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计算机与网络 > 操作系统 >

Windows 2003网络系统管理

2010-03-17 
基本信息·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页码:32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7302198616/9787302198611 ·条形码:9787302198611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Windows 2003网络系统管理 去商家看看
Windows 2003网络系统管理 去商家看看

 Windows 2003网络系统管理


基本信息·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页码:32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7302198616/9787302198611
·条形码:978730219861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Windows 2003网络系统管理》内容:教材建设应当提倡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我国高职院校为数众多,情况各异。地域不同、基础不同、条件不同、师资不同、要求不同,显然不能一刀切,用一个大纲、一种教材包打天下。应该针对不同的情况,组织编写出不同的教材,供各校选用。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就是好教材。同时应当看到,高职计算机教育发展很快,新的经验层出不穷,需要加强交流,推陈出新。
编辑推荐 《Windows 2003网络系统管理》特点:全面体现全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发布的《中国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课程体系2007》的指导思想和课程体系,切合高职特点。定位准确,内容先进,取舍合理,体系得当,风格优良。不是根据学科的原则确定课程体系,而是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组织课程,突出应用技能。写法上不是从理论入手,而是从实际问题入手,按照“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分析”的三部曲组织教学,符合读者认知规律,易于学习,有利于培养应用能力。针对性强,适用性广,符合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实际需要。
目录
第1章 安装和配置WindowsServer2003
1.1 怎样开始管理微软网络中的裸机
1.2 能力目标
1.3 典型任务1认识微软网络
1.3.1 任务描述
1.3.2 相关知识点
1.3.3 微软操作系统家族成员
1.4 典型任务2安装网络操作系统
1.4.1 任务描述
1.4.2 相关知识点
1.4.3 选择安装方式
1.4.4 安装前的准备
1.4.5 从光盘安装WindowsServer2003
1.5 典型任务3操作系统的基本管理
1.5.1 任务描述
1.5.2 硬件管理
1.5.3 环境和性能管理
1.5.4 服务管理
1.5.5 磁盘管理
1.5.6 利用安装光盘删除分区
1.5.7 利用专用工具管理磁盘分区
1.6 典型任务4网络的基本设置
1.6.1 任务描述
1.6.2 相关知识点
1.6.3 配置网络组件
1.6.4 测试网络连通性
1.6.5 网络组件的归纳与思考
1.7 归纳与总结
习题1
实训项目1

第2章 实现工作组网络
2.1 能力目标
2.2 怎样实现与管理工作组网络
2.3 典型任务1认识工作组网络
2.3.1 任务描述
2.3.2 工作组网络的基本知识
2.4 典型任务2实现WindowsServer2003工作组网络
2.4.1 任务描述
2.4.2 相关知识点
2.4.3 工作组网络的准备条件
2.4.4 建立WindowsServer2003工作组网络
2.5 典型任务3管理本地的用户账户与组账户
2.5.1 任务描述
2.5.2 相关知识点
2.5.3 创建本地账户和组账号
2.6 典型任务4管理与使用共享资源
2.6.1 任务描述
2.6.2 相关知识点
2.6.3 开放共享资源
2.6.4 使用共享资源的方法
2.7 归纳与总结
习题2
实训项目2

第3章 域网络的组织、实现与管理
3.1 能力目标
3.2 怎样实现和管理域网络
3.3 典型任务1确定域网络的逻辑管理模型与工作流程
3.3.1 任务描述
3.3.2 相关知识点
3.3.3 典型网络的实现方案
3.3.4 实现域网络的基本流程
3.4 典型任务2建立“域控制器”
3.4.1 任务描述
3.4.2 相关知识点
3.4.3 域网络的物理结构与逻辑结构
3.4.4 安装域控制器
3.5 典型任务3实现单域结构的域网络
3.5.1 任务描述
3.5.2 相关知识点
3.5.3 WindowsXP客户机登录到域
3.5.4 创建和管理“组织单位”
3.5.5 创建“域用户”账户
3.6 典型任务4管理与访问域中资源对象
3.6.1 任务描述
3.6.2 相关知识点
3.6.3 共享文件夹的发布与管理
3.6.4 已发布共享文件夹的访问
3.6.5 共享打印机的发布
3.6.6 组的创建与管理
3.7 典型任务5降级与升级域控制器
3.7.1 任务描述
3.7.2 域控制器操作命令DCPR()MO的应用
3.8 归纳与总结
习题3
实训项目3

第4章 实现DNS服务
4.1 能力目标
4.2 怎样实现DNS系统
4.3 典型任务1域名系统的应用基础
4.3.1 任务描述
4.3.2 相关知识点
4.3.3 地址解析的类型与方向
4.4 典型任务2建立I)NS服务器
4.4.1 任务描述
4.4.2 相关知识点
4.4.3 启用和安装DNs服务器
4.5 典型任务3配置I)NS服务器
4.5.1 任务描述
4.5.2 相关知识点
4.5.3 掌握DNS服务控制台的使用
4.5.4 创建DNs正向查找区域
4.5.5 创建反向查找区域
4.5.6 创建资源记录
4.6 典型任务4配置DNS客户机
4.7 归纳与总结
习题4
实训项目4

