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散文 >

故土苍茫

2010-03-17 
基本信息·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页码:33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 ·ISBN:7506036347/9787506036344 ·条形码:9787506036344 ·版本:第1版 ·装帧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故土苍茫 去商家看看
故土苍茫 去商家看看

 故土苍茫


基本信息·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页码:33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
·ISBN:7506036347/9787506036344
·条形码:978750603634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故土苍茫》从更新的视觉,关注中国农民的命运,以及他们在时代变革中的奋进和伤痛,充满了对故土的感恩与悲悯。作品中对中国农村变革的前瞻性预测,与中国政府正在推行的农村土地流转政策正相吻合。这部作品,在白描的笔法下,透露出作者深沉的思索与博大的人文关怀。其中一些文章深受选家的青睐,被收录在近年的许多散文年选中。同时,作者以国际性生存为背景,细腻地折射出了这个农家子弟在美国生存、求学、发展的心路历程。在这里,我们看不到那种浅薄的异国风情,那种走马观花式的肤浅感受。在冷峻而唯美的文字里,时时透露出一个中国乡村青年在两种文化,两个国家之间的深刻思索和感悟。这些作品如此独特,以至于中国的餐馆将它们贴在卫生间的隔板上,供如厕者阅读。这或许可算是写作者所能获得的最奇特的奖励了。
作者简介 程宝林,诗人、散文家。湖北荆门市人,分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和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英文创作系,获艺术硕士(MFA)学位,现任教于美国夏威夷某外语学院,兼任旧金山《美华文学》季刊执行主编、纽约柯捷出版社特邀编审。著有诗集《雨季来临》、《未启之门》、《程宝林抒情诗拔萃》、英汉双语《纸的锋刃》、《迎风奔跑》;散文集《托福中国》、《国际烦恼》、《心灵时差》、《烛光祈祷》、长篇纪实作品《美国戏台》、随笔集《洗白》等16部。诗歌散文被收入约100种选集,包括中小学教科书和教辅书。曾获“四川省文学奖”、成都市“金芙蓉文学奖”等近30种奖励。散文集《一个农民儿子的村庄实录》入选“上海市民最喜欢的20本书”书目。
编辑推荐 《故土苍茫》是由东方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我终将为他们作传——自序
1.大地无言
故土苍茫
屋前宅后
持梅相赠
回家吃饭
探监记
父母的“批判”
老师
留守孩子
孩子
堂妹
祖坟
祖屋
布衣自有忧国心
我见青山多妩媚
应怜故乡水
一树红霞曾照我
豆如娥眉美人摘
荆门,不得不说的话
地图上有一枚图钉的地方
沙洋好人寇崇懋
人生这个谜

2.大美无言
废园纪颓
松风之间
望蜀记
汶川:我的关键词
去剧场的路上
辛词别解
大地的酒浆
有酒盈樽
懂得风情
一梦到五通
北京投宿
雪夜
一根骤然折断的松枝
城市暗河
孤绝人生
美女嫣然
如纸人生
惊秋之叶

