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艺术 >

艺术社会学

2010-03-18 
基本信息·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美术出版社 ·页码:46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534422418/9787534422416 ·条形码:97875344224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艺术社会学 去商家看看
艺术社会学 去商家看看

 艺术社会学


基本信息·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美术出版社
·页码:46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534422418/9787534422416
·条形码:978753442241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西方当代视觉文化艺术精品译丛

内容简介 《艺术社会学》是对艺术社会学研究的全面概述,同时也是该领域一位最重要的专家撰写的学术专著。《艺术社会学》综合艺术社会学中的多种理论模式,并提供了大量经验性的案例,包括艺术社会学研究中极具启发性的的经典案例。这些关于艺术作品的案例研究来自于文化谱系的两端:美的艺术(戏剧、舞蹈、交响乐、歌剧)和流行艺术(好莱坞电影、流行音乐、低俗小说、电视剧、情景喜剧、广告)。这些研究和《艺术社会学》具有相当广度和深度的理论相结合,揭示了艺术被创造、分配、接受、消费和使用的过程。《艺术社会学》还讨论丁关于艺术作品本身、艺术作品的意义方面新近出现的争议。“从事社会学研究和教学的25年来,这是我记忆中唯——本让我既觉得有趣又收益良多的教科书。亚历山大的(艺术社会学)同时鲜活地展现丁关于文学、音乐、艺术和流行文化的社会学领域最经典和最前沿的研究,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研究者用社会学的方式研究艺术时所发现的迷人风景,而专业学者可以从中看到这一领域的研究前沿正在发生什么。”——艺术/文化社会学研究领域重量级学者安·斯威德勒(Ann Swidler),加州伯克利大学。
编辑推荐 《艺术社会学》为西方当代视觉文化艺术精品译丛之一。
目录
总序
序言
致谢
第一章 引言:艺术是什么?
第一部分 艺术与社会的关系
第二章 反映取向
案例研究 2.1 童书中的种族反映
第三章 塑造取向
案例研究 3.1 暴力与电视
第四章 中介的观点:文化菱形。

第二部分 A 文化菱形:文化生产
第五章 艺术界
案例研究 5.1 从学院到公开销售
第六章 商业和产业
案例研究 6.1 音乐生产中的创新和多样性
第七章 网络和非营利组织
案例研究 7.1 警戒线上的短笛:交响乐团的罢工
第八章 艺术家
案例研究 8.1 一事顺利,万事如意:电影业中的事业
第九章 全球化
案例研究 9.1 额尔金(或巴特农神庙)大理石应该被归还吗?

第二部分 B 文化菱形文化消费
第十章 接受理论
案例研究 10.1 浪漫小说的斗争和补偿
第十一章 受众研究
案例研究 11.1 牛仔、印第安人和西部电影
第十二章 艺术和社会边界。
案例研究 12.1 将重金属和说唱音乐框架化
第三部分 社会中的艺术
第十三章 艺术本身
案例研究 13.1 文艺复兴时期的观看方式
第十四章 社会中的艺术建构
案例研究 14.1 一次奇怪的感官:艺术中的争议
第四部分 结论
第十五章 用社会学的方式研究艺术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
序言 我教授“艺术社会学”课程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尽管市面上已经有了很多研究艺术的社会层面、流行文化和更广义文化的优秀著作,但每年都有学生希望我能够提供一本涵盖所有我讲述内容的单一文本,我却一直未能满足他们。学生们这种持续不断的对于专门研究美的艺术和流行艺术、又涵盖不同研究取向的单一文本的要求,激励着我撰写这本书。
为了建立这一研究领域的知识地图,我引用了大量的理论和研究。学术是对真理的追求,正因为如此,它必须建构一个竞技场,让持有不同观点的学术斗士们在一起相互论战。所以,我对艺术社会学的描述,顾及到了围绕那些为同行们所熟知的核心争论而展开的多种理论和经验研究。然而,这项工作(不可避免地)包含着我的个人观点。我希望我的描述,能够接近于同行们对于这一领域的理解,使得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这本书进行教学,但本书也提供一个他们会觉得具有启发性的原创观点。我为本书制定的写作目标是:对初入这一领域的大学生有益;对即将在这一领域开展研究的研究生有用;让已经熟稔这一领域的同行们觉得有趣。至于这部篇幅适中的书是否实现了上述目标,则由作为读者的您来判定。
文摘 第一章 引言:艺术是什么?
我的一个同事在旧金山艺术研究院和学生做访谈的时候,有一个年轻人,身穿黑衣,站在教室外的喷泉里很有趣地扭动身体,教室里的同学都在讨论这个叫“鲍伯”的家伙到底是在创作艺术,还是又一次地做出白痴的举动。
看书名就可以清楚地知道,本书讨论的是艺术社会学。不确定的是,我所说的艺术和艺术社会学指的是什么。艺术一词承载着丰富的价值,让人联想到那些最优秀的文字和绘画。本书却是在更世俗、更宽泛的意义上使用“艺术”一词。 它是可以触摸到的、可以看见的、而且/或者可以听见的创意产品,这其中不仅包括传统的美的艺术(finearts),还包括流行艺术(popular arts)和民间艺术(folk arts)。
社会学是对社会的研究,是对各种人类系统的研究,是对人们如何创造意义的研究,是对社会不平等的研究。社会学的这些方面构成了本书的核心。 我们会考察群体如何合作创造所谓艺术;为什么一些事物被称为“艺术”,一些人被称为“艺术家”,而其他人和物却不是。我们会考察艺术作品的意义,以及为什么对艺术的解释会发生变化。
后记 1.编者与译者:一个译后记
这分明是一本人所共知、不可多得的好书,通过这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当前西方艺术社会学研究的整个状况,但责任编辑、老友王林军先生还是嘱托我务必撰写一篇介绍和赞美它的“译后记”。从知识层面来说,介绍可以帮助读者更轻松地理解作者的文字;赞美可以提升读者阅读作者文字的兴趣。从商业层面来说,介绍可以帮助读者了解这件产品的使用价值(书的内容),赞美可以提升读者购买本书的愿望。而这一点英文原版已经做得相当完备(载于原书封底),我打算继续翻译。
2.作者与本书:一个介绍
“《艺术社会学》是对艺术社会学研究的全面概述,同时也是该领域一位最重要的专家撰写的学术专著。本书综合艺术社会学中的多种理论模式,并提供了大量经验性的案例,包括艺术社会学研究中极具启发性的经典案例。这些关于艺术作品的案例研究来自于文化谱系的两端:美的艺术(戏剧、舞蹈、交响乐、歌剧)和流行艺术(好莱坞电影、流行音乐、低俗小说、电视剧、情景喜剧、广告)。这些研究和本书具有相当广度和深度的理论相结合,揭示了艺术被创造、分配、接受、消费和使用的过程。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