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哲学 >

厚薄之间的政治概念(卷1)

2010-03-18 
基本信息·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页码:239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 ·ISBN:7807627840/9787807627845 ·条形码:9787807627845 ·版本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厚薄之间的政治概念(卷1) 去商家看看
厚薄之间的政治概念(卷1) 去商家看看

 厚薄之间的政治概念(卷1)


基本信息·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页码:239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
·ISBN:7807627840/9787807627845
·条形码:978780762784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公共哲学与政治思想系列

内容简介 《厚薄之间的政治概念(卷一)》以当代政治哲学中最具争议的政治慨念为线索,从中文世界享有盛誉的《政治与社会哲学评论》中选取十余篇文章,组成一个专集。其既有对于若干基本政治慨念的系统而不乏原创性的探讨,又有对于罗尔斯政治哲学这一当代显学中涉及的根本问题以及引发的争论的见解,还有对于政治概念的历史演化以及自由主义内外对于政治概念的不同看法呈现。《厚薄之间的政治概念(卷一)》除了能够使读者对台湾地区政治哲学学者所主要关心的问题及其研究水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还可手此一编,对于代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脉络胡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和把握。
作者简介 应奇,1967年生,浙江诸暨人,现为浙江大学哲学系暨外国哲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著作有《社群主义》(台北:扬智,1999年)、《概念图式与形而上学》(上海:学林,2000年)和《从自由主义到后自由主义》(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另有个人译著多种,并支持和与人共同主持多项编译计划。
张培伦 台湾大学哲学博士、台湾佛光大学专任助理教授,研究方向包括政治哲学、应用伦理学。主要著作包括:《秦力克论自由主义与多元文化论》(宜兰:佛光人文社会学院,2005年)、《马基维利》(译著,PatrickCurry著,台北:立绪文化,1 997年)、《思想与言论自由——弥尔(论自由>第一、二章译注》(合译,宜兰:佛光人文社会学院,2003年),另有论文和专书章节若干。
目录
政治权力、政治权威与政治义务
一、政治义务
二、三种正当性
三、理论权威与实践权威
四、正当权威与自主
五、政治义务与正当性原则
六、结论

论权利的概念
一、权利概念与其规范性意义
二、Hohfeld-Thomson的权利概念
三、许可权利的依据
四、权利的规范性:再反省
五、拥有权利是占有道德地位
六、结论

价值中立:实然与应然之间的纠葛
一、引言
二、实然与应然
三、经验研究的价值中立
四、逻辑推论的价值中立
五、自由主义的价值中立
六、结语

罗尔斯与社会正义的场域
一、前言
二、罗尔斯的政治性正义观
三、社会基本结构与差异原则
四、Cohen的批评
五、个人的责任与社会的责任之合理划分
六、目的论式的诠释与合理契约论式的诠释

公共理性的功能及其限制
一、前言
二、政治自由主义
三、公共理性的功能
四、公共理性和社会稳定
五、公共理性的限制
六、结论

罗尔斯与全球正义中的人权问题
自由主义与政治的局限
一、政治与道德
二、自由主义的政治道德
三、政治的局限
四、松绑政治的局限?(代结论)

编后记
……
文摘 什么样的社会是合理的社会?依据罗尔斯的说法,合理的社会是能够接受全球正义原则的社会,这个答案似乎并未回答问题,为避免论文太过复杂冗长,我们可以简化的说,合理的社会必然是接受人权原则的社会。自由民主社会会接受人权原则,这应该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人权要求与自由民主社会的基本价值有相合之处,虽然,现实上自由民主社会不见得能完全落实人权要求。但非自由民主的社会不接受人权原则,这是事实的问题(Donnelly2003:71-88)。不过,如果因而就断定这样的社会就不是合理的,罗尔斯不接受这样的说法。罗尔斯认为,如果人权必然以全面性的自由主义理论如康德式的自由主义理论来说明的话,那么,很可能非自由民主社会可以合理地不接受人权原则。可是,为何人权只能如此来理解?政治人权观的提议是,人权应理解为,在全球正义秩序的观点下用来规范国家(民族)之作为的原则,而且人权这个规范是具有政治正当性的国家(民族)能够合理接受的。这个回答能否成立的关键在于,政治正当性的看法。罗尔斯并不坚持满足自由主义之政治原则与价值是唯一能实现政治正当性的方式,他相信,非自由主义的政治价值也能作为政治正当性的根源。他所提的“合宜的阶层社会或民族”(decent hierarchical societies orpeoples)(1999a:62-70)的说法正是要描绘不同于自由主义政治原则与价值所规范的良序社会。
如果罗尔斯的“合宜的阶层社会或民族”的主张可以成立,那么,政治正当性的判准以及社会正义的原则就不必然是自由主义式的。果真如此,如果人权原则也能被合宜的阶层社会所接受,那么,罗尔斯至少提供了说明人权之普遍性的可能性条件。然而,前面提及,非西方或非自由主义社会并不接受人权原则,这是事实。那么,罗尔斯要如何说明非自由主义社会也接受人权原则?要说明罗尔斯的论证,我们需先了解,人权理论是一种规范理论,其有效性并非可以单纯的被有些社会不尊重人权这样的事实所抹灭,这是规范理论不同于描述理论的重要面向。
后记 《政治与社会哲学评论》可谓当前中文政治哲学和政治思想领域水准最属上乘,而作者阵容又最为齐整的学术刊物之一。自2002年6月创刊,至去年3月刚好出满20期。当其时也,我正在宜兰佛光大学客座。应《评论》主要发起人蔡英文教授和江宜桦教授之邀,我和邀我访台的张培伦教授一道参加了刊物编辑部在台湾大学召开的读书纪念会。身临其境,台湾政治哲学社群的讨论氛围和作业方式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考虑到由于受各种因素制约,大陆读者还不易看到这份期刊,经与培伦兄商议,我们共同向该刊编委会和与会的巨流出版公司总编辑陈巨擘先生提出,希望从已刊之20期中选出若干有代表性的篇目,总成一集,介绍到大陆出版,一方面旨在向同属中文写作圈的内地读者尤其是对政治哲学和政治思想有兴趣的青年学子较为系统地呈现台湾地区学者的工作成果,另一方面借此对其劳作和经营其实亦颇艰辛的办刊同仁略表敬意,而这虽不乏“自作多情”的成分,但或许在刊物的发展历程中亦不无小小的纪念意义。我们的设想得到了刊物编委会和出版方的支持。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