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小说 >

新中国

2010-03-17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09年12月 ·ISBN:9787505726659 ·条形码:978750572665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正文语种: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新中国 去商家看看
新中国 去商家看看

 新中国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09年12月
·ISBN:9787505726659
·条形码:978750572665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新中国》是陆士谔32岁(1910年)写下的代表作,这是一部令人万分惊叹的小说。小说以第一人称写作,是一部以梦为载体的幻想之作。主人公陆云翔在1910年做了一个梦,醒来后他惊异地发现上海已是一派全新的繁华景象。城市里地铁穿梭,洋房鳞次栉比,跑马厅附近修建了大剧院,陆家嘴成为金融中心……所涉及的领域涵盖了科技、交通、建筑、医学、工业等诸多方面,与今天的真实情况所差无几。此外,书中还提到很多事物,如通光避雨的雨街、供普通百姓乘坐的飞车、可以在水面自由行走的水行鞋、类似电影情节效果的焰火、只用“汽”不用水的新式浴法等,至今尚待实现。本书最令人称奇之处,是写到万国博览会,即现在所称的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办的情景:“一座很大的铁桥,跨着黄浦,直筑到对岸浦东……开办万国博览会,为了上海没处可以建筑会场,特在浦东辟地造屋。那时,上海人因往来不便,才提议建造这桥的。现在,浦东地方已兴旺的与上海差不多了。”小说预言的细节与百年之后的现实精确吻合,令人惊奇。
作者简介 陆士谔(1878-1944),江苏青浦(今属上海市)人,名守先,字云翔,号士谔。17岁时,从清代大名医唐纯斋学医,1905年27岁来沪行医谋生,此后他一边行医(曾获得上海十大名医的称号),一边以惊人的速度写作小说。陆士谔一生创作了百余部小说,其中《血滴子》尤为走红,以致世人多以为雍正之传位和丧命,都是出自血滴子成员之力。
这些小说中,以《新上海》与《新中国》最著名。199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十大古典社会谴责小说”,陆士谔的《新上海》与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同列其中。他创作的以抗击八国联军为题材的小说《冯婉贞》的部分内容竟被编入《清稗类钞》,后人又将此作为史实编进了历史课本。另撰有《也是西游记》、《飞行剑侠》、《七剑八侠》、《七剑三奇》、《三剑客》、《红侠》、《黑侠》、《白侠》、《顺治太后外纪》、《女皇秘史》、《清史演义》、《清朝开国演义》等书。他还写过《新孽海花》、《孽海花续编》等。此外他撰、编有许多部中医学著作。

媒体推荐 温家宝总理在第七届世博国际论坛开幕式上说:“1910年一位叫陆士谔的青年创作了幻想小说《新中国》,虚构了100年后在上海浦东举办万国博览会的情景。”
      ——新华网在线消息,2009年11月12日

在《新中国》这部小说内,我的祖父以“梦”为载体,描绘了自己所憧憬的理想社会:上海浦东正在召开世博会(“万国博览会”),中外游客都到上海来,为解决“过江难”和“乘车难”的矛盾,上海建起了地铁(“地下电车”)、越江隧道和浦江大桥。另外,祖父还“梦”见人民广场(“跑马厅”)建起了上海大剧院(“新上海舞台”);浦东也已开发,“中国国家银行”就设在浦东……充分体现了祖父惊人的超前意识。我经初步梳理,祖父陆士谔的20余种预言已被一一应验,而今的上海,远比祖父的梦更加美好。
——陆士谔的孙子陆贞雄

我采访晚清作家陆士谔的孙子,他(陆士谔)写了一本科幻小说,他预言2010年上海会开世博会,而且世博会就在浦东举行,那个时候要建一个海底隧道。100年以后,世博会真要在上海举行了,我觉得这是一个梦想成真的故事。
————著名导演贾樟柯

