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页码:787 页 ·出版日期:2001年09月 ·ISBN:7801093283 ·条形码:978780109328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美德书 |
 |
|
 |
美德书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页码:787 页
·出版日期:2001年09月
·ISBN:7801093283
·条形码:978780109328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Pages Per Sheet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美德书》(美国教育部长威廉.贝内特编著)旨在帮助人类久已有之的伟大工作:孩子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心智向善的训练——涉及诸多方面。它涉及规则和戒律——在日常生活中,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也包括具体清晰的指导、规劝和训练。道德教育必须提供良好习惯的训练。亚里士多德写道,幼年时形成的良好习惯可以改变一生。道德教育还须明确道德榜样的绝对重要性。有人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没有比默默无声的榜样的力量更有力,影响更大了。要想培养孩子严肃的道德感,周围的成人必须表现出严肃的道德感。孩子们必须要用自己的眼睛看到成人严肃的道德感。
作者简介 威廉·贝内特(William J.Bennett)
美国著名教育专家。里根政府时期任教育部长和全国慈善捐款委员会主席,布什政府时期任一国毒品控制政策办公室主任。他从德克萨斯州获政治学博士学位,从哈佛大学获法律博士学位。贝内特博士现为振兴美国协会两主席之一,是美国传统基金会文化政策研究室的高级研究员,同时任《国家评论》的高级编辑。他和妻子及两个独生子居住在马里兰州的切维蔡斯。
媒体推荐 美德的聚会
美德的聚会
□何吉贤
当《美德书》挟裹着它畅销全球的雄风终于来到中国读者面前的
时候,我们不能不把它看作是一次美德的盛会。
作为这次美德的盛会的组织者,编者威廉·贝内特曾在里根政府
时期担任教育部长,至今仍是美国注重保留传统价值观的保守派的重
要代言人,1996年一度曾成为共和党呼声很高的总统候选人。《美德
书》1993年在美国推出第一版后,一年内就热销出220多万册,并很快
被转译成世界其他主要语言,美国火炬之光娱乐公司甚至本书改编成
了电视连续剧,原书出版公司西蒙舒斯特出版公司也随之推出了本书
的插图本、卡通本。
《美德书》展现给我们的是人类本性中永久不变的最基本的十大
美德:同情、自律、责任、友谊、工作、勇气、坚韧、诚实、信仰、
忠诚。在人类美德的长廊中,我们当然可以找出其他点燃我们心灵的
美德之光,但它们无疑是人类作为一个种群得以衍续和发展的重要的
理由,是人类作为一个群体的存在的支柱。当道德逐渐成了寂寞的事,
美德逐渐被人遗忘的时候,我无法想象这十大美德在一本书里共同呈
现时的盛况,但它们确实集体出现了,用将近900页的厚重的篇幅,穿
过西方文化史的重重幕障,清晰、美好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每一个美德似乎都是一个人的历史和整个人类历史的浓缩。在同
情的后面,我们看到一个人的爱心怎样从爱蜜蜂和小动物开始,到爱
你的家人,爱你周围的人,到爱整个人类;怎样从幼童的纯真之爱融
入到哲人精深博大的深沉之爱中。美德伴随着个人在成长。人类的历
史也随着美德的延伸而延伸。这几百篇经过历史的积淀滤选下来的神
话故事、寓言故事、小说名篇,以及几百首童谣、诗歌,就是人类坚
强而美好地存在和成长的例证,是人类向着无穷的将来迈进的依据。
美德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主要工作,这是每个时代、每个教育系
统都无法回避的。柏拉图说,“……开一个好头对于做任何事情都是
最重要的,尤其是那些尚处于年轻和稚嫩阶段的事物,因为这时正是
个性形成的时候,此时留下的印象也最深刻……难道我们愿意让自己
的孩子受不到正当的教益,只是偶尔听一听道听途说,从而在他们的
思想中接受了我们希望他们长大后具备的截然相反的观念吗?我们不
愿意这样……年轻时形成的观念是很难消除和改变的,回此,年轻人
成长时首次听到的故事应该是美德的典范……这样,我们的年轻人才
能在健康的土地上成长,沐浴着阳光雨露,接受美好的事物。一切美
好的东西,辛勤工作的本性,像来自纯净之地的和煦春风,吹进了人
们的心扉,不知不觉地,从幼年时候起,孩子的心灵就与一切美好的
事物拉近了,对它们有了天然的亲近之感。”“没有哪种训练能比这
更高贵了!”《美德书》正是对这一高贵的工作承担。但如果仅仅把
本书看作是一本青少年美德教育的书似乎过于自谦了。在本书众多美
