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医学 >

慎柔五书

2010-03-16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页码:97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6月 ·ISBN:7117076100 ·条形码:978711707610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慎柔五书 去商家看看
慎柔五书 去商家看看

 慎柔五书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页码:97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6月
·ISBN:7117076100
·条形码:978711707610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Pages Per Sheet
·丛书名:中医临床必读丛书

内容简介 本书为内科专著,由明代胡慎柔编撰,成书于明崇祯九年(1636)。分师训、医劳历例、虚损、痨瘵和医案5卷阐述。其中以论述虚劳类病症为主,兼及其他杂病证治。作者论治虚劳、杂病多宗李东垣脾胃学说,有论、有方、有医案,其中颇多作者的独到见解,对后世医家影响较大。如:认为损病最终传至脾肾,劳病最终传至脾肺,二者不可混治等,对当今仍有较大的临床指导价值。本次整理采取最精良的版本,书前增加导读,书末附有方剂索引,便于读者查阅。本书为中医内科医生所必备,也可供其他中医人员参考。
编辑推荐 《慎柔五书》的作者是明末一位医僧,姓胡,名住想,字慎柔。作者曾患痨病,经治疗获愈之后,开始精研医学,尤其是对虚损、痨瘵的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其弟子石震、友人顾元交等将作者遗留的临床经验编订成《慎柔五书》,是为治疗虚劳的名著。当今肺痨有卷土重来的趋势,该书将为中医治疗此类疾病提供重要的借鉴。
本次整理采取最精良的版本,书前增加导读,书末附有方剂索引,便于读者查阅。本书为中医内科医生所必备,也可供其他中医人员参考。
目录
师训题辞
慎柔五书卷之一 师训第一
历例题辞
慎柔五书卷之二 医劳历例第二
虚损门题辞
慎柔五书卷之三 虚损第三
……
文摘 书摘
地黄丸为肾家之主剂。盖肾水枯,则肝木不荣;木不荣,则枯木生心火
。故用熟地以滋肾,用泽泻以去肾家之邪,则地黄成滋肾之功。肾所恶者土
也,脾家有湿热,则能克肾水,故用山药补脾,用茯苓以去脾家之湿,则山
药成补脾之功。木枯则耗水,以山茱萸敛火以润肝;火炽亦能涸水,以牡丹
皮泻心火而补心。心足则火不妄起,且下降与肾交,而补肾之功愈成矣。此
即《难经》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之义;又《素问》亢害承制之
道也。
凡两手俱数,大便燥者,八物汤。洪大有力,地黄汤;无力,大补汤。
脾燥,加山药;脉弦,加芍药;右关浮无力,加丁香;沉无力,加干姜。
内伤,寸脉大于尺脉,此阳脉盛也,宜用保元汤加归、芍引下,则大脉
去,而阳气亦内收矣,此从阳引至阴分之法。
内伤,右尺弦弱,不宜用寒凉,以命门火虚故也。
若右关缓有力,缓则为湿。又寸尺弱者,用补中汤加赤茯、苡仁。盖补
中补寸弱,赤茯、苡仁行中焦湿,又能使中焦之气下行,而尺脉自和。
右关缓无力,用参苓白术散加黄芪,以补上而益下。
凡在右,以四君子汤加减。欲上,用黄芪;一欲下,赤苓、苡仁。在左
,以四物汤调理。若左寸洪有力,加木通、黄连、赤茯苓之类。盖木通泻小
肠火,小肠为心之腑,黄连泻心,赤茯苓者,赤人丙丁也。
左关浮,用羌、防。左关沉有力,用山栀、柴胡、知、柏之类。左尺有
力,加知柏以泻其有余。盖左有泻而无补,右有补而无泻,则命门火重矣。
凡内伤发热、口干,乃下焦虚寒,火不归元,阳气在上故耳。须温下焦
,使阳气下降,则口干自愈。
凡内伤,火在上,水在下,故发咳嗽而喘,此皆滋阴降火所致也。初用
桂制白芍、吴萸少许,及甘草、人参、五味、半夏、破故纸、杜仲。一温则
火下行,水上升。如或作泻,则阳下行,而胃中所积宿食水谷行动矣。
凡虚损,肺脉大,气喘,下部脉弦细弱微,此皆阳上越而不降,内寒外
热,上热下寒之症。用人参一钱,桂制白芍一钱,干姜三分,半夏一钱,五
味十五粒,甘草生炙二分。使温中内收,阳气降下。
凡久病服寒凉克伐过多,以致三阳气衰,致痰凝气滞,以调元之剂治之
。阳气一动,则少阳先升,少阳欲先出,前有太阳,后有阳明,遏截不能伸
,少阳之气至太阳,太阳与之并则寒,与阳明并则热,遂成寒热疟状,非真……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