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百家出版社 ·页码:14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807039671/9787807039679 ·条形码:9787807039679 ·版本:第1版 ·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那一片故地新天(闵行卷) |
 |
|
 |
那一片故地新天(闵行卷)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百家出版社
·页码:14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807039671/9787807039679
·条形码:978780703967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上海世博人文地图丛书
内容简介 《那一片故地新天(闵行卷)》既展示了上海,让世界了解上海;同时,也让上海人进一步认识上海,了解上海。打开今天的上海地图,位于上海市地域腹部的闵行区犹如一把头朝上安放的钥匙,一片郊野农田和一个老工业区的融合,诞生出一个新闵行。这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是上海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这片生机勃勃、繁荣兴旺的土地,也是上海现代工业的摇篮、科技及航天新区、上海市主要的对外交通枢纽。闵行区是上海唯一集国家生态区、国家园林城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绿化模范城区等殊荣于一身的城区。大气而又智慧的闵行人敞开胸怀,不断吸纳外来文化中的精华,接纳国门内外的优秀人才,建设着一个水清、天蓝、地绿的新闵行。
编辑推荐 《那一片故地新天(闵行卷)》中包括了:浪漫之旅、都市寻踪等内容。《上海世博人文地图丛书》是由上海百家出版社精心策划的一套为上海市民及各地游客纵深展示上海各个城区的大型丛书。它是按照上海现在的行政区域,丛书分为两辑,《上海世博人文地图丛书》第一辑主要以上海市区的十一个区为主,每区一卷。本丛书从各区县深厚而丰富的历史人文积淀中,选取精华;从特色街道、教育文化、名人故居、人文景观、独特建筑、名特商业和历史遗迹等角度予以切入;并辅以图片和地图,生动直观,进而构成了一个七彩的上海。在表现上,它突出和强化了人文的元素,对此进行了全景式和多侧面的观照。尤其是作者们调动自己上海生活的积累和体会,注重开掘和展现我们熟悉的上海景物和人事中间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情怀。
目录 出版缘起
总序(熊月之)
前言
浪漫之旅
黄浦江水文化博物园(江川西路3998号)
召稼楼:古镇又重生
陈行镇:回到清末民初的老宅
古藤园(临沧路148号)
莘庄公园的镇园之宝:绿萼梅(莘浜路42l号)
马桥文化(闵行区博物馆,莘建东路255号5楼)
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七宝镇联明路400号)
颛桥剪纸大观园(颛兴路180弄18号)
七宝皮影艺术馆(七宝镇老街北西街)
马桥手狮舞艺堂(青年路33号)
都市寻踪
七宝教寺的前世今生(七宝镇新镇路1205号)
七宝古镇
七宝镇上话七宝(七宝镇东南,慧心园)
东圣堂(七宝镇南东街)
解元厅(七宝镇北大街徐家弄内)
斗姆阁和四面厅(七莘路2678号,上海交通大学农学院内)
悠悠蒲汇塘
漫漫吴中路
漕宝路七号桥纪念地(漕宝路2005号)
七宝琉璃工房(七宝镇华中路488号)
闵行体育公园(新镇路456号)
热带风暴水上乐园(七宝镇新镇路78号)
银七星室内滑雪场(七莘路1835号)
锦江乐园(虹梅路201号)
文化徜徉
七宝中学(七宝镇农南路22号)
老干新枝话交大(东川路800号)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七莘路2678号)
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东川路500号)
今日华漕镇:微型联合国
七宝天主堂(七宝镇南街50号)
马桥堂(马桥镇东街)
南张天主堂(七莘路九号桥)
鲁汇耶稣堂(鲁汇镇老街)
莘庄耶稣堂(莘庄公园西侧)
诸翟关帝庙(华漕镇紫薇路126号)
龙音寺(闵东路1号)
风云际会
沪闵路和龙吴路
地铁一号线和五号线
阂行经济技术开发区(文井路268号)
紫竹科学园区:上海的硅谷
旗忠森林体育城网球中心(元江路5500号)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
浦江世博森林(浦江镇西部)
上海航天科技研发中心(颛桥镇莘庄工业区内)
上海航天科普园(浦江镇南部)
城市节奏
九星批发城(九星路288号)
虹梅休闲街(虹梅路3338弄至虹许路797号)
