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页码:332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8月 ·ISBN:7801704827 ·条形码:978780170482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百年琉璃厂 |
 |
|
 |
百年琉璃厂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页码:332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8月
·ISBN:7801704827
·条形码:978780170482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Pages Per Sheet
·丛书名:百年文化中国丛书
内容简介 琉璃厂是历史悠久、举世闻名、文化蕴涵丰富的宝地。近百年来,琉璃厂有很多饶有兴味、值得咀嚼的历史掌故、珍闻轶事,这里的风土人情体现了典型的北京民俗文化风貌……
本书以反映中国在20世纪变迁中的文化底蕴为主旨,通过记述文化遗存逸事、人文事迹节操、社会风俗流变,展现中国文化的深厚内涵和生生不息的深层原因。
作者简介 胡金兆 编审,1934年生,浙江绍兴人。其父于民国初年任上海会文堂北平分局经理。琉璃厂是其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地,在此,他目睹和亲历了很多世事变迁,认识这里各行各业不少身怀绝技、功绩累累的人物,熟悉这里独特的风土人情……
曾任《戏剧电影报》负责人。在戏曲、红学、文史、民俗、养生、体育等方面均有研究,发表文章几百万字,出版的著作有《程砚秋》、《中国四大名旦》、《活红娘宋长荣》、《儒伶赵荣琛》、《中国演剧历程概要》、《中国足球沉思录》、《艺海耕耘录——自选文集》等。
编辑推荐 琉璃厂是历史悠久、举世闻名、文化蕴涵丰富的宝地。近百年来,琉璃厂有很多饶有兴味、值得咀嚼的历史掌故、珍闻轶事,这里的风土人情体现了典型的北京民俗文化风貌……
本书以反映中国在20世纪变迁中的文化底蕴为主旨,通过记述文化遗存逸事、人文事迹节操、社会风俗流变,展现中国文化的深厚内涵和生生不息的深层原因。
目录 开场白
古旧书
纪晓岚挥毫题匾声遥堂
存在了70年之久的翰文斋
琉璃厂旧书业领军者:来薰阁的陈济川
……
文摘 书摘
存在了70年之久的翰文斋
记得小时候在琉璃厂。各家铺户的匾额,大多是黑漆锃亮、金字辉煌,
又是名家大官落款,非常气派。唯独东琉璃厂中问路南的翰文斋旧书铺的那
块匾,陈旧斑驳,既无底漆,也看不清楚落款,它的门面也是漆色几乎退尽
,甚至还是老式风门子式的一个单开门高门坎,显得那么古老。由于位于路
南,窗又不大,里面光线很暗,虽知是旧书铺,却看不清里面的陈设和人。
但是笔者却认识它的少东家韩六哥——惜当时我太小,不知他的台甫。他与
我家的芳邻铭珍斋韩家的几位兄长相熟,我们常在一起玩,我随着大家也叫
他六哥。他那时20岁左右(我只六七岁),正在中国大学读书,十分英俊帅气
:西服裤子外罩长袍,白净脸留分头,典型的当时少爷大学生的形象。街面
上还按老规矩称他“韩六爷”。他似乎不愿听这个称呼,到底是接受了新思
想新知识的大学生。这是近70年前的事。后来才得知韩六哥名焕宗,比我大
一轮,也属狗,1995年病逝。韩六嫂还建在,一直在琉璃厂小学执教,学生
叫她“马老师”,老熟人还称她“韩六奶奶”。她对我这个小兄弟很热情客
气。他们还住在琉璃厂东街的老宅里,当然房子早已按各房分开了。如今,
翰文斋已不复存在,成了琉璃厂书业史上的遗迹。
笔者因韩六哥而注意到翰文斋,但在几十年前没机会也不可能接触了解
翰文斋,因为我还不到读古旧书的年龄。后来读了一些资料,又听到一些老
人的介绍,才略知一二。
有人说乾隆时李文藻的《琉璃厂书肆记》所列的书铺,到清末已荡然无
存——其实,李文藻所记的头一家声遥堂,后来更名文光楼,在原址营业到
1946年,只不过改了字号名,详见上文。清末民初缪荃孙在《琉璃厂书肆后
记》中记载的旧书铺,到北京解放时也只剩下一家,那就是翰文斋。
P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