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中国:平遥(历史深处的商都)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旅游出版社 ·页码:35 页 ·出版日期:2002年10月 ·ISBN:7503220783 ·条形码:978750322078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典藏中国:平遥(历史深处的商都) |
 |
|
 |
典藏中国:平遥(历史深处的商都)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旅游出版社
·页码:35 页
·出版日期:2002年10月
·ISBN:7503220783
·条形码:978750322078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Pages Per Sheet
内容简介 古老的三晋大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而平遥古城就宛若三晋大地上一颗耀眼的明珠,拂去千年的风尘,露出灿若星辰的光芒。平遥地处山西省中部,位于黄河流域,南依太岳山,西傍汾河。境内地形多变,山峦连绵、丘陵错综,沟壑纵横,多黄土覆盖。西部平川地带,平坦而开阔,土壤肥沃,是人口集中区域。几千年来,人们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本书主要介绍了平遥,“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导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给予平遥古城的评价,是对她名副其实的评语。自有郡县制以来,平遥就作为“县治”而存在至今。古城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是我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县城原型,是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变化、人类居住形式变迁及其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等的活标本。城内由古城墙、古街巷、古店铺、古庙宇、古民居组成的大型古代建筑群,是中华民族传统思想的精髓和建筑风格样式的完美展现,体现了汉民族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底蕴。
编辑推荐 古老的三晋大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而平遥古城就宛若三晋大地上一颗耀眼的明珠,拂去千年的风尘,露出灿若星辰的光芒。平遥地处山西省中部,位于黄河流域,南依太岳山,西傍汾河。境内地形多变,山峦连绵、丘陵错综,沟壑纵横,多黄土覆盖。西部平川地带,平坦而开阔,土壤肥沃,是人口集中区域。几千年来,人们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目录 发现之旅
中华大地上的瑰宝
是我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县城原型。
三晋明珠
南依大岳山,西傍汾河。
唤醒千年的梦
……
文摘 书摘
平遥古城很近,距离山西省省会太原市不到90公里,大约只要一个半小时车程;平遥古城又很远,隔着2700年漫长的历史,任谁也无法完全捕捉她的神韵。在古城漫步,会使人感觉正接近一个做了千年不曾醒来的梦,时空倒转,时间在这里停止。
平遥古称陶地、平陶等,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生活,繁衍生息。相传这一带曾是尧帝的封地,尧又名陶唐氏,因此平遥被称为古陶地。平遥城池始建于西周,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秦统一中国后,在公元前221年实行郡县制。平遥就作为县治所在地,隶属于太原郡,时称平陶。到北魏时,为避当时太武帝拓跋焘的名讳,改平陶为平遥,延续至今。所以,说平遥是中国资格最老的县城之一,相信不会有人提出异议。
最初平遥建城是为抵御外敌驻兵而用,当时为夯土城垣,十分简陋,规模也很小。在此基础上,以后历代都有逐步的发展扩大。明代时,为出塞北征,平遥在旧城垣的基础上,改筑扩修砖石城墙,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规模。
时光荏苒,600年光阴过尽,古城容颜未见苍老——它的城市面积与规划格局基本没有改变,依然是青砖夯土的古城墙,古朴雅致;依然是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曲折幽深;依然是古色古香的老式铺面,错落有致;依然是挺拔秀丽的古市楼,华彩照人;依然是藏于深巷的四合院,原汁原味。走在古城,宛若身在明清,不知能否唤醒她做了千年的梦。
到古城旅游,可以只是泛泛而游,看她古意盎然的外观,体会时光倒流的感觉,也可以浸透当中,细细品味她的风韵,看片砖块瓦点点滴滴的细节,思想她所蕴含于当中的深厚的历史文化。
在古城的东西南北四大街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南大街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明清一条街。南大街全长440米,是明、清时期古城的商业中心,也是古城古建筑、古民居与古店铺保存最好、最多的中心区域。至今,古街两侧还留有大量明、清时代的商业店铺,大到票号、钱庄、当铺、中药店、绸缎庄,小至杂货铺以及扇子、灯笼、戏装铺等等,古色古香,原貌尽现。这里,曾是晋商的发祥地与集中地,徜徉明清长街,不经意间就会发现那些钱庄、票号与老字号的旧址。今天,我们虽无缘得见当时的风云人物,但在这样的历史场景中,我们可以怀古思幽,梦回明、清,神交古人。
在南大街,最引人注目的建筑是跨街而立的金井市楼。市楼是整个古城的中心,也是古城最高的建筑。市楼平面呈方形,高达百尺,三重檐歇山顶造,上铺彩色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