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少学时)(第3版)
基本信息·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页码:46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5月 ·ISBN:7040264517 ·条形码:9787040264517 ·版本:第3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电工学(少学时)(第3版) |
 |
|
 |
电工学(少学时)(第3版) |
 |

基本信息·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页码:46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5月
·ISBN:7040264517
·条形码:9787040264517
·版本:第3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附带品描述:附VCD光盘1张
内容简介 《电工学(少学时)(第3版)》分上、下两篇。上篇为电工学原理,内容包括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两大部分。下篇为电工学实验,共编入18个实验供大家选用。另编有与《电工学(少学时)(第3版)》配套的《电工学(少学时)第三版学习辅导与习题解答》和《电工学(少学时)第三版多媒体教学光盘》教学参考资料。
《电工学(少学时)(第3版)》可作为高等学校本科非电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大专院校选用和社会读者阅读。
编辑推荐 《电工学(少学时)(第3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目录 绪论
上篇 电工学原理
第1章 直流电路
1.1 电路的作用和组成
1.2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1.3 电路的状态
一、通路
二、开路
三、短路
1.4 电路中的参考方向
1.5 理想电路元件
一、理想有源元件
二、理想无源元件
1.6 基尔霍夫定律
一、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1.7 支路电流法
1.8 叠加定理
1.9 等效电源定理
一、戴维宁定理
二、诺顿定理
1.10 非线性电阻电路
练习题
第2章 电路的瞬态分析
2.1 瞬态分析的基本概念
一、稳态和瞬态
二、激励和响应
2.2 储能元件
一、电容
二、电感
2.3 换路定律
2.4 RC电路的瞬态分析
一、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二、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三、RC电路的全响应
2.5 RL电路的瞬态分析
一、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二、RL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三、RL电路的全响应
2.6 一阶电路瞬态分析的三要素法
练习题
第3章 交流电路
3.1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一、交流电的周期、频率和角频率
二、交流电的瞬时值、最大值和有效值
三、交流电的相位、初相位和相位差
3.2 正弦交流电的相量表示法
3.3 单一参数交流电路
一、纯电阻电路
二、纯电容电路
三、纯电感电路
3.4 串联交流电路
一、R、C、L串联电路
二、阻抗串联电路
3.5 并联交流电路
3.6 交流电路的功率
3.7 电路的功率因数
3.8 电路中的谐振
一、串联谐振
二、并联谐振
3.9 非正弦周期信号电路
一、谐波分析的概念
二、非正弦周期信号电路
练习题
第4章 供电与用电
4.1 三相电源
一、三相电源的星形联结
二、三相电源的三角形联结
4.2 三相负载
一、三相负载的星形联结
二、三相负载的三角形联结
4.3 三相功率
4.4 电力系统
4.5 触电事故
4.6 触电防护
一、安全电压
二、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
三、漏电开关
4.7 静电防护
一、静电的形成
二、静电的防护
4.8 电器防火和防爆
练习题
第5章 变压器
5.1 磁路
一、磁场的基本物理量
二、物质的磁性能
三、磁路欧姆定律
5.2 电磁铁
一、直流电磁铁
二、交流电磁铁
5.3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一、电压变换
二、电流变换
三、阻抗变换
四、功率传递
5.4 变压器的基本结构
一、主要部件
二、主要种类
5.5 三相变压器
5.6 仪用互感器
一、电压互感器
二、电流互感器
5.7 自耦变压器
5.8 三绕组变压器
5.9 绕组的极性
练习题
第6章 电动机
第7章 电气自动控制
第8章 直流稳压电源
第9章 基本放大电路
第10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第11章 电力电子技术
第12章 组合逻辑电路
第13章 时序逻辑电路
第14章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相互转换
第15章 现代通信技术
下篇 电工学实验
附录
部分练习题答案
主要参考文献
……
序言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本书第一版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九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二版是“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本书第三版是根据前两版,尤其是第二版的使用情况和读者意见进行修订的。通过这次修订,以期使本书在体系、内容、叙述和习题等方面更趋完善和成熟。主要变动如下:
1.电工技术部分增补、修改和统一了部分名词术语,使用词更为确切、概念更为清楚、叙述更为严谨。
2.电子技术部分回归“管路结合”的叙述方法,取消了“半导体器件”一章,重编了第8章和第11章两章。
3.改正了第二版中的错误和不妥之处。
4.对部分思考题和练习题进行了调整。
5.与本书配套的《电工学(少学时)第三版学习辅导与习题解答》、《电工学(少学时)第三版多媒体教学光盘》将同时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文摘 插图:

“电工学”课程包括“电工技术(电工学Ⅰ)”和“电子技术(电工学Ⅱ)”,是为高等学校非电类专业设置的技术基础课,而且日益成为理、工、农、医、文等各类专业大学本科生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知识结构的一部分。本课程的作用与任务是: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获得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概况,为继续学习以及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等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自1800年化学电池的发明揭开了人类利用电能的序幕以来,至今已经历了两个世纪。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在理论和技术上都取得了迅速的发展,电的应用已广及所有部门,使得无论是工业、农业、国防建设和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还是人们日常的衣、食、住、行和文化生活都出现了惊人的变化。如果说,19世纪电工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实现了由机械化时代向电气化时代的转变,那么20世纪以后电子技术的发展又促进了通信、控制和计算机的迅速发展。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等的结合,正在促进信息技术的根本变革,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使得人类开始进入了全球化信息时代。21世纪将是不同领域的科学技术相互渗透和融合的时代,电工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或向其他学科的渗透,已经或正在促进这些学科的发展并开拓出新的学科领域。在这样的环境下,知识结构和科学文化素质将成为每个人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能否取得优势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要成为2l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高级工程研究人才或高级管理人才,学好电工学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