《百年世博梦》中首次披露:100年前,一位名叫陆士谔的小说家,在自己的幻想作品《新中国》里,梦见了上海浦东举办世界博览会的情形,“把地中掘空,筑成了隧道,安放了铁轨,日夜点着电灯,电车就在里头飞行不绝。”他描绘,“一座很大的铁桥,跨着黄浦,直筑到对岸浦东。”整整100年后,上海即将迎来举世瞩目的世博会,小说中的百年梦想正在变成现实。是梦?非梦!幸运找到这份史料的《百年世博梦》编导之一赵菲菲告诉记者,当时整个制作团队只剩下一个反应,便是不可思议,“太神了,巧合程度让人惊叹!”
——《人民日报》

1910年2月10日(宣统二年),20世纪第一个戌狗(庚戌),是清王朝统治的“倒数”第二个新年。32岁的小说家陆士谔以这年“正月初一”为缘起,写下一部“未来幻想式”小说《新中国》(另名《立宪四十年后之中国》)。书中驰想40年后中国独立、富强、文明之与前种种不同,显露出作者当年对“君主立宪”抱有的幻想。令人惊异的是,陆氏梦中于“宣统二十年”为迎接上海浦东万国博览会建成的浦江大铁桥、地铁(电车隧道)、越江隧道等三大工程及方位,竟与现在的南浦大桥、地铁一号线及延安东路越江隧道出奇相仿。
——人民网海外版

1910年,代表中国的清王朝已病入膏肓,中国五千年的国运处于前所未有的低谷。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中国的知识精英并没有丧失信心——这也许是中华文明能够独步世界并最终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衰落后可以再复兴的原因。晚清小说家陆士谔出版了预言小说《新中国》,预言一百年后即2010年将在上海举行世博会——此时的世界,世博会仍然尚只是西方列强的专利。
除此之外,他还预言了过江隧道、地铁、大桥等新生事物。到今天,我们都不得不惊叹陆士谔先生预测之精准。更令我们叹服的是,他是在中国处于历史积弱谷底的时候做出这样预言的,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在他做出预言的时代,这一切无疑会被西方视为梦呓,痴人说梦。别忘了,就是在今天,中国崛起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的时候,仍然国内外大批精英都不相信二十年后中国可以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
——《欧洲时报》2009年10月1日

陆士谔的小说《新中国》出现的时间距离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时间相差整整一百年。复旦大学中文系黄霖教授不禁感叹说,当时的老百姓迫切盼望国家能够强盛起来,这源自于一种强烈的民族情绪。
身处上海中西文化交汇的城市生活中,陆士谔胸怀远大。从他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中国文人对外部世界的密切关注,渴望自己的国家通过举办世博这样的盛会,加强与世界的交流,变得更加繁荣与富裕。
——《文汇报》

“中国将举办万国博览会,地点便在上海浦东。”这是晚清小说家陆士谔在他的1910年出版的小说《新中国》中,以写梦的形式畅想未来,这个预言百年后的今天,即将应验。
——《大公报》

清末民初一位名叫陆士谔的小说家,在他以梦为载体的幻想小说《新中国》里,虚构了上海浦东举办“万国博览会”的情形。小说在1910年发表,对跨越浦东、浦西的黄浦江大铁桥也作了细致的描写。无独有偶,早期改良主义思想家郑观应等人也在他们的作品里提到了举办“万国博览会”。100年前,小说家、思想家的奇梦幻想,今天终于梦幻成真,上海将迎来举世瞩目的2010年世博会。
——《光明日报》

1910年,陆士谔完成了“旷世奇书”《新中国》。以一个梦贯穿,虚构了100年后的上海,主人公陆云翔其实就是作者本人。在这部小说中,陆士谔发出一个预言:百年后,上海将举办世博会。
在《新中国》一书中,陆士谔首先为上海设计了一张宏伟的地下、地面和空中交织的都市交通网:上海城里城外,马路修筑得异常宽广,路旁商铺鳞次栉比。店铺后面均铺设了晴闭雨开的雨街,上覆琉璃瓦,通光而不漏雨。大马路下通了地铁,“把地中掘空,筑成了隧道,安放了铁轨,日夜点着电灯,电车就在里头飞行不绝。”
陆士谔还精确预言了浦东的开发:跨江大桥横跨浦江两岸,“长虹般的铁桥,横卧波心,一时渡过了桥,只见洋房鳞次栉比,马路八达四通,往来车马,像穿梭一般,黄浦江底也铺设了过江隧道,电车可以快捷地直行浦东。交通的便利加快了浦东的城市化进程,中国国家银行分行开设在浦东,万国博览会也在浦东召开。租界的治外法权已经收回,昔日趾高气扬的洋人见了中国人也彬彬有礼,而街头的新生事物更多,以往经常碰撞行人的电车也改为地下行驶,把地中掘空,筑成了隧道,安放了铁轨,日夜点着电灯,电车就在里头飞行不绝。一座很大的铁桥,跨着黄浦,直筑到对岸浦东。”
——《北京晚报》