3.大海无言
一支铅笔
那一年的那一天
少年今日初长成
80年代一首诗
骊歌起处紫衿飘
这个热爱人类的人
我心安处是吾乡
十年一觉美国梦
带屋曾为稼轩轻
最简单的考试
敦厚如兄的哈金
施雨印象记
逐客记
惊惧的日子
安妥灵魂的大地一角
……
序言 1980年7月7日至9日的高考,是中国恢复高考后的第4届。这3天,决定了我这辈子,将永远离开歇张村。我拿着大队开具的介绍信,到公社所在地烟垢粮管所,办理了粮食户口迁出手续。这就意味着,我跳出了“农门”,即将成为吃“商品粮”的人。
“狗日的吃商品粮的!”
记得在村里的稻田里,在烈日下戴着斗笠劳动时,村道上过来一个骑着“飞鸽”车,穿着“的确良”、带着上海表、脚蹬黑皮鞋的干部模样的人时,田里的妇女们,就会抬起斗笠下汗水湿透的脸,无限羡慕地望着那个人,渐渐驶近、又渐渐滚远。如果那个骑车者,不识相地、夸耀地故意将自行车的铃铛摇响,他就会得到这样的一句咒骂。
在村子的东边斜坡上,有几间当地唯一的砖瓦房,带有一个颇为宽敞的院子,是我们那里唯一的单位,全称应该是:“漳河水库管理局大碑湾三干渠管理处歇张管理段”,简称“管理段”,但在村民们口中,却成了“管你蛋”,因为在湖北乡间口音中,“段”(duan)和“蛋”(dan)同音。在我童年发生的事件中,包括这样一件:某个夏天的傍晚,5里路外的吴集放电影,我们一群孩子在去看电影的路上,管理段的段长李胖子,骑着一辆自行车,神气地从后面追了上来,地点正好是一座已经干涸的堰塘。那是大旱之年的1972年,我读小学2年级。几个调皮捣蛋的孩子一涌而上,有的拉自行车的后架,有的干脆朝上面跳。车头东扭西歪,终于,李胖子连人带车,跌进了泥塘里。
而最要命的是,在李胖子跌入泥塘之前,最后一个抓住他自行车的人,就是我。
他咒骂着爬起来,将自行车拽上堰堤时,其他的孩子早就一轰而散,跑得远远的了,只有我一个人,还傻傻地愣着,等待他扬起满是污泥的大手,给我一巴掌。这一巴掌拍在我的后背上,并不很疼,却将后背糊上了一大块污泥。李胖子掉转车头,在月光下,朝他的小小王国——那几间砖瓦屋骑去,来时的白色身影,此刻变成了黑色。
管理段的段长,自李胖子开始,后来换了好几茬儿。李胖子是吃“商品粮”的,每月的伙食,来自一个神圣的、神奇的粮本。凭着那个本子,他每月骑自行车,或是差手下人,到几里路外的粮站。称来几十斤大米。后来的段长,却得自己每个月从家里用自行车将大米驮来。村民们就说:“这个段长是‘款’米袋子的。”‘款’是当地土话,动词,“背”的意思。很多年之后,我的父亲,也曾到这个管理段当过帮工,负责巡视渠道,并在菜地里干点杂活,每月“薪水”80元。在一次中暑昏倒后,我坚决逼迫父亲,辞去了这份还算体面的“工作”。
文摘 1.大地无言
故土苍茫

承蒙城里朋友的美意,派了一辆车,专程送我回到百里外的乡下,看望亲友、祭奠亲人。本来,从万里外的异国归来,第二天就该回乡下,在那里住几天的,可城里饭局、应酬之类的事情也多,一天天拖下去,拖到了今天,才得以成行。
请了母亲同行,陪同我的,还有一位远道从洪湖回老家休假的文友。他带着一架数码相机,打算为我短短一天的故乡之行,留下一些镜头。
去接母亲时,敲门,开门的却是一位眼熟的乡下汉子,50多岁的光景,衣着不甚整洁。迟疑着,想不起该怎么称呼,母亲说:“这是姑父,你不认得了?”
我赶紧以“姑父”相称。两年多以前,患宫颈癌无钱医治的桃姑去世时的惨景,经过母亲描绘,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刀子镂刻一般。
记得二妹说过,桃姑最后一次到荆门城里,是住在她家里的。她带桃姑去检查,确诊是晚期癌症。留桃姑住了三天,临送她回乡下时,二妹拿了200元钱给她。谁知道,桃姑穿的裤子,是花5元钱从旧衣摊上买回的便宜货,裤子口袋有一个漏洞。200元钱到家时,只剩下了100元。桃姑哭了一场,不知是为自己的绝症,还是为了那丢失的100元钱。
桃姑一直撑着,帮刚成家的儿子干家务活,晚上躺在床上,痛得呻吟不止。母亲去看望她,说,那喊痛的声音,真惨;人要是这样活着,真不如死了好。
桃姑临终,走得很不顺。接到“人快要不行了”的电话,亲戚们都带着奠仪:100元左右的丧礼钱,赶到桃姑家。正值家乡的梅雨季节,天上下雨地下流,到处都是泥巴。桃姑一人躺在卧室里,脸上爬满了苍蝇,呻吟的声音越来越弱,可那一口气,就是咽不下去。一连拖了七天,男主人是桃姑的儿子,也就是我的表弟,开始抱怨亲戚们来得太多、住得太久,毕竟,在贫穷的乡村,招待一群亲戚一连几天的吃喝,算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母亲留了100元钱,回到了城里。听说第二天,在亲戚们走得所剩无几时,桃姑终于闭上了眼睛。
因为有司机在等着,我顾不上和姑父话几句家常,拉着母亲就走,嘱咐姑父,在我们家多住几天。上了车,让母亲坐在前面的座位上,母子俩的话题,就从姑父开始聊起。
母亲说:“你这姑父,自从桃姑去世后,就在自己的家里待不住,常常到亲戚家,这家住几天,那家住几天。前不久,他刚刚来过,还是我替他买了车票,送他上车回家的。”
听母亲的口气,姑父的“走亲戚”,带有一点“避难”的意味。
说起来,姑父其实并不算是我们家太亲的亲戚。桃姑与我父亲,是堂兄妹。她结婚后,生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