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页码:14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 ·ISBN:7509129664/9787509129661 ·条形码:9787509129661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中医实用保健宝典 |
 |
|
 |
中医实用保健宝典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页码:14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
·ISBN:7509129664/9787509129661
·条形码:978750912966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中医实用保健宝典》介绍心肝脾肺肾养护方法,应用经络穴位治病养生法,补气血的方法,四季养生法,中医饮食养生法,喜怒哀乐对健康的影响,健康的生活习惯,老人、孩子、中年人养生经,中医防病治病常用的方法。《中医实用保健宝典》内容广泛,如果您每天静心坐下来花5分钟时间阅读一个小节,书中的保健知识将会给您的生活带来积极的影响,长期坚持运用,将受益无穷。《中医实用保健宝典》适合广大群众特别是中年人、老年人阅读参考。
编辑推荐 《中医实用保健宝典》:保健虽然是一件大事,但要做好并非想象的那么复杂和困难,掌握了正确的保健方法,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使健康唾手可得。
心、肝、脾、肺、肾的养护方法,应用经络穴位治病养生的方法。补气血的方法,四季养生的方法、中医饮食养生的方法,这是一本内容广泛且条理清晰的书,如果您能每天花五分钟时间读一读,书中的保健知识将会给您的生活带来变化。
目录 第一章 中医养生如此神奇
1.中医缘何如此神奇/1
生活中的中医理念/1
做自己的保健医生/2
中医的整体思维观念/2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3
充分利用人体的自愈能力/3
2.中医养生让人长命百岁/4
人的理论年龄远不止100岁/4
中医养生五大法宝/4
揭秘如皋老人长寿的原因/5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是健康长寿的根本/6
养生之道,养神先行/7
圣人的养生之道在于顺应四时/8
现代人应当了解的中医养生术/9
第二章 养护好心肝脾肺肾
3.心为君王,心安则体健/10
心是掌管“神明”和血脉的“君王”/10
要想心脏好,一定睡好子午觉/10
暴饮暴食易引发心脏病/11
如何在餐桌上保护好心脏/11
粗制粮食是心脏的“守护神”/11
用透明的食物来补养心脏/12
荷叶不仅祛火,还是养心佳品/12
神门是保养心脏系统的要穴/12
4.养护好肝/13
肝主疏泄,主筋膜,藏血/13
养肝最忌发怒,要保持情绪稳定/13
要想肝脏好,丑时深度睡眠少不了/14
哪些食物最受肝脏欢迎/14
过度疲劳会给肝脏带来损伤/14
养肝重在平时,贵在坚持/15
酒精会加重肝脏的排毒负担/15
每天一杯三七花,保肝救命就属它/16
5.呵护脾从养胃开始/16
脾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主肌肉/16
吃好睡好,脾脏安好/17
最常见的脾病—瞎尿病/17
用山药益气补脾/18
小米最补胃/18
脾胃虚弱,离不开猪肚汤/18
哪些食物是脾的“忠实粉丝”/19
6.保护好易受伤的肺/旧
肺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19
怎样才能养护好肺脏/20
