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经济管理 > 投资 >

国际金融实务(第2版)

2010-03-17 
基本信息·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页码:221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 ·ISBN:9787040250855 ·条形码:9787040250855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国际金融实务(第2版) 去商家看看
国际金融实务(第2版) 去商家看看

 国际金融实务(第2版)


基本信息·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页码:221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
·ISBN:9787040250855
·条形码:9787040250855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国际金融实务》是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是在原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国际金融实务》共分八章,分别是:外汇与汇率、外汇市场及其业务、国际结算、国际收支、国际储备、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组织。《国际金融实务》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实用、有趣、新颖和够用为度”。实用主要表现为教材的体例既基本按照传统的国际金融教材的体系,但又作了一定的调整,对纯理论的内容尽量删减,同时充实和强化实务性强、与现实社会经济联系密切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的内容;有趣则体现在教材的部分章节设置知识窗栏目,这一方面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可以增强教材的知识性、趣味性和生动性;新颖主要是对于原有学科体系中部分已经发生较大变化的内容,本教材及时给予更新;够用为度主要是指内容不求多、不求深,而是紧扣读者对象,深入浅出,把该讲的内容讲清楚即可。此外,为方便教学,各章均设有学习目标、能力标准、本章小结、练习与思考、案例分析等板块,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内容的理解、消化和吸收。
《国际金融实务》适用于高等职业院校、高等专科学校、成人高校、民办高校及本科院校举办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类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学,也可供五年制高职、中职学生使用,并可作为社会从业人士的参考读物。
编辑推荐 《国际金融实务》是黄志强编写的,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一章 外汇与汇率
第一节 外汇概述
第二节 汇率
第三节 汇率的决定及其理论
第四节 外汇风险与防范
第五节 外汇管制

第二章 外汇市场及其业务
第一节 外汇市场
第二节 传统的外汇交易业务
第三节 外汇衍生交易业务

第三章 国际结算
第一节 国际结算概述
第二节 国际结算工具
第三节 国际结算方式
第四节 国际结算单据

第四章 国际收支
第一节 国际收支概述
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
第三节 国际收支的调节
第四节 我国的国际收支

第五章 国际储备
第一节 国际储备概述
第二节 国际储备的构成
第三节 国际储备的管理
第四节 我国的国际储备

第六章 国际金融市场
第一节 国际金融市场概述
第二节 国际货币市场和国际资本市场
第三节 欧洲货币市场
第四节 国际黄金市场
第五节 国际金融市场中的贸易融资与项目融资
第六节 利用外资与国际债务

第七章 国际货币体系
第一节 国际货币体系概述
第二节 金本位制度
第三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
第四节 牙买加体系
第五节 欧洲货币一体化
第六节 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

第八章 国际金融组织
第一节 国际金融组织概述
第二节 全球性的国际金融组织
第三节 区域性的国际金融组织
第四节 中国与国际金融组织
参考书目
……
序言 时光飞逝。自从2004年本书第一版出版发行至今,已经四年有余。在这几年中,无论是中国经济,还是世界经济,都发生了许多变化。中国经济在经历了二十几年的快速发展之后,目前在经济生活中的许多层面都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改革开放进程中沉积下来的许多矛盾正在逐渐显现出来,国民经济面临着一个较为困难和复杂的局面,包括发展模式、产业结构、国企改革、金融市场、就业以及通货膨胀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世界经济更是错综复杂,前景堪忧。美国经济正在发生一些明显的变化,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以及对世界各国经济所带来的影响远未结束。油价高企,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居民的生活成本不断被推高,通货膨胀正逐渐成为笼罩在世界各国头上的一片乌云,挥之不去,国际金融局势显得扑朔迷离,不确定性明显增强。
改革开放30年来,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一直以政府为主体,消费始终乏力,只有出口一枝独秀。但持续多年的高额贸易顺差,又使得中国的外汇储备逐年激增,国际社会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增加,当前的人民币币值正处于一个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的尴尬局面。此外,股市暴涨暴跌、房市走向不明等经济不稳定因素以及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的频发等,都对中国经济今后的发展构成新的严峻考验。在此背景下,我们对《国际金融实务》一书的修订,就有了更大的探索空间和更多的阐述内容。同时我们也对原有的写作体例加以改进,虽然难度加大,但却更具有挑战性。我们希望能把这门学科的具体知识放在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大背景下来加以阐述,如果通过抛砖引玉,能使读者对国际金融学科产生一定的兴趣并加以关注,那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根据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要求和实际情况的变化,本次修订将全书由原来的总共九章缩减为八章,具体的内容体例也有一定的变化,并增加了随书附送的多媒体课件。全书由黄志强负责修订。厦门理工学院商学系的刘绵勇教授审阅了修订版的书稿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厦门理工学院信息中心的谢才茂老师对课件的制作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书稿的编写过程中,还参阅了国内外的一些资料文献并访问了有关网站,借鉴了其中的某些观点和数据,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文摘 插图:


三、我国外汇管制的实践
从高度集中到外汇留成,从外汇调剂市场到全国统一外汇市场,从复汇率到单一的有管理的市场汇率,从人民币不可兑换到经常项目的完全可兑换再到资本项目的部分可兑换,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的外汇管制从严厉到相对宽松,逐步走上了金融自由化的道路。
(一)改革开放之前的外汇体制
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外贸领域实行的是国家垄断贸易体制。与此相适应,我国外汇管理体制采取了高度集中统一的、以行政手段管理为主的严格外汇管制模式。外汇收支实行全面指令性计划管理,一切外汇收入都必须上交给国家,所有外汇支出由国家按计划分配。国家外汇收支由原国家计划委员会全权负责,以收定支。这种严格的外汇管制保证了有限的外汇资金集中到国家手中并用于满足重点经济建设项目的需要,对于维持外汇收支平衡和人民币汇率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体制管得过死、过于僵化的弊端逐渐显露,对外汇的使用效率和出口创汇的积极性也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改革开放以后的外汇管理体制(1979年-1993年)
1979年,我国实行了贸易外汇和非贸易外汇额度留成制度,即企业的出口外汇收入可留成一定的比例归其自己支配。但留成的外汇不是现汇,而是一种将来使用外汇的权利凭证。外汇额度留成在当时既保证了国家对外汇的宏观控制,又使地方、部门和企业在外汇使用上有一定的机动余地和自主权,从而对调动各方面的出口创汇积极性起到积极作用。然而,在外汇额度留成制下,企业和地方留成的是额度而不是外汇本身,由此产生了外汇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情况。由于企业和地方留成额度总额不断增加,而在留成额度名义下结售给国家的真实外汇又被国家计划安排使用掉,导致留成额度有超过国家外汇储备的趋势。同时,外汇留成比例种类繁多,又带来了不公平竞争问题。
在外汇留成制下,企业和地方的留成外汇额度可以调剂使用。刚开始国家规定外汇调剂中介机构限于中国银行,调剂价格限制在不高于牌价的10%。1987年和1988年深圳和上海先后建立了外汇调剂中心,实行竞价买卖,允许汇价自由浮动,外汇调剂业务迅速发展起来。到1992年年底,全国成立了100多个外汇调剂中心,外汇调剂金额达到250亿美元。
外汇调剂市场在实现外汇额度的互通有无、加速外汇资金周转以及充分利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