好的文字中,作为成人,我们看到了许多熟悉的名字和篇章:希腊罗
马神话传说、伊索寓言、安徒生、格林童话;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雨果、华盛顿、朗费罗、托尔斯泰……这些曾经伴随着我们成长的名
字和篇章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当我们与我们的孩子一起温习这
些名字和篇章的时候,许多被时间和物质磨损了的记忆也许就能被唤
起。优美的文字总是与善良、平和和美好的感情相伴的,本书中的每
一篇文字都是这一道理的例证。我想象这本厚重的大书是这样一本书:
在黄昏的夕阳下,在夜晚的灯光下,你,一个为生计而奔忙的父亲,
一个为家人的起居和安康而操劳的母亲,从办公室,从工厂,从农田
里归来,从厨房里出来,卸却一身的疲惫,与刚刚走出课堂的重压的
孩子一起打开这本书,一起大声朗读,一起沉浸于这美好的回忆,走
进人类最美好的深处——在这美德的聚会中,每个人都不会孤独,每
个人都将得到他/她的快乐。
(《美德书》中文版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
一本真正感动每一个人灵魂的书
我们终于有了一本真正感动每一个人灵魂的书,这是我对我身边的这本《美德书》的看法,她好像又使我回到某一个童年的夜晚,天空深得测不到底,宁静夜空上的星星与我的心一起“玩耍”,直到在小溪轻轻地低吟中一同睡去。
这本书给了我如此大的喜悦,我把它当成送给小朋友的最好礼物。它不仅仅只是关于道德的书,更是关于智慧、真理、爱和引领我们寻找内心深处“真我”的书。书中的所有美德的可贵之处在于它引导我们走向智慧,最大的智慧就是认识真理。智慧和美德是分不开的,在一定意义上说“智慧即美德”。
前几天跟一位爱读书的美国朋友谈起《美德书》,这位朋友说:“《美德书》1993年出版时正是克林顿政府开始执政的时间,在道德前所未有地沦落中,这本书保护了我们的家庭。”他不认为这是一本为孩子所写的书,他说这是一本为所有人写的书。他曾把它作为结婚礼物送给好朋友。
生命是珍贵的,在珍爱生命这一层面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但我们每一个人生命的结局是很不一样的。每一个人都拥有自由选择权,我们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是谁”?可以选择“走一程”的“潇洒人生”,可以选择“我是流氓我怕谁”的“痞子人生”,同样可以选择在心灵里面“构筑永恒”的“平凡人生”。 《美德书》是对高贵灵魂的赞歌,它讲述的是一种圣洁而幸福的哲学生活。
《美德书》是由里根时代的教育部长威廉·贝内特编著,1993年11月出版,连续80多个星期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仅14个月就销售了200万册,到现在仅在美国就发行了300多万册,而且这部800余页的文集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承认和赞美。它创造了美国文明的奇迹,成为90年代美国人在精神文明领域引以为骄傲的光荣和梦想。
《纽约时报书评》在1994年春天写道:作为一本长期以来一直最具有影响力,最具有娱乐性的故事选集,《美德书》关注着人类最优秀的美德——包括自律、同情、责任、友谊、勤劳、勇敢、坚毅、诚实、忠诚和信仰等十个最基本的美德,借助众多世界历史和文学作品进行分析。《美德书》以简单的寓言故事开篇,渐趋复杂,通过伊索、莎士比亚、柏拉图、马丁·路德·金以及历史上或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对美德做了深入的探讨。
麦克阿瑟将军给他儿子的祷告辞是最令我感动的祷词之一,它让我认识到一位父亲对儿子最诚挚和深沉的爱。他为儿子祈求道:
主啊!求你塑造我的儿子,使他坚强到能认识自己的软弱,勇敢到能面对惧怕,在诚实的失败中,毫不气馁;在胜利中仍保持谦逊温和。
恳求塑造我的儿子,不至空有幻想而缺乏行动;引导他认识你,同时又知道认识自己乃是真知识的基石。
我祈祷,愿你引导他不求安逸、舒适,相反的,经过压力、艰难和挑战,学习在风暴中挺身站立,学会怜惜那些在重压之下失败的人。
各媒体的热评
本书长踞美国《纽约时报书评》畅销书排行榜,中文繁体字译本长踞台湾畅销书排行榜,现已被译为多种文字,风靡世界各地。被人们称作是“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有评论和报道称:
应当像产品说明书一样,分发给每对离开妇产医院的新生儿父母。——《时代周刊》
篇篇如此精心挑选的美文使我们的这个世俗社会充满了痛苦的寂寞。——罗伯特·科尔斯
这些精选的美德故事给大人和孩子带来了同样的快乐……它给我们展示了一种圣洁和愉悦的生活哲学。——《达拉斯晨报》
《美德书》打动了我们的心灵,也促进了我们思想的形成……父母可以买来读给孩子听,而完全出于纯粹的快乐,他们自己也会陶醉其中。——玛格丽特·撒切尔
