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军事 >

公共基础知识一本通

2010-03-17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人事出版社 ·页码:38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9721201898609 ·条形码:972120189860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公共基础知识一本通 去商家看看
公共基础知识一本通 去商家看看

 公共基础知识一本通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人事出版社
·页码:38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9721201898609
·条形码:972120189860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军队转业干部计划安置考试复习用书

内容简介 《公共基础知识一本通》讲述了:军队干部转业地方工作,是党、国家和军队的一项重要制度。军队转业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人才资源,是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力量。2001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的《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明确提出,党和国家机关接收计划分配的军队转业干部,按照管理权限,在主管部门的组织、指导下,对担任师、团级职务的,采取考核选调等办法安置;对担任营级以下职务的,采取考试考核和双向选择等办法安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二十一条明确指出,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以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军转安置中的考试,是对军转干部理论水平、文化基础、知识结构、文字功底等综合素质进行测试和考评的基本手段。考试的目的是测度考生的知识水平以及适应职位要求的素质和能力,从中发现军转干部中的高素质人才。对要求进党政机关安置的军转干部,通过考试的办法好中选优,不仅符合公务员队伍“逢进必考”的原则,而且有利于机关干部队伍的素质优化。
编辑推荐 《公共基础知识一本通》是由中国人事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第一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基础过关题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第二节 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第三节 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基础过关题

第三章 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第一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第二节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及其关系
第三节 对立统一规律
基础过关题

第四章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第一节 认识的发生和本质
第二节 认识的发展过程
第三节 真理与价值
第四节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基础过关题

第五章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第一节 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本质
第二节 人类社会的经济结构
第三节 人类社会的政治结构
第四节 人类社会的文化结构
基础过关题

第六章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二节 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三节 历史的创造者
基础过关题

第七章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第一节 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二节 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第三节 共产主义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基础过关题

第二篇 政治经济学原理和市场经济理论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第一节 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
第二节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第三节 资本的运行
基础过关题

第二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第一节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与经济制度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
基础过关题

第三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精髓和地位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及科学内涵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要求
基础过关题

第二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基础过关题

第三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特征和主要矛盾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基础过关题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第一节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步骤
第二节 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基础过关题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第二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三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基础过关题

第六章 社会主义的外交战略和国家统
第一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第二节 “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
基础过关题

第四篇 法律常识
第一章 法理学
第一节 法的基础理论
第二节 社会主义法的制定与实施
基础过关题

第二章 宪法法律制度
第一节 宪法概述
第二节 我国的基本制度
第三节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四节 我国的国家机构
基础过关题

第三章 行政法
第一节 行政法概述
第二节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第三节 行政行为
第四节 抽象行政行为
第五节 具体行政行为
第六节 行政复议
第七节 行政赔偿
基础过关题

第四章 民法
第一节 民法概述
第二节 合同法
第三节 知识产权法
第四节 婚姻法
第五节 财产继承法
基础过关题

第五章 经济法
第一节 经济法基本理论
第二节 企业法
第三节 公司法
第四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五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六节 产品质量法
第七节 税法
基础过关题

第六章 刑法
第一节 刑法概述
第二节 犯罪
第三节 刑罚
第四节 几类常见罪名
基础过关题

第七章 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和适用
第三节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第四节 治安管理处罚程序
基础过关题

第八章 诉讼法律制度
第一节 诉讼法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民事诉讼法
第三节 刑事诉讼法
第四节 行政诉讼法
基础过关题

第五篇 行政管理
第一章 政府职能及其转变
第一节 政府职能概述
第二节 政府职能的分类和基本内容
第三节 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
基础过关题

第二章 中国政府机构及其改革
第一节 政府机构概述
第二节 政府机构设置的原则
第三节 我国行政组织体系
第四节 ,政府机构的改革
基础过关题

第三章 公务员制度
第一节 公务员制度概述
第二节 职位分类与职务制度
第三节 录用、辞职、辞退和退休制度
第四节 考核、奖惩、交流与回避制度
第五节 培训、工资福利与申诉控告制度
基础过关题

第四章 行政领导
第一节 行政领导概述
第二节 行政领导的权责
第三节 行政领导体制的类型
第四节 行政领导者产生的方式
第五节 行政领导者的素质结构及其优化
第六节 行政领导艺术
基础过关题

