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推理 >

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推理“波洛”系列(套装全32册)

2010-03-15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页码:908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ISBN:9787020073610 ·条形码:978702007361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推理“波洛”系列(套装全32册) 去商家看看
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推理“波洛”系列(套装全32册) 去商家看看

 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推理“波洛”系列(套装全32册)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页码:908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ISBN:9787020073610
·条形码:978702007361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套装数量:32

内容简介 《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推理“波洛”系列(套装全32册)》包括《蓝色列车之谜》、《古墓之谜》、《人性记录》、《沉默的证人》、《东方快车谋杀案》、《阳光下的罪恶》、《罗杰疑案》、《尼罗河上的惨案》、《死亡约会》、《悬崖山庄奇案》、《ABC谋杀案》、《空谷幽魂》、《云中命案》、《啤酒谋杀案》、《斯泰尔斯庄园奇案》、《鸽群中的猫》、《底牌》、《葬礼之后》、《幕后凶手》、《牙医谋杀案》、《高尔夫球场命案》、《死人的殿堂》、《四魔头》、《圣诞奇案》、《柏棺》、《第三个女郎》、《三幕悲剧》、《怪钟》、《大象的证词》、《清洁女工之死》、《致命遗产》、《万圣节前夜的谋杀案》。
阿加莎·克里斯蒂被誉为举世公认的侦探推理小说女王。她的著作英文版销售量逾10亿册,而且还被译成百余种文字,销售量亦逾10亿册。她一生创作了80部侦探小说和短篇故事集,19部剧本,以及6部以玛丽·维斯特麦考特的笔名出版的小说。著作数量之丰仅次于莎士比亚。
随着克里斯蒂笔下创造出的文学史上最杰出、最受欢迎的侦探形象波洛,和以女性直觉、人性关怀见长的马普尔小姐的面世,如今克里斯蒂这个名字的象征意义几近等同于“侦探推理小说”。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第一部小说《斯泰尔斯庄园奇案》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战时她担任志愿救护队员。在这部小说中她塑造了一个可爱的小个子比利时侦探赫尔克里·波洛,他成为继福尔摩斯之后侦探小说中最受读者欢迎的侦探形象。《斯泰尔斯庄园奇案》经过数次退稿后,最终于1920年由博得利·黑德出版公司出版。
之后,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侦探推理小说创作一发而不可收,平均每年创作一部小说。1926年,阿加莎·克里斯蒂写出了自己的成名作《罗杰疑案》(又译作《罗杰·艾克罗伊德谋杀案》)。这是她第一部由柯林斯出版公司出版的小说.开创了作为作家的她与出版商的合作关系,并一直持续了50年,共出版70余部著作。《罗杰疑案》也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第一部被改编成剧本的小说,以Alibi的剧名在伦敦西区成功上演。1952年她最著名的剧本《捕鼠器》被搬上舞台,此后连续上演,时间之长久,创下了世界戏剧史上空前的纪录。
1971年,阿加莎·克里斯蒂获得英国女王册封的女爵士封号。1976年,她以85岁高龄永别了热爱她的人们。此后,又有她的许多著作出版,其中包括畅销小说《沉睡的谋杀案》(又译《神秘的别墅》、《死灰复燃》)。之后。她的自传和短篇故事集《马普尔小姐探案》、《神秘的第三者》、《灯光依旧》相继出版。1998年,她的剧本《黑咖啡》被查尔斯·奥斯本改编为小说。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侦探推理小说,上世纪末在国内曾陆续有过部分出版,但并不完整且目前市面上己难寻踪迹。鉴于这种状况,我们将于近期陆续推出最新版本的“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推理系列”,以下两个特点使其显著区别于以往旧译本,其一:收录相对完整,包括经全球评选公认的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推理小说代表作品;其二:根据时代的发展,对原有译文全部重新整理,使之更加贴近于读者的阅读习惯。愿我们的这些努力,能使这套“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推理系列”成为喜爱她的读者们所追寻的珍藏版本。
作者简介 阿加莎·克里斯蒂被誉为举世公认的侦探推理小说女王。她的著作英文版销售量逾10亿册,而且还被译成百余种文字,销售量亦逾10亿册。她一生创作了80部侦探小说和短篇故事集,19部剧本,以及6部以玛丽·维斯特麦考特的笔名出版的小说。著作数量之丰仅次于莎士比亚。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第一部小说《斯泰尔斯庄园奇案》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战时她担任志愿救护队员。在这部小说中她塑造了一个可爱的小个子比利时侦探赫尔克里·波格,成为继福尔摩斯之后侦探小说中最受读者欢迎的侦探形象。1926年,阿加莎·克里斯蒂写出了自己的成名作《罗杰疑案》(又译作《罗杰·艾克罗伊德谋杀案》)。1952年她最著名的剧本《捕鼠器》被搬上舞台,此后连续上演,时间之长久,创下了世界戏剧史上空前的纪录。1971年,阿加莎·克里斯蒂得英国女王册封的女爵士封号。1975年,英格丽·褒曼凭借根据阿加莎同名小说《东方快车谋杀案》改编的影片获得了第三座奥斯卡奖杯。阿加莎数以亿计的仰慕者中不乏显赫的人物,其中包括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法国总统戴高乐。1976年,她以85岁高龄永别了热爱她的人们。
媒体推荐 流畅,独到,引人入胜。
  ——《纽约时报》
编辑推荐 《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推理“波洛”系列(套装全32册)》:艾米·莱瑟兰明显地感觉到一种罪恶正在哈沙尼的古墓挖掘场酝酿;这种罪恶与著名的考古学家雷德纳博士的妻子,“美丽的路易丝”的到来有关。
预计几天后赫尔克里·波洛就会顺便拜访这个挖掘场。但是,随着路易丝遭受恐怖幻觉的折磨愈加强烈,整个考古队的气氛变得愈加紧张,几乎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波洛的到来也许太迟了……
目录
《蓝色列车之谜》目录:
1 白发男子
2 侯爵先生
3 火心宝石
4 在柯曾大街
5 能干的绅士
6 米雷儿
7 两封来信
8 坦普林女士的信
9 拒绝贿赂
10 蓝色列车
11 谋杀
12 雏菊别墅
13 电告范·奥尔丁
14 爱达·梅森的证词
15 罗奇伯爵
16 波洛分析案情
17 清白的绅士
18 德里克的午餐
19 不速之客
20 凯瑟琳的新友
21 网球场上
22 帕波波鲁斯的早餐
23 新见解
24 波洛的忠告
25 合理的建议
26 警告
27 与米雷儿的谈话
28 波洛学松鼠
29 家乡的来信
30 瓦伊纳小姐的见解
31 艾伦斯先生的午餐
32 凯瑟琳与波洛交换意见
33 新的见解
34 再乘蓝色列车
35 波洛的说明
36 在海滨