龙茗路休闲街:时尚的十尚坊
百联南方购物中心/南方友谊商城(沪闵路7388号)
上海天禧嘉福·璞缇客酒店(虹许路358号)
上海恒硕公寓酒店(虹许路368号)
闵行区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莘东路541号)
闵行区少体校羽毛球馆(莘东路542号)
吴泾公园:王显明号从这里起航(剑川路2号)
马桥豆腐干
召稼楼拆蹄
往事如烟
上海县城隍秦裕伯(浦江镇“东乡文化阁”)
江浦合流第一人:叶宗行(浦江镇“东乡文化阁”)
一代宗师董其昌(马桥镇古文化公园)
民间教育家秦荣光(浦江镇“东乡文化阁”)
六桥老人胡祖德(浦江镇“东乡文化阁”)
辛亥功臣李英石(故居:建设路39弄15-19号)
民国元老钮永建(钮氏宗族祖宅)
著名中医秦伯未(故居诒谷堂:浦江镇陈行中街44号)
海上旧闻
民国上海县政府旧址(沪闵路2550号)
浦江第一小学:黄炎培的嘱咐(浦江镇立跃路3939号)
莘庄钩针编结坊(七莘路326号)
虹桥镇:当年虹桥是菜乡
梅陇镇:昔日花乡在梅陇
江川路:火红年代里的一号路
吴泾:上海的重化工业基地
上海吴泾化工总厂:曾经的辉煌与阵痛(龙吴路4600号)
……
序言 今日闵行区,总面积371.68平方公里,占上海市总面积的5.86%。打开今天的上海地图,位于上海市地城腹部的闽行区犹如一把头朝上安放的钥匙,东与徐汇区、浦东新区毗邻,南依黄浦江和奉贤区相望,西同青浦区、松江区相连,北和长宁区、嘉定区接壤。虹桥国际机场位于区境边沿,吴淞江流经北境,黄浦江纵贯南北,分区界为浦东、浦西两部分。
闵行区这个地名源自“闵行镇”。元末明初,在今天的闵行区西南部、黄浦江北岸、横泾港与黄浦江的交汇处,出现了一个乡间集市,它就是闵行老镇的雏形。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刻印的《上海志》中,这个乡间集市被称作“敏行”。正德七年(1512年)刻印的《松江府志》里,始见“闵行”之称。清乾隆年间,闵行成镇。
清朝后期的闵行镇,水路交通发达,商贸兴盛。1922年,通往上海市区的第一条公路沪闽路竣工。1932年,沪杭公路全线建成。闵行镇的黄浦江边设置了车渡码头,成了农副产品的集散地,商业日趋繁荣。
1928年后,闵行镇成为上海县首镇。1949年,它成为江苏省松江专区上海县的直属镇。1959年12月,闵行镇和吴泾地区从上海县划出,建立闵行区,成为上海的机电、化工基地和卫星城。1964年5月撤区;1981年2月重设闵行区。为适应上海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发展,1992年9月26日,国务院批准撤销上海县和原闵行区,建立新的闵行区,区政府驻莘庄镇。
文摘 插图:


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古往今来,人类傍水而居,在江边、在河边、在湖边建立家园。几乎每一个大都市、每一座小城镇,都有自己的母亲河,像泰晤士河之于伦敦,塞纳河之于巴黎。
我的童年在崇明岛度过。11岁那年,我回到上海的时候,我家住在南市区。父亲经常出差,母亲和弟弟远在崇明的乡村小学。在我青涩孤独的少年记忆里,最清晰的,莫过于独自入睡的时候,远远的黄浦江上传来的轮船汽笛声。它和照进狭小木窗的昏黄路灯一起,令夜色分外凄清。
我的地理知识很是贫乏,在我的印象里,黄浦汀是从南向北流向长江的。打开闵行区地图,才惊讶地发现,我所熟知的那一段黄浦江,原来只是它的下游。黄浦江上承太湖和淀山湖之水,与苏南水网地区相连。江宽水深,浩浩荡荡,过松江米市渡,向东北平流,过得胜港、闵行,到闵行与奉贤交界处的闸港,此为中游;然后掉头向北,转七个缓缓的弯,在上海市区外白渡桥处与苏州河相会(吴淞江的下游称苏州河,吴淞江源出太湖),再向北画一个优美的“s”形,至吴淞口入长江。全河支流纵横,密如蛛网。建国后新开的淀浦河、金汇港、大冶河、川杨河也与之相连。从淀山湖至吴淞口,黄浦江全长113公里,流经闵行区境的长度达26.8公里。
相传,黄浦江是楚国贵族春申君黄歇所凿,故有黄歇浦之称。有专家质疑:黄浦水域在春秋战国时尚未成陆,黄歇身为楚国贵族,怎么可能受封越国的领地?黄歇浦之说,只是后代文人为地方攀古增名而已。黄浦一名最早见于宋代,明中叶另有“黄龙浦”之称,明朝的曹泰有《黄浦》诗日:“月照黄龙浦水黄”;顾清有《曲水棹歌》:“黄龙浦上画兰桡。”现在闸港以北的黄浦江,是明朝永乐元年至三年(1403-1405)由人工开凿而成的。
江川西路,上海松浦原水厂的取水VI附近,有一座水文化博物园。2009年1月的一个星期天,雨时大时小。我和友人来到这里,一走进大门,著名书画家程十发题写的“饮水思源”石碑格外醒目。碑上勒石记述:“这里原是鱼塘、猪圈、鸭棚成片,粪便横流、垃圾成堆的地方,水源遭受了严重污染,二零零三年十月,闵行区马桥镇彭渡村三干村民在此投入巨资建设生态同。”友人告诉我,当初,彭渡村的村民集资4500万元:2003年7月动工兴建黄浦江水文化博物园,在这个叫做斜泾湾的地方栽了5000多棵树,百年树龄以上的占树就有600多棵。
青砖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