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概况 去商家看看

 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概况


基本信息·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页码:45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9787105086429
·条形码:978710508642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

内容简介 《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概况》内容为:《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是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辑委员会主持编辑的《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一,是在各有关地区党委和政府领导下,由各自治地方分别编写的。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对伟大祖国的缔造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和国家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的建立,实现了各少数民族在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上的民主权利,体现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30多年来,各民族自治地方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政治、经济、文化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编辑推荐 《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概况》为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之一。
目录
第一章 自然概貌
第一节 地形与气候
一、地形
二、气候
第二节 物产资源
一、土地资源
二、矿产资源
三、能源资源
四、动植物资源
第三节 民族与宗教
一、民族
二、宗教信仰
第四节 县市及主要城镇
一、自治州首府——延吉市
二、珲春市
三、敦化市
四、和龙市
五、龙井市
六、图们市
七、安图县
八、汪清县

第二章 历史沿革
第一节 历代行政区划设置
一、隋唐时期
二、辽金元时期
三、明朝时期
四、清朝时期
五、民国时期
六、日伪时期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行政机构
第三节 延边地区的开发和反帝反封建斗争
一、延边地区的开发
二、清末民国时期的反封建斗争
三、沙俄的入侵和抗俄斗争
四、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反日斗争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一、奉系军阀的腐朽统治
二、马列主义的传播和早期工农运动
三、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四、日伪的黑暗统治
五、延边人民的抗日斗争

第三章 深刻的社会变革
第一节 人民政权的建立
一、民主政权的建立
二、新政权的建立
三、民主大同盟
四、剿灭土匪
五、反奸清算斗争
第二节 土地改革和支援解放战争
一、土地改革
二、支援解放战争
第三节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第四节 对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农业合作化
二、手工业合作化
三、私营工商业的改造
第五节 改革开放

第四章 民族区域自治
第一节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诞生
第二节 党和国家的关怀
第三节 自治机关的建设
第四节 法制建设
第五节 民族关系
第六节 人民生活

第五章 农业
第一节 农业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二、生产条件
三、种子业
四、农业产业化
五、农村劳务经济
六、特产业
七、农场
八、农民生活
第二节 林业
一、森林资源
二、林业机构
三、森林采伐
四、森林培育
五、森林防火
六、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第三节 畜牧业
第四节 渔业
一、渔业资源
二、渔业生产
三、渔业基础设施建设
四、渔政管理

第六章 工业
第七章 财政金融
第八章 交通通信
第九章 对外开放
第十章 旅游
第十一章 社会事业
第十二章 城乡建设
第十三章 环境保护
后记
修订后记
……
序言 《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是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辑委员会主持编辑的《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一,是在各有关地区党委和政府领导下,由各自治地方分别编写的。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对伟大祖国的缔造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和国家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的建立,实现了各少数民族在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上的民主权利,体现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30多年来,各民族自治地方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政治、经济、文化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为了介绍各民族自治地方的基本情况,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促进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四化建设,特编辑出版《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主要内容包括:各自治地方的行政区划、自然资源、民族分布、历史发展、政权建设、社会变革、经济文化以及名胜古迹、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本《丛书》的出版,对于各民族之间的互相了解,互相学习,进一步增强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文摘 第一章自然概貌
第二节物产资源
延边地处富饶美丽的长白山区,长白山山脉贯穿全境,地势自西南、西北、东北三面向东倾斜,珲春一带最低。州内地形复杂,山地多,平地少,相对高差大。气候、土壤、植被呈明显的垂直分布。地貌呈山地、丘陵、平原3个梯度。全州土地总面积为42700平方千米,按地形分,山地、高原、谷地、丘陵、河谷平原分别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54.8%、6.4%、13.2%、13.3%、12.3%。山岭多分布在周边地带,丘陵则分布在山地边沿,是区内旱田粮食作物和黄烟、水果等经济作物的主产区。盆地主要分布在江河两岸和山岭之间。河谷平原是延边地区主要的耕作区,这些盆地土质肥沃,便于灌溉,宜种水田,是农业发达、经济繁荣、人口集中、交通方便、城镇密集的区域。
延边地区土地类型可划分为两级。第一级称土地类,共划分为13个土地类,第二级称为土地型,共划分为98个土地型。延边地区为山区,成土母质繁多,由于受到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的长期影响和作用,土壤类型多,且有规律的分布。延边地区土壤按四级分类,有火山灰土、黑土、草甸土、水稻土、石灰岩土等。具体划分为沼泽地、低位平地、高位平地、阶地、低台地、高台地、沟谷地、低丘地、高丘地、低山、中山、熔岩高原、高山类型。
后记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概况》(以下简称《概况》)一书是《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之一,是在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委会统一规划,要求下编写的。
这本书着重介绍延边朝鲜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三十多年来的发展变化、朝鲜族历史、风俗习惯、自治州的自然地理、名胜古迹等。在编写时,除强调书的思想性外,还注意了知识性、趣味性、资料性,力求图文并茂,生动有趣。
60年代初,刘克礼等同志曾编写出《概况》初稿。但现在编写出版的《概况》不是原《概况》初稿的修订,而是从结构、内容到体例都重新设计和编写。
《概况》编写工作是在吉林省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委会的指导下,在州委、州人民政府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延边历史研究所承担了编写任务。参加编写的有:韩俊光、金尚宪、沈克秋、权立、车成琶五名同志。韩俊光、金尚宪同志做全书的通编和修订。本书照片由南龙海同志搜集、摄制。在编写过程中,省民委和省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委会的金兴烈、沈瑶华、王永江同志和州《概况》编写领导小组组长金承玉,副组长金东基同志作了具体指导。在审定过程中,东北师大常城,吉林大学陈瑞云,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张璇如等同志,对本书的修改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