《古墓之谜》目录:
贾尔斯·瑞理医学博士序
第一章 楔子
第二章 引荐艾米·莱瑟兰
第三章 传言
第四章 抵达哈沙尼
第五章 雅瑞米亚遗址
第六章 第一晚
第七章 窗子外的男人
第八章 夜半惊魂
第九章 雷德纳太太的故事
第十章 星期六下午
第十一章 怪事
第十二章 “我不相信”
第十三章 波洛大驾光临
第十四章 是自己人?
第十五章 波洛的建议
第十六章 嫌疑人等
第十七章 盥洗台旁的血迹
第十八章 瑞理医生请喝茶
第十九章 新的嫌疑
第二十章 一一造访
第二十一章 个别突击
第二十二章 一个新发现
第二十三章 我去通灵
第二十四章 谋杀会成为一种习惯
第二十五章 自杀?谋杀?
第二十六章 下一个就轮到我!
第二十七章 旅程开始
第二十八章 旅程抵达终点
第二十九章 后记

《人性记录》目录:
第一章 戏剧表演晚会
第二章 晚宴
第三章 镶金牙的男人
第四章 会面
第五章 谋杀
第六章 寡妇
第七章 秘书
第八章 几种可能性
第九章 第二起命案
第十章 詹尼·德赖弗
第十一章 自我主义者
第十二章 女儿
第十三章 侄儿
第十四章 五个问题
第十五章 蒙塔古·科纳爵士
第十六章 讨论
第十七章 管家
第十八章 另一个人
第十九章 贵妇人
第二十章 出租车司机
第二十一章 罗纳德的说法
第二十二章 赫尔克里·波