它就是人们所需要的。——《新闻周刊》
它属于每个家庭。——拉什·林博
如果说教育的中心任务就是美德的培养,那么,威廉·贝内特已屡我们写好了一本理想的课本。——《人物》
本书将激发将来任何时代的读者努力向善。——罗杰·斯托巴奇
父母和老师可以使用此书,实际上他们应该使用此书。——《华盛顿邮报图书世界》
《美德书》引进爱的教育 / 摘自《科学时报》
近日,一本风靡世界,在美国、台湾等地高踞畅销书排行榜的美德教育读物《美德书》,经过四年的策划翻译,由中央编译出版社翻译出版。这是一本具有娱乐性的故事选集,它关注的是人类最优秀的品格——责任、勇敢、同情、诚实、忠诚、坚强、自律。
《美德书》的编者威廉·内贝特,是里根时期的教育部部长,在得克萨斯州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在哈佛大学获得法律博士学位。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他从世界文学宝库中挑选了一些有趣的故事编辑成书,它以简单的寓言故事开篇,渐趋复杂,通过伊索、莎士比亚、柏拉图、马丁·路德金以及历史上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地对美德作深入的探索。
该书1993年在美国出版,出人意料的是,一本为孩子编写的美德教育书,当年就跃上了畅销书排行榜榜首。1996年台湾引进繁体中文版,当年跻身畅销书排行榜。由于其中充满寓意的故事,该书不仅仅受孩子的欢迎,也成为成年人提供了爱的教育。
《美德书》带来的是一个新的视角,对于许多我们熟知的故事,它有着更新颖的解读,让我们看到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教书人王东成说:“在大学生的家书越写越短,甚至不到要钱不写家书的时代,《美德书》的引进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毕竟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要“让每个人都生活在阳光下”。
编辑推荐 你知道,开一个好头对于做任何事情都是最重要的,尤其是那些尚处于年青和稚嫩阶段的事物,因为这时正是个性形成的时候,此时留下的印象也最深刻……难道我们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受不到正当的教益,只是偶尔听一听道听途说,从而在他们的思想中接受了与我们希望他们长大后具备的截然相反的观念吗?《美德书》帮助家长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
目录 序言
1.同情
2.责任
3.友谊
4.工作
5.勇气
6.毅力
7.诚实
8.忠诚
9.自律
译后记
……
文摘 钻石和癞蛤蟆
在本故事中,我们可以认识到一个古老的道理:好话并不伤舌,坏话却能伤人。
以前有一位妇女,她有两个女儿。大女儿模样很像母亲,性情也像。她们俩都是坏脾气,自视很高,别人很难与她们相处。
小女儿却像她父亲:性情和善,脾气柔顺,长得也很漂亮。人们总是喜欢与自己相像的人,母亲自然就很喜欢自己的大女儿,当然也就很不喜欢小女儿。她让小女儿只能呆在厨房里吃饭,还要整天干活。
在小女儿所有繁重的家务活中,其中有一件就是每天去距离家里两英里的林中打两次泉水。
一天,她到达泉水边时,一位可怜的女人过来向她讨水喝。
“哦,好吧!你喝吧!我很乐意,老奶奶。”漂亮的小女孩说,并从泉水中给她打上来了清凉的水,还双手拿住水勺,好让老奶奶喝起水来比较容易。
老奶奶喝完水后,说:“孩子,你长得真漂亮,心肠真好,我要送你一件礼物。”
原来,这位老奶奶是个仙女,她化作一个可怜的乡村老奶奶,是要考验一下这位漂亮的小姑娘会怎样对待她。“我得送你一件礼物,”仙女继续说,“你每说出一个字,嘴里就要么会开出一朵花,要么会掉下一件珠宝。”
女孩回家后,母亲就责骂她为什么在泉水边呆了那么长时间。“妈妈,请你相信我,”可怜的女孩说,“我真的没有偷懒。”她说这句话时,嘴里就冒出来了两朵玫瑰、两颗珍珠和两颗大钻石。
“这是什么?”母亲十分惊奇,“你嘴里好像有珍珠和钻石跑出来!这是怎么回事,我的孩子?”这是她第一次叫她“我的孩子”,也是第一次用这么温柔的语气与她说话。
可怜的孩子把在泉水边发生的事都告诉了她,还把老奶奶的许诺也告诉了她。她说话的时候,珠宝和鲜花一直从她嘴里掉下来。
“这太好了!”那位母亲叫道。“我一定要把我最喜欢的孩子派到泉水边去。过来,芳妮,看看你妹妹说话的时候嘴里都出来了什么东西!我的宝贝,难道你不愿意得到同样的礼物吗?你只要带着水勺,到林中的泉水边去。当一位穷女人向你要水喝时,就给她水喝。”
“这应该是好事,”那位自私的女孩说,“可是我不用去打水!那孩子可以把珠宝给我,她留着也没用。”
“不,你得去,”母亲说,“现在就去。”
最后,大女儿就去了,一路咕咕哝哝地不断抱怨和责骂,并带上了家里最好的银水勺。
她到泉水边后,很快就看到从林中走出了一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