第五章 行政决策与执行,行政监督与协调
第一节 行政决策
第二节 行政执行
第三节 行政监督
第四节 行政协调
基础过关题

第六篇 常识
第一章 人文常识
第一节 文学
基础过关题
第二节 历史
基础过关题
第三节 地理
基础过关题

第二章 科技常识
第一节 物理
基础过关题
第二节 化学
基础过关题
第三节 生物
基础过关题

第七篇 公文写作与处理
第一章 公文写作
第一节 公文概述
第二节 常用公文的写作要点
第三节 常用事务文书写作
基础过关题

第二章 公文处理
第一节 公文处理概述
第二节 收文处理
第三节 发文处理
基础过关题

第八篇 时事纵览
一、国内部分
二、国际部分
基础过关题
……
序言 军队干部转业地方工作,是党、国家和军队的一项重要制度。军队转业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人才资源,是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力量。2001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的《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明确提出,党和国家机关接收计划分配的军队转业干部,按照管理权限,在主管部门的组织、指导下,对担任师、团级职务的,采取考核选调等办法安置;对担任营级以下职务的,采取考试考核和双向选择等办法安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二十一条明确指出,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以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军转安置中的考试,是对军转干部理论水平、文化基础、知识结构、文字功底等综合素质进行测试和考评的基本手段。考试的目的是测度考生的知识水平以及适应职位要求的素质和能力,从中发现军转干部中的高素质人才。对要求进党政机关安置的军转干部,通过考试的办法好中选优,不仅符合公务员队伍“逢进必考”的原则,而且有利于机关干部队伍的素质优化。
为使军转干部尽快熟悉考试内容,提高复习效率,中国人事出版社专门为军队转业干部精心准备了《军队转业干部计划安置考试复习用书》。
本系列分为《行测·申论一本通》和《公共基础知识一本通》。《行测·申论一本通》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五大题型入手,采取试题解读、题型分析、答题技巧、例题分析等与强化训练相结合的阐述方式使读者对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形成系统印象,逐渐熟练运用;第二部分从对申论考试进行介绍、申论考试四大能力(阅读理解、归纳概括、解决问题、论证分析)的培养,申论考试三大文体(议论文、说明文、公文)的写作要求和方法、申论考试模拟试题及真题分析等几个角度,使读者从最有效的途径体验中论学习的入门、了解、熟悉乃至掌握。《公共基础知识一本通》涵盖政治、经济、法律常识、管理、人文和科技常识、公文写作与处理等内容,适合军转干部使用。
全书有如下特点:
1.系统性。在对考试内容的把握上,全书覆盖全面、重点突出,有利于使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快了解、熟悉考试的相关情况。
2.强化性。根据军转干部平时工作忙,复习时间有限的特点,本书摒弃理化讲解,突出练习题的强化训练。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自行安排练习。
3.实战性。无论例题、习题,均以真题为主,模拟题的难度也以真题为标准,突出实战性。
衷心地祝愿广大考生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在新的岗位上报效国家。
文摘 哲学的基本问题,贯穿于包括社会历史观在内的全部哲学问题之中,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历史起点,也是哲学的逻辑起点。其他所有哲学问题都是从这个问题中派生出来的。
在哲学基本问题之后,还有一个世界处于什么状态的问题,并由此而产生哲学中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对立。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运动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它认为,世界是互相联系、变化和发展的,事物的内部矛盾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形而上学则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待世界;如果说有变化,也是数量上的增加、减少和场所的变更;这种变更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内部,而在事物的外部,即由于外力的推动。
学哲学、用哲学,离不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这两个“对子”。但是,不可以将这两个“对子”并列而等量齐观。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个“对子”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属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范畴,是源;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回答世界“怎么样”的问题,是流。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中的伟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中的伟大变革。这一革命性变革的实质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论体系的内容上、本质特征上以及社会功能上,都具有不同于以往哲学的特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变革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结束了社会历史领域中唯心史观的统治地位。
2.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去理解物质世界,使唯物主义成为生机勃勃的科学理论体系。
3.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是一个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统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统一的新的哲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变革表现在理论内容上,是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起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