陆士谔在1910年发表充满理想的小说《新中国》,书中预言1951年(宣统四十三年),中国将举办万国博览会,地点便在上海浦东,书中主人公“陆云翔”与妻子游历上海,惊讶地发现,“一座很大的铁桥,跨着黄浦,直筑到对岸浦东。”“现在浦东地方已兴旺得与上海差不多了。”而街头的新生事物更多,“把地中掘空,筑成了隧道,安放了铁轨,日夜点着电灯,电车就在里头飞行不绝。”小说结尾,陆云翔被门槛绊了一跤后跌醒,方知梦幻一场。妻子说:“这是你痴心梦想久了,所以,才做这奇梦。”丈夫却答:“休说是梦,到那时,真有这景象,也未可知。”现代的我们,看了陆士谔这部小说中有关世博会的种种“梦想”,真的要对他竖起大拇指,赞一声真准了。
——东方网

我相信这部小说只是无心之作,但在世博会即将举行的大语境中,这无疑是一个横跨百年的上海奇迹最佳范例。
——《经济观察报》

出生于上海的小说家陆士谔对世博会的预测,则更具有戏剧性和生活气息。陆士谔1878年出生在上海青浦朱家角,从小爱读稗官野史。1910年,陆士谔发表科幻小说《新中国》,全书共分12回,以一个梦贯穿。他预言100年后,中国将举办万国博览会,地点便在上海浦东。小说中写道,在上海浦东要召开一个万国博览会,中外游客都要来。在小说里,一觉醒来的陆云翔与妻子游历上海,惊讶地发现,租界的治外法权已经收回,昔日趾高气扬的洋人见了中国人彬彬有礼,而街头的新生事物更多,以往经常碰撞行人的电车也改为地下行驶,“把地中掘空,筑成了隧道,安放了铁轨,日夜点着电灯,电车就在里头飞行不绝。”更让陆云翔惊讶的是:“一座很大的铁桥,跨着黄浦,直筑到对岸浦东。”“现在浦东地方已兴旺得与上海差不多了。”小说结尾,陆云翔被门槛绊了一跤后跌醒,方知梦幻一场。妻子说:“这是你痴心梦想久了,所以,才做这奇梦。”陆云翔却答:“休说是梦,到那时,真有这景象,也未可知。”
——上海金融网

目录
新中国

第一回   三杯浊酒块垒难消 一枕黄粱乾坤新造
第二回   冠全球大兴海军  演故事改良新剧
第三回   创雨街路政改良  筑炮台国防严重
第四回   催醒术睡狮破浓梦  医心药病国起沉疴
第五回   辨女职灵心妙舌 制针厂鬼斧神工
第六回   遵阃教统帅畏妻 除大害国民拒赌
第七回   汽油车风驰电掣 游憩所光怪陆离
第八回   放烟火国耻难忘 话旧事信疑参半
第九回   腾云驾雾不异登仙 破浪乘风快偿夙志
第十回   合浦还珠渔翁得利 除恶务尽国手逞奇
第十一回  吴淞口大操海军 胡咏棠纵谈异事
第十二回  立宪四十年普天同庆 大会廿三国决议弭兵