第5章 实现DttCP服务
5.1 能力目标
5.2 怎样实现与管理DHCt服务子系统-.
5.3 典型任务1rcP/IP网络的管理基础
5.3.1 任务描述
5.3.2 常用的TCP/IP与命令程序-.
5.3.3 FCP/IP的3个基本参数
5.3.4 TCP/IP的3种管理方法
5.4 典型任务2认识DHCF’服务
5.4.1 任务描述
5.4.2 为何使用DHCP服务
5.4.3 DHCP系统的工作原理与功能
5.5 典型任务3配置DHCP服务系统
5.5.1 任务描述
5.5.2 相关知识点
5.5.3 建立DHCP服务器-
5.5.4 DHCP服务器的授权
5.5.5 DHCP客户机的设置
5.6 归纳与总结
习题5
实训项目5

第6章 实现.Intranet中的信息服务
6.1 能力目标
6.2 怎样实现和管理信息服务系统
6.3 典型任务1认识IntranetqI:,的信息服务
6.3.1 任务描述
6.3.2 基于B/S结构的网络类型
6.3.3 Web服务与相关概念
6.3.4 微软的Internet信息服务器
6.3.5 In‘tranet的信息站点的实现方案
6.4 典型任务2安装应用程序服务器
6.4.1 任务描述
6.4.2 通过专用管理工具安装应用程序服务器
6.4.3 通过传统管理工具安装应用程序服务器
6.5 典型任务3信息网站的基本管理
6.5.1 任务描述
6.5.2 相关知识点
6.5.3 Internet信息服务的管理工具
6.5.4 利用默认网站发布信息

第7章 实现网络打印
第8章 实现文件服务
第9章 虚拟机与虚拟网络
参考文献
……
序言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已占全国高等学校半数以上,高职学生数已超过全国大学生的半数。高职教育已占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发展高职,培养大量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是促进社会就业的有效措施,也是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了全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办好高职教育,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已成为我国教育一事业中的一件大事,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为了更好地发展高职教育,首先应当建立起对高职教育的正确理念。
高职教育是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一种教育类型。它的培养目标、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和传统的本科教育有很大的不同。高职教育不是通才教育,而是按照职业的需要,进行有针对性培养的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要求为依据的教育。高职教育是直接面向市场、服务产业、促进就业的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中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密切的部分。
在高职教育中要牢固树立“人才职业化”的思想,要最大限度地满足职业的要求。衡量高职学生质量的标准,不是看学了多少理论知识,而是看会做什么,能否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本科教育是以知识为本位,而高职教育是以能力为本位的。强调以能力为本位,并不是不要学习理论知识,能力是以知识为支撑的。问题是学什么理论知识和怎样学习理论知识。有两种学习理论知识的模式:种是“建筑”模式,即“金字塔”模式,先系统学习理论知识,打下宽厚的理论基础,以后再结合专业应用;另一种是“生物”模式,如同植物的根部、树干和树冠是同步生长的一样,随着应用的开展,结合应用学习必要的理论知识。对于高职教育来说,不应该采用“金字塔”模式,而应当采用“生物”模式。
可以比较一下以知识为本位的学科教育和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教育在教学各个方面的不同。知识本位着重学习一般科学技术知识;注重的是系统的理论知识,讲求的是理论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学习要求是“了解、理解、掌握”;构建课程体系时采用“建筑”模式;教学方法采用“提出概念一解释概念一举例说明”的传统三部曲;注重培养抽象思维能力。而能力本位着重学习工作过程知识;注重的是实际的工作能力.,讲求的是应用的熟练性;学习要求是“能干什么,达到什么熟练程度”;构建课程体系时采用“生物”模式;教学方法采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一归纳分析”的新三部曲;常使用形象思维方法。
文摘 第3章域网络的组织、实现与管理
3.1能力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和实际训练,用户应当具有如下的能力,这些能力是每位大中型网络管理者必须具有的职业素养及技能。
①具有根据大中型网络的规模,规划域的逻辑组织结构的能力。
②具有实现大中型集中控制、管理域网络的能力。
③具有实现各种对象的组织、管理与访问的能力。
3.2怎样实现和管理域网络
当面临一个大中型的网络,局域网的硬件准备就绪,硬件的连接已经完成。如何组织一个安全、合适、可集中管理的网络呢?如何才能使网络运行起来?为了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实现和初步管理微软网络,我们将域网络的管理分解为以下多个典型操作。
①确定域网络管理方案,以及组织、规划域中的逻辑管理模型。
②从独立服务器建立域控制器。
③从客户机登录到域。
④在域中通过建立组织单元(包含各种对象)来实现域中的逻辑管理模型。
⑤在大中型域网络中,发布和使用资源对象。
⑥在域中创建账户和组账户。
⑦实现域控制器、独立服务器和成员服务器的身份转换。
3.3典型任务1确定域网络的逻辑管理模型与工作流程
确定网络计算模式、计算机在网络中的组织方式,以及建立域网络的逻辑管理模型,应当是WindowsServer2003可运行的域网络的起始工作。
3.3.1任务描述
在面对网络时,作为网络管理者,必须有能力根据本单位网络需求的实际情况,进行网络系统的组织、规划和设计。因为,只有设计和组织良好的网络系统,加上必要的网络管理,才可能使得网络处于一个良性运行的状态。那么,在实现一个大中型的域网络时,有几种逻辑上的组织结构呢?针对不同的逻辑结构,具体的实现方案又是什么呢?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