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散文
小说
世界名著
散文
传记
武侠
网络小说
推理
言情
文学
诗歌词曲
青春
动漫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散文
>
吾爱吾土吾爱吾友
2010-03-17
市场价:¥16.00卓越价:¥12.80为您节省:3.20元 (80折) VIP 价:¥12.42 SVIP价:¥12.16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吾爱吾土吾爱吾友
吾爱吾土吾爱吾友
市场价:
¥16.00
卓越价:¥12.80为您节省:3.20元 (80折)
VIP 价:¥12.42 SVIP价:¥12.16
全场购物免配送费!
现在有货,登录后根据您所在地址,商品的发货时间会有所不同。 (暂无用户评分、评论 | 写评论)
为该商品打分以改善“为我推荐”
登录为该商品打分
已经有了
基本信息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页码:217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2月
·ISBN:7309047702
·条形码:978730904770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Pages Per Sheet
内容简介
大概是从前年开始,在《文汇读书周报》的“买书偶记”专栏里,不断见到署名“五谷”的文章。大多是每周一篇,所写并不限于买书,更多是关于书的介绍,并且每每引发出内容广泛的评论。此何人也,如此频繁地出入书店,每周至少读一本书,并写出评介文字?打听清楚后更为诧异:作者竟是《文汇报》的党委书记兼副总编辑吴谷平。在这样一个繁忙的岗位上,有这样的文字方面的业绩,在终日为人作嫁之余为自己缝制一件色彩斑斓的衣裳,需要有多么强烈的执著精神,付出多少辛劳,是可想而知的。
今年盛夏,在北京,我和作者终于有一面之交,相谈颇为投机。日前收到《吾爱吾土 吾爱吾友》书稿的校样,把以往读过的和未曾读过的文章从头至尾读了一遍,观其书而知其人,更加深了对于作者的理解。
作者对书籍的酷爱会让所有这部书的读者感动。逛书店是他的莫大爱好。出差甚至出国,首先关注的是图书和报纸。国际旅途小憩,也要便中浏览甚至认真统计国外杂志的品类,从中察觉思想文化和社会动态。没有这种对书籍如痴如醉的爱好,就不会有收录在这本书里的六十多篇关于书的精彩文字。这些文章的特点,正在于通过书籍来洞察历史,了解社会,捕捉资讯,体味人生。这里有对老一辈知识分子的关注,有对国内外出版界历史和现状的评介,更有对市 2 场经济浪潮中文化界浮躁表现的针砭。针砭时弊是坦诚的,直抒胸臆的,甚至是指名道姓和痛快淋漓的,没有遮遮掩掩和言不及义。文字干净利落,朴实而明快,没有时下某些文章所常见的那种矫揉造作和故弄玄虚。从专业研究的眼光来看,或许论说未必都很深入,这正表现了报业读书人的特点:广博。报人接触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要对千变万化的事物及时而恰当地做出反应,不仅需要有高昂的热情和正确的政治判断,而且需要有广博的知识和对三教九流的了解。本书从一个侧面显示出,作者在继承着中国报界的优良传统。
人类经历了“石书”时期、“骨书”和“竹书”时期、“帛书”时期和“纸书”时期,现在进入了“电子书”时期。有调查说,国人的图书阅读率在下降。我不知道是否包括了“电子书”,但据美国国家艺术捐赠基金会公布的《日益衰落的读书风气》的调查报告,美国阅读文学著作的读者20年来下降了10%,9—10岁的孩子半数以上认为阅读是无聊和过时的事。如果说,国人读书风气的衰微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与市场经济浪潮下的浮躁有关,那么,在美国这样的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出现了同样的趋势,想必是另有原因了。我对作者在本书最后一篇《二十年后,我们怎么阅读》中所持的论点,抱有同感,即要习惯于电子化图书时代的阅读。也许,若干年后,读纸书会成为一个奢侈,正如现时之读宋版。但无论何种图书,都是需要平心静气,认真“读”的。这也是本书作者给我们提供的启示。