新水浒

第一回   醒恶梦俊义进忠言 发高谈智深动义愤
第二回   豹子头手刃高衙内 花和尚棒喝智清僧
第三回   戴院长说明神行法 鲁智深改扮留学生
第四回   咨议局绅士现恶形 盐捕营官府逞淫威
第五回   林教头仗义救福全 戴院长愤世骂官场
第六回   宋公明大宴群雄 吴学究倡言变法
第七回   女头领大发牢骚 忠义堂初行选举
第八回   白面郎拟开女校 神算子筹办银行
第九回   倒银行蒋敬施辣手 布广告时迁计缓兵
第十回   郑天寿恃强占妻妹 章淑女被刺控公庭
第十一回  女学生甘为情死 白面郎决计私逃
第十二回  九尾龟巧设私娼寮 一丈青特开女总会
第十三回  铁叫子痛诋演剧会 金大坚开设新书坊
第十四回  萧圣手穷途卖字 安神医荣召入都
第十五回  单聘仁设计施骗术 鼓上蚤改业作侦探
第十六回  九云楼时迁庆功 铁路局汤隆辞职
第十七回  开考优拔穷极怪象 整顿学堂别出心裁
第十八回  智多星初戏益都县 魏竹臣重建孝子坊
第十九回  吴学穷再戏益都县 宋公明筹赈济州城
第二十回  石碣村三阮办渔团 江州埠吴用开报馆
第二十一回 盘报馆吴用论行情 吃番菜李逵闹笑话
第二十二回 新舞台李逵演活剧 夜花园解宝出风头
第二十三回 石秀智取头彩银 武松大开运动会
第二十四回 梁山党大会忠义堂 陆士谔归结新水浒

……
文摘 插图:




走了好一会,女士道:“雨已停了,我们到马路上去走罢。”我就跟他到马路上。见马路比旧时广阔了一小半,问女士道:“这是大马路不是?”女士道:“正是大马路。”我道:“怎么这样的广阔?”女士道:“翻造一回房屋,收进三尺。四十年里头,不知翻造了多少回数,自然要这样的宽阔了。”
我道:“我记得,大马路是有电车往来的。怎么如今一部都不见了?”女士道:“电车原旧有的,不过不在地面上行走是了。我问:“不在地面上行走,在那里行走呢?”女士道:“在地道里行走。把地中掘空,筑成了隧道,安放了铁轨,日夜点着电灯,电车就在里头飞行不绝。那电车在地道里行走,共有两便:一免得碰撞行人车辆,二免得让避人家,一竟可开快车。”

我听了喜欢,向女士道:“我没有乘过隧道里电车,可否陪我去乘坐一会子。”女士道:“可以。”于是就同我到十字街口。我记得,这里就是书锦里,不过场面比从前大不相同了。两旁店铺,轩昂齐整,竟同从前的抛球场差不多。见地中方方一大块,用铁栏围着。那铁栏做得非常的精致,铁栏上竖着块很大的铜牌,上有字道:“商办上海电车公司第三站。”我问:“这是车站么?”女士点头。
我走至铁栏边一瞧,见下面像楼梯是的,很阔一条阶梯。我忙向右边,扶着手跨下去时,女士道:“错了,向左边走!右边是下面底人上来的路。”只得改走左边,同着女士,一步一步走下去。见隧道很是宽阔,与从前的马路相似。四面都是式门听筑造的,光滑异常。电灯亮的耀眼,照得毫发都现。
霎时,电车来了。管机人见有人趁车,忙把车停了,不等我们开口。我让女士上了车,然后跨上。见车中人已坐满,那乘客见女士没有坐位,忙着起身相让。我想,吾国人竟这样的文明,无怪要雄冠全球呢!不多会子,早到了黄浦滩车站。女士道:“我们上去罢!”我说:“很好!”
走出车站一瞧,不觉大惊。见一座很大的铁桥,跨着黄浦,直筑到对岸浦东。忙问女士:“这大铁桥几时建造的?”女士道:“足有二十年光景了。……现在,浦东地方已兴旺的与上海差不多了。中国国家银行分行,就开在浦东呢!浦东到上海,电车也通行的。”
我道:“怎么桥面上不见有电车轨道?”女士道:“云翔,你总是四十年前的老知识。方才我同你不是坐过电车么?那电车不是在隧道中行走么?”我道:“不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