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生活 > 旅游 >

中国文明记

2010-03-18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华书局 ·页码:247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 ·ISBN:9787101062557 ·条形码:978710106255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中国文明记 去商家看看
中国文明记 去商家看看

 中国文明记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华书局
·页码:247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
·ISBN:9787101062557
·条形码:978710106255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近代日本人中国游记

内容简介 《中国文明记》一书是日本学者宇野哲人在游历了华北、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之后写下的数量庞大的游记。这些游记是他每夜剪烛,梳理成文,将之寄与故国乡里父母妻子的书翰。以时间为顺序,按所过之地为单位,列项叙事。以广博的知识和准确的文献论证为基础,对所见所闻加以描述及考证。全书条理清晰,记事完整。
作者简介 宇野哲人(1875-1974),字季明,号澄江。日本中国哲学史研究者,文学博士。曾任东京高等师范学院教授,东京帝国大学文科大学教授。一生著作颇丰,主要有《中国哲学史——近世儒学》、《中国哲学概论》、《中庸新释》等。
译者简介
张学锋,江苏苏州人。1962年生。198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1988年南京大学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1993-2001年在日本京都大学留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从事汉唐考古及历史研究。
目录
总序

修订版序
第一部分
一 最初之所见
二 天津
三 进北京
四 北京城
五 北京杂观
六 飞鸟之技
七 听戏
八 蒙古来了
九 百果粥
一○ 祭灶
一一 迎春之准备
一二 北京之除夕
一三 北京之元旦
一四 上元节
一五 打鬼
一六 北京之四季
一七 辽金之土城
一八 汗八里
一九 北京之名胜
二○ 北京近郊之名胜
二一 山东纪行
二二 长安纪行
二三 长沙纪行
二四 武汉之名胜
二五 南京之名胜
二六 镇江
二七 苏州
二八 杭州
第二部分
一 中国之家族制度
二 闲话结婚
三 中国之社会事业
四 革命与中国之国民思想
五 论中国国民性
译后记——幕末明治时期的中国见闻录
及宇野哲人的《中国文明记》
译后记主要参考资料
……
序言 近代中日两国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始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1870年,成立不久的明治新政府即派外交代表柳原前光等前来中国,游说清政府与其订约通商,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翌年,两国代表在天津最终签订《中日修好条规》和通商章程,约定互设使领馆,准许彼此商民来往贸易等。六年后,以何如璋公使(副使张斯佳、参赞黄遵宪等)为首的第一届驻日使团进驻日本。尽管清政府在鸦片战争后,与英法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天朝帝国”名誉扫地,但这些以学者、文人为主体的使馆人员,却受到日本朝野人士,尤其是文化界人士的热诚欢迎。他们经常聚集一堂,把酒论诗,交流思想,切磋文艺,呈现出与当时的政治环境迥异的友好气氛。何如璋的出使游历记《使东述略》、黄遵宪的《日本杂事诗》等均不同程度地反映了这些情况。1879年,以《普法战记》而扬名海内外的报业人士王韬东渡日本,由长崎经神户、大阪、横滨,抵东京,前后游历四个月时间,并将此次东瀛之行的所见所闻,撰写成《扶桑游记》一书公开出版。王韬此次访日,所到之处受到的欢迎可以说是空前的。
文摘 一四上元节
正月十五称上元节,又称元宵节。又因此夜家家点灯笼,故亦称灯节。此俗始于汉代。是日祭祀太乙神,并见诸于史。至唐代,十四、十六两夜亦燃灯,后世则更加上十三、十七两日,燃灯夜游之日达五夜,据说是取五谷丰登之义。《水浒传》中梁山泊豪杰焚烧翠云楼,攻下大名府,正是此日。谚云“正月十五雪打灯,八月十五云遮月”,皆云好事多磨。元宵初日,虽无雪打灯,然自午后始,朔风大起,尘沙扑面,遂打消当夜观灯之念。既望之夜,往北京最繁华之前门外大栅栏。外出看灯,称逛灯。逛灯人如山如海,真所谓无立锥之地。良家子女多驾车而来,更添一层杂闹。
土地庙,各家店铺之前,无有不挂灯者,其中又以绸缎庄、茶庄、糖果店、钟表店为最。以绫罗、玻璃、羊角灯张罩之灯笼上,或是《春秋列国》、《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历史故事,或是花鸟山水。灯笼下或垂红色流苏,或结五色绸缎。千万只灯笼一时点火,光辉灿烂,耀人眼目,与时没时隐之月亮相映成辉。其美观,口笔无用,书不尽,道不完。
其中最美观者,是大栅栏之绸缎庄瑞蚨祥。大门内高挂灯笼,楼上楼下之檐头亦并排挂着几十只灯笼,有鼎形、瓢形、壶形等形状,至美至妙。店前清扫后,台上铺起毛毡。管家掌柜等风采楚楚,落坐在椅子上,极其优美典雅。
今宵不论何处,或是一家团圆,或是奏乐开筵,共食元宵(似我国之大福饼),欢乐愉快地度过一夜。
后记 一、幕末明治时期日本人的中国见闻录
日本孝明天皇庆应三年(1867)十月,德川幕府的第十五代将军德川庆喜(1837~1913)将国家大政奉还皇室,同年十二月,明治天皇宣布王政复古,次年,德川幕府完全倒台,明治新政府成立。这一系列的政治改革过程,就是明治维新。通过明治维新,不仅掌握日本政治实权二百六十五年的德川幕府倒台,而且自1192年源赖朝(1147-1199)开创镰仓幕府以来的武人幕府政治也完全退出历史舞台。新确立的以天皇为中心的明治政府,在内政、外交等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日本以一个近代国家的姿态登上了世界历史的舞台。因此,从形式上来看,明治维新是从幕府向朝廷的政权转移,而实质上却意味着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迈进。
幕府末年,正是西方帝国主义列强向亚洲渗透的时期。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