养肺要懂得呼吸的学问/20
花生能大补胃和肺/20
7.纳气藏精养肾脏/2I
肾主藏精,主纳气,主骨生髓/21
肾气虚衰的五种表现形式/21
节欲保精可养肾/22
学几招简单且实用的护肾“秘籍”/22
养肾当选“五黑”食物/23
要想肾脏安,不能忽视下丹田/23
第三章 方寸之间必有福田
8.经络/24
经络看不见但确实存在/24
经络遍布人体/24
经络的作用神通广大/25
如何感觉经络/25
打通任督二脉也就打通了全身经络/26
什么是经络穴位养生法/26
g.穴位按摩/26
人体第一长寿穴足三里/26
有“命蒂”之称的要穴神阙穴/27
性保健离不开关元穴/28
别人生气我不气太冲穴/28
美白养颜法要穴四白穴/29
慢性肾病的要穴太溪穴/29
止痛要穴合谷穴/29
让你拥有“虎背熊腰”的命门穴/30
促进体内阴阳循环的要穴会阴穴/30
第四章 气血是生命之源
10.养好气血身怖才不会罢工/31
掌握人体生杀大权的是气血/31
气血是脏器的“食粮”/32
顺应四时养气血/33
检测身体的气血水平/33
测试气血是否充足/34
远离气血养生的四个误区/35
11.如何保养气血/36
气虚之人调养“五部曲”/36
掌握一些补血良方/36
气血储存的最好方法/37
温暖是养护气血的第一良方/38
导引是让气血畅行无阻的养生方式/38
平衡气血的“五禽戏”/39
越细碎的食物越补气血/39
当归是补血活血的要药/40
常吃南瓜补血又排毒/41
菠菜、小米最能滋阴补血/41
第五章 顺应自然长寿不难
12.身怖与春天一起开始“生”发/42
春季喝粥能养肝护脾健胃/42
春天如何清火排毒/42
治疗春困需滋阴/43
春季勤梳头能延缓衰老/43
春天祛湿排毒怎么吃/44
春季哪些食物帮你养肝补脾/44
春天泡森林浴可祛病抗邪/44
春季乏力喝药膳靓汤/45
春捂有讲究/46
13.酷暑炎炎身体也要“长”/46
夏季药粥帮你开胃健脾/46
夏季不忘补水和维生素/47
正确用膳预防三种夏季病/47
姜汤预防空调病/47
夏季灭“火”不可一概而论/48
自制药茶防中暑/49
夏季不宜吃冷藏西瓜/49
如何远离空调病/50
夏日凉茶新喝法/50
夏季补钾应多吃海带紫菜/51
夏季如何用食疗“灭火”/51
天热服药要注意哪些问题/51
14.秋风萧瑟身体要做好“收”的工作/52
秋季养生应做到三坚持/52
秋天是进补季节应多喝粥/52
“秋冻”要适当/52
秋日进补小心伤脾胃/53
天干物燥秋季补水不能少/53
秋季应减少洗澡的次数/54
秋燥时节多喝蜂蜜少吃姜/54
秋季按摩巧养生/55
秋天应防“五更泻”/55
秋夜别让身体着凉/56
15.冬天养生注意养“藏”/56
冬季要和太阳一起起床/56
冬季喝御寒粥可预防疾病/56
冬季进补也应讲原则/57
在睡不醒的冬三月保持神采飞扬/57
冬季抵御严寒首先要养。肾/58
冬季洗澡从脚开始有益健康/58
冬季早晚千万别洗头发/58
冬季手脚冰凉从肾找原因/59
冬季注意寒气攻心/59
冬季寒冷老年人应防关节炎/59
第六章 家常便饭轻松享天年
16.吃好饭其实是件简单的事/6l
要想身体康健吃好一日兰餐/61
宁可少睡半小时,也不能省略早餐/61
午餐是人体的营养“加油站”/62
晚餐吃少好入眠/62
想吃什么就吃什么/63
做一个不折不扣的“杂食动物”/63
不要吃与季节相悖的蔬果/64
用安全的方法吃野菜/64
米饭怎么吃更健康/64
全面健康从细嚼慢咽开始/65
五谷杂粮的最佳吃法/66
五味均衡宜养生/67
四种食物不宜和猪肉搭配/67
酒后喝茶不能解酒还会伤及脏腑/68
17.只需吃身体所需的食物/68
鸡肉能增强人体免疫力/68
让食物中的“顺气丸”帮你消气/68
巧吃香椿/69
食用鲫鱼比鲤鱼更安全/69
民间常用的健脑益智方/70
中药佐餐食而有道/70
糯米饭——御寒暖胃佳品/71
食物“多彩”生活才能“多滋”/71
常吃大蒜可杀菌补脑/72
房事后的三种滋补汤品/72
学会妙用姜,日常保健康/72
18.寓健康于饮食的药膳保健法/73
清蒸人参鸡补气安神/73
沙参百合麦冬粥滋阴润燥/73
沙参心肺汤润肺止咳/73
当归生姜羊肉汤补阳驱寒/74
杞鞭壮阳汤滋补肝肾/74
柏子仁酸枣仁炖猪心养心安神/74
灯芯莲子粥清热祛火/74
灵芝人参酒消除疲劳/75
人参核桃饮固肾益气/75
灵芝人参果杞酒补肾抗衰/75
虫草乌鸡益气补肾/75
核桃芝麻奶饮益智健脑/75
枸杞莲药粥补肾健脾/76
玄麦甘菊茶清热解毒/76
归芷祛斑汤补血祛斑/76
首乌龟肉汤滋阴补肾/76
第七章 喜怒哀乐人间情,闲庭信步度人生
19.身心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77
心情不好当然会生病/77
七情过激比服毒更要命/77
七情与人体五脏六腑的关系/78
怒伤肝一要心平气和/78
喜伤心——大喜不喜增福添寿/79
思伤脾——千万不要思虑过度/79
忧伤肺一过无忧人生让健康常在/80
恐伤肾——因此我们要处变不惊/80
治疗“情志病”要用情志生克法/80
调摄七情益寿延年/81
20.人生岂能不移情/82
解决心灵之痛要学古人/82
用音乐缓解压力/82
健康人生“棋”乐融融/83
书法——书写健康的办法/83
绘画教你学会乐而忘忧/84
人生的快乐在于山水之间/84
做好旅游前的准备让你玩得更开心/84
去野外做一回姜太公/85
给自己留点喝茶的工夫/85
净化心灵的瑜伽/86
第八章 大家都一样活着,为什么健康青睐的是他而不是你
21.起居保健道理浅,句句都是忠告言/87
泡脚水中加入鹅卵石有助于睡眠/87
早上醒来后不宜马上起床/87
长期熬夜会把健康“熬”掉/88
入睡前一杯水,预防脑血栓/88
保健的八字箴言/88
勤洗澡有利于健康/89
降温不宜室内泼水/89
22.铁不炼不成钢,人不运动不健康/90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不要过度/90
运动计划,年龄说了算/90
向乾隆皇帝学习练腿劲/91
跑步让身体各器官“动”起来/91
跳绳能延缓衰老促进健康/91
游泳——你不可不学的健身秘诀/92
一日不病出忌归,绕村处处扣柴扉/92
踢打腿肚能有效预防疾病/92
23.昔孟母择邻处,现代人择佳居/g3
把家园变成花园/93
像向日葵一样热爱阳光/93
舒适环境要有“度”/93
保证住宅空气质量,给健康新鲜空气/94
室内五颜六色危害大/94
室内家具不宜多/95
硬木家具有益健康/95
24.不剜山方觅睡方,善待睡眠寿命长/96
简便易行的催眠法帮你提高睡眠质量/96
……
第九章 上有老下有小,全家保健怎能少
第十章 健康是每个人的权利
后记
……
序言 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从保健的角度来讲,健康就是人生的青山,只有身体健康,美满幸福的家庭、兴旺发达的事业才有可能实现。
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总让人有时间不够用的感觉,即使1天有48小时,也依然有忙不完的事。然而,让人担心的是,在这些繁忙的日程里,极少有人把保健列入其中。
当铺天盖地的健康信息对人们进行狂轰滥炸的时候,人们又往往感觉无从下手,不知所措。其实,保健虽然是一件大事,但要做好这件大事并非想象的那么复杂和困难,只要掌握了正确的保健方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使健康唾手可得。
本书就是针对以上问题编写的,在吸收了众多中医保健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人们的实际情况提炼出了保健的“宝典”。本书分为1 0章,内容涵盖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细节人手教你实用而有效的保健方法。同时本书的语言通俗易懂,十分适合广大中老年朋友以及都市上班族阅读和学习。
