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诗歌词曲 >

白雨斋词话

2010-03-18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页码:25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532553973/9787532553976 ·条形码:9787532553976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白雨斋词话 去商家看看
白雨斋词话 去商家看看

 白雨斋词话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页码:25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532553973/9787532553976
·条形码:978753255397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白雨斋词话》讲述了:清词素称中兴,其中词学之发达,乃是其中之关键,从云间派、浙西派、常州派到临桂派,词派转换之间,词学思想的纷争也交叉其中。迄晚清之时,词学理论的门户之争渐趋消歇,而陈廷焯的《白雨斋词话》、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况周颐的《蕙风词话》相继而起,蔚然而成有清一代词学之璀璨结响。其中陈廷焯的《白雨斋词话》不仅在三本词话中时序最早,而且其涉猎范围最广,篇幅最富,在以核心范畴为主,持以批评词史,总结理论方面,陈廷焯的《白雨斋词话》都堪称是导夫先路之作。20世纪30年代,吴梅《词学通论》名动一时,其中许多观点即取资于《白雨斋词话》,因而其价值和意义值得充分估量。
编辑推荐 《白雨斋词话》为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目录
导读(彭玉平)
白雨斋词话
自序(陈廷焯)
卷一
卷二
卷四
卷三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一○
……
序言 倚声之学,干有馀年,作者代出。顾能上溯《风》、《骚》,与为表里,自唐迄今,合者无几。窃以声音之道,关乎}生情,通乎造化。小其文者,不能达其义,竟其委者,未获溯其源。揆厥所由,其失有六:飘风骤雨,不可终朝,促管繁弦,绝无馀蕴,失之一也;美人香草,貌托灵修,蝶雨梨云,指陈琐屑,失之二也;雕锼物类,探讨虫鱼,穿凿愈工,《风》、《雅》愈远,失之三也;惨戚憯凄,寂寥萧索,感寓不当,虑叹徒劳,失之四也;交际未深,谬称契合,颂扬失实,遑恤讥评,失之五也;情非苏、窦,亦感回文,慧拾孟、韩,转相斗韵,失之六也。作者愈漓,议者益左,竹垞《词综》,可备览观,未尝为探本之论。红友《词律》,仅求谐适,不足语正始之原。下此则务取裱丽,矜言该博。《大雅》日非,繁声竞作,性J青散失,莫可究极。夫人心不能无所感,有感不能无所寄。寄托不厚,感人不深,厚而不郁,感其所感,不能感其所不感。伊古词章,不外比兴。谷风阴雨,犹自期以同心;攘垢忍尤,卒不改乎此度。为一室之悲歌,下千年之血泪,所感者深且远也。后人之感,感于文不若感于诗,感于诗不若感于词。诗有韵,文无韵。词可按节寻声,诗不能尽被弦管。飞9即、端己,首发其端,周、秦、姜、史、张、王,曲竟其绪,而要皆发源于《风》、《雅》,推本于《骚》、《辩》。故其情长,其味永,其为言也哀以思,其感人也深以婉。嗣是六百馀年,沿其波流,丧厥宗旨。张氏《词选》,不得已为矫枉过正之举,规模虽隘,门墙自高。循是以寻,坠绪未远。而当世知之者鲜,好之者尤鲜矣。萧斋岑寂,撰《词话》十卷,本诸《风》、《骚》,正其情性。温厚以为体,沉郁以为用。引以干端,衷诸一是。非好与古人为难,独成一家言,亦有所大不得已于中,为斯诣绵延一线。暇日寄意之作,附录一二,非敢抗美昔贤,存以自镜而已。
光绪十七年除夕日,亦峰陈廷焯序。
文摘 【肆柒】鹿潭蒋春霖穷愁潦斜,抑郁以终,悲愤慷慨,一发于词。如《卜算子》云:“燕子不曾来,小院阴阴雨。一角阑干聚落花,此是春归处。
弹泪别东风,把酒浇飞絮。化了浮萍也是愁,莫向天涯去。”何其凄怨若此。
【肆捌】鹿潭蒋春霖《台城路》金丽生自金陵围城出,为述沙洲避雨光景,感赋此解。时画角咽秋,灯焰惨绿,如有鬼声在纸上也。云:“惊飞燕子魂无定,荒洲坠如残叶。树影疑人,鹗声幻鬼,欹侧春冰途滑。颓云万叠。又雨击寒沙,乱鸣金铁。似引宵程,隔溪磷火乍明灭。
江间奔浪怒涌,断笳时隐隐,相和呜咽。野渡舟危,空村草湿,一饭芦中凄绝。孤城雾结。剩羂网离鸿,怨啼昏月。险梦愁题,杜鹃枝上血。”状景逼真,有声有色。因思迦陵陈维崧《贺新郎》作家书竟,题范龙仙书斋壁上《芦雁图》云:“漏悄裁书罢。绕廊行,偶然瞥见,壁间古画。一派芦花江岸上,白雁漾濛欲下。有立且飞而鸣者。万里重关归梦杳,拍寒汀絮尽伤心话。捱不了,凄凉夜。 城头戍鼓刚三打。正四壁,人声都静,月华如泻。再向丹青移烛认,水墨阴阴人化。恍嘹唳、枕棱窗罅。曾在孤舟逢此景,便画图、相对心犹怕。君莫向,高斋挂。”绘声绘影,字字阴森,绿人毛发,真乃笔端有鬼。然同一设色,而陈自纵横,蒋多萧戚。言为心声,蒋所遇之穷,又不逮陈远矣。
【肆玖】仁和黄朴存黄承勋《眠鸥集》词,亦沐浴于南宋诸家,而未能深厚。格调亦嫌平,合者亦不过谷人吴锡麒流亚。如《台城路》归燕“乌衣深巷西风”云:“蓼渚捎红,芦塘掠雪,秋思浑生《南浦》。”又《浪淘沙》鱼舟“不载旅人”云:“短笛唱《凉州》,惊起沙鸥。浪花圆处钓丝柔。蓑笠不辞江上老,云水悠悠。”声调清朗,气息和雅,自是越中一派。
【伍○】仁和谭献,字仲修,著有《复堂词》,品骨甚高,源委悉达。窥其胸中眼中,下笔时匪独不屑为陈陈维崧、朱朱彝尊,仅有不甘为梦窗吴文英、玉田张炎处。所传虽不多,自是高境。余尝谓近时词人,庄中自庄械尚矣,蔑以加矣。次则谭仲修。鹿潭蒋春霖虽工词,尚未升《风》、《骚》之堂也。
【伍壹】仲修谭献《蝶恋花》六章,美人香草,寓意甚远。首章云:“楼外啼莺依碧树。一片天风,吹折柔条去。玉枕醒来追梦语。中门便是长亭路。”凄警特绝。下云:“惨绿衣裳年几许。争禁风日争禁雨。”幽愁忧思,极哀怨之致。次章云:“下马门前人似玉。一听班骓,便倚阑干曲。”结云:“语在修眉成在目。无端红泪双双落。”真有无可奈何之处。“眉语目成”四字,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