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页码:295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 ·ISBN:7802336708/9787802336704 ·条形码:9787802336704 ·版本: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中国玉米品种DNA指纹鉴定研究动态 |
 |
|
 |
中国玉米品种DNA指纹鉴定研究动态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页码:295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
·ISBN:7802336708/9787802336704
·条形码:978780233670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有关领导、专家和具体试验人员的积极支持,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本书可作为玉米品种管理、品种权保护、侵权案司法鉴定、品种选育、农业科研教学等从业人员的参考书籍。由于时间仓促,难免有遗漏和不足之处,敬请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目录 玉米品种试验中DNA指纹检测进展和近期品种管理对策
中国玉米标准DNA指纹库的构建及其应用
利用DNA指纹图谱技术进行品种鉴定、已知品种数据库建设研制工作规划
玉米DNA指纹检测技术平台的建立
中国玉米DNA指纹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建立
2004~2007年国家玉米预试DNA指纹检测
工作总结
杂交玉米种子DNA指纹图谱鉴定技术
中国甜、糯玉米品种DNA指纹库构建及其在区试中的应用-
Translating Genomics to Maize Improvement
——美国玉米遗传学大会50周年概况及点滴感想
辽宁省玉米品种试验管理中DNA指纹技术的应用
内蒙古自治区玉米DNA指纹技术应用
文件汇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分)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植物新品种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知识产权司法鉴定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的通知
农业植物新品种权侵权案件处理规定
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
农业植物品种命名规定
国家区试玉米品种一致性及真实性DNA指纹检测技术(试行)
玉米品种鉴定 DNA指纹方法 NY/T 1432—2007
农作物品种审定规范玉米NY/T 1197—2006
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玉米NY/T 1209一-2006
主要农作物品种试验管理办法
国家玉米品种试验DNA指纹鉴定管理办法
DNA指纹图谱测试指南:分子标记选择和数据库构建(概要)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工作守则
农作物品种试验人员工作守则
……
序言 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直接领导下,在各有关省级种子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承担国家玉米品种试验DNA指纹鉴定的各检测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国家及省级玉米试验品种的一致性及真实性DNA指纹鉴定工作自2002年起已实施7年时间,取得了很大进展,现已进入全面推进阶段。农业部行业标准《玉米品种鉴定DNA指纹方法》经过2年的制定,于2007年9月14日颁布并于2007年12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的实施为规范玉米种子市场、维护育种家权益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主持的北京农业育种基础研究创新平台“超级玉米种质创新及中国玉米品种标准DNA指纹库构建”重大项目自2005年启动以来,通过3年的不懈努力已取得了显著成效,2008年将进行一期项目验收和二期项目启动。
值此玉米试验DNA指纹鉴定工作全面推进、DNA指纹鉴定方法正式发布实施和北京市平台项目一期验收及二期启动之际,为了进一步强化DNA指纹技术在品种管理中的作用和提升品种管理水平,根据国家玉米品种试验工作部署,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品种管理处和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于2008年8月5日至8日在哈尔滨市联合举办国家玉米品种DNA指纹鉴定技术培训班。
文摘 5.2 实行审定品种的有效期管理
在加快已经审定的老品种退出的基础上,尽快研究和推进品种的有效期管理制度。品种是有生命的,生命是有限的,生命的使用价值更有限。鉴于品种权保护时间10~15年、国外审定品种的有效期为10年左右、我国绝大多数品种的使用价值不足10年的状况,建议我国的品种生产使用有效期确定为10年比较合适。10年后继续有使用价值的品种则由原选育单位重新申请参加相关的试验,不足10年的品种将从每年的审定推广品种目录中剔除(退出)就可以了。建议各省可以组织实施,在审定公告增加一行条目就可以了,包括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管理(含审定、认定、鉴定、登记)都可实施。
5.3加快信息发布的主渠道的形成
伴随政府信息公开力度的加大,相关种子管理部门要逐步加快公开审定品种、认定品种、鉴定品种、登记品种的力度,公开试验结果,公开审定标准等,尤其要整合现有资源,使信息可查、可用、一目了然,加快形成信息发布的主渠道。建议每年的1月1日,国家和各省一起,分作物通过网站和印刷品上发布下一年度推广使用的合法品种目录,便于市场监管。每个省起码要清楚本省和国家每年在本省的合法推广品种和区域,年年发布审定品种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