文摘 1.中医缘何如此神奇
生活中的中医理念
说起中医养生理论,很多人感觉太深奥了。其实,中医养生理论在几千年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已经深深地融人每个中国人的血液和骨髓里。人们对于非常熟悉的事物往往视而不见,就像谁也不会注意自己每天路过的地方,小草正在悄悄地生长一样。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们从小到大,祖祖辈辈的生活都受到中医养生理论的影响。大家都知道,春天多吃荠菜和香椿芽对身体好,为什么呢?按照中医的观点,阳气乃生命之本,春季正是阳气升发的季节,而荠菜性平温补,能养阳气,又是在春季生长,符合春天的升发之机,所以春天吃荠菜对身体就比较好。另外,中医理论中,凡是向上的、升发的东西都是阳性的,而香椿芽长在椿树的枝头,又在早春季节就开始生长,这表明它有很强的生命力,代表着蓬勃向上的一种状态,也能激发身体中阳气的升发。可见,我们祖辈传承下来的一些生活理念中都隐含着中医养生的精妙。
从处世风格来说,中国人都奉行中庸之道。不知道有没有人想过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奉行中庸之道?为什么我们骨子里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种“随大流”的观念呢?原因有很多,地理上的、人情上的、经济文化上的,这里从中医的角度来讲一下。
《黄帝内经》中讲道:“中央生湿,湿生土……其虫倮。”“倮虫”,就是人,即没有毛的动物。人为倮虫,五行属土,而土生于中央,集合了东西南北中的特点,又把土散向东西南北,处于中间又无处不在,这就是土的本性。而人就是五行属土的一种动物,所以人身上同样有这种特点,这就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中庸。
人体内部同样讲究中庸,人体中的气血分阴阳,血为阴之体,气为阳之用;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气不足,易得瘀积之病,如肿瘤、血栓等;气太过,易得脑出血之类的病。只有气血平衡,人才能健康。
现在,中庸这个词有时候有贬义的色彩,其实这是把中庸之道理解得过于狭隘了。中国人讲究的中庸不是“和事老”,而是谋求一种平衡与和谐。其实,这正是中医的魅力所在,中医就是讲究阴阳平衡,五行相生相克,互相制衡,一物降一物,有因必有果,只有身体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时,人才是健康的,如果身体失去平衡,无论哪一方面的原因,人都会生病。
后记 一本著作的完成需要许多人的默默奉献,闪耀的是集体的智慧。其中铭刻着许多艰辛的付出,凝结着许多辛勤的劳动和汗水。
本书在策划和写作过程中,得到了许多同行的关怀与帮助,及许多老师的大力支持,在此向他们致以诚挚的谢意:欧红梅、周珊、张艳红、赵一、赵红瑾、齐红霞、赵广娜、张保文、杜莉萍、杨婧、张艳芬、许长荣、王鹏、杨英、李良婷、上官紫微、杨艳丽、姚晓维、刘红强、付志宏、黄克琼、张乃奎、毛定娟、齐艳杰、李伟军、魏清素、何瑞欣、叶光森、徐娜、付欣欣、王艳、黄亚男、曹博、陈小婵、黄文平、李伟、史慧莉、余学军、陈润、李文静、李佳、罗语、蔡亚兰、杜慧、朱夏楠、朱辉、欧俊、王光波、彭丽丽、陈赐贵、孟宁、吴迪、肖冬梅、常娟、杨秉慧等。
阅读是一种享受,写作这样一本书的过程更是一种享受。在享受之余,我们心中也充满了感恩。因为在写作过程中,我们不仅得到同行的帮助,还借鉴了其他人智慧的精华。相信你们劳动的价值不会磨灭,因为它给读者朋友们带来了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