作者简介
吴谷平,浙江鄞县人。196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曾供职于湖南日报、解放日报、新闻晨报、东方网,现为文汇报党委书记、高级编辑,常用“五谷”笔名写随笔。
编辑推荐
三不买、买本期刊看战争、揣本新书去看“猫”、关于周扬的书、抱回一摞折价书、又见草婴、法兰克福数杂志……本书收录作者读书、写人的散文随笔60余篇,体现了新闻工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和文化感知力。
目录
三不买
买本期刊看战争
揣本新书去看“猫”
关于周扬的书
抱回一摞折价书
又见草婴
……
文摘
书摘
“非典”时期,书店冷落了许多。精明的出版社调整了出版计划,能推
迟出的书推迟出了。到一家常去的书店,老板说,去进了几趟书,没见几本
新书,草婴的《我与俄罗斯文学——翻译生涯六十年》(文汇版)是新出的书
。
《我与俄罗斯文学》这个题目,一下子拉近了书与我的距离。我们这代
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生、50年代读中学、60年代上大学,可以说多少受
过点俄苏文学的熏陶。中学起学俄文一直到大学,课时虽然花了不少,但60
年代后俄语不大有用场,因此早就还给老师了,不过对俄罗斯文学的兴趣却
培养了起来。
最早接触俄罗斯文学,大概是语文课本上普希金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老师还要我们背诵过),接着是普希金的抒情诗、诗小说《叶甫盖尼·奥
涅金》。那时候没钱买书,都是从中学(华东师范大学一附中)图书馆里借来
读的,还一厚本一厚本抄在笔记本上。70年代初,在北京琉璃厂中国书店买
到一本《普希金抒情诗二集》,查良铮译,新文艺出版社出版,1957年第一
版,半年以后第三次印刷,印了八万五千本,一元六角一本,我买的是旧书
,才一元一角二分。1986年,在长沙又买过江苏人民社出版的《普希金抒情
诗选集》,是查良铮译著重版,上下两册四元六角五分,印了三十六万八干
套。
我高中时的班主任夏志圭是一位很有才华的语文老师,他要我们几个喜
欢文科的学生,一年读几个作家。当时正在放由屠格涅夫作品改编的电影《
木木》,于是就开始读屠格涅夫,读高尔基,读陀思妥耶夫斯基……凡是中
学图书馆能借到的,都借来读,虽然大都是囫囵吞枣。现在想来,许多名著
都是在中学时代读的,不像现时的高中生,除了课本作业,就没有时间读小
说尤其是长篇小说了。当然,那时候没有电视可看。
喜爱俄罗斯文学自然接触到草婴先生。中学时,就读过他翻译的《被开
垦的处女地》、《拖拉机站长和总农艺师》。从60年代开始,草婴先生开始
译托尔斯泰,尽管托翁的作品大都有中译本——《安娜·卡列尼娜》上册是
周扬、下册是周扬与谢素台根据两种英译本译出,四卷本的《战争与和平》
是高植的译著,《复活》是汝龙所译,《少年·章年·青年》是谢素台翻译
。虽然译者都是名家,但风格和王早懈毕竟不同,更何况有些作品是从英文
译本转译的,打了不少折扣。为什么要翻译托尔斯泰?草婴说:“主要是因
……
查看更多
下一篇
本文网址:
https://www.reader8.net/book/20100317/388552.html
读书人精选
热点排行
我爱这哭不出来的浪漫
让美好现在发生
你才是自己的过来人
旧山河 (思享家丛书) (思享家系列)
世界上有趣的事太多 (N 世界上有趣的事太
味言道
孤独的人都要吃饱
洒脱的人才“玩”得起人生 (蔡澜笑谈人生
杂草的故事(各重磅好书榜2015年度十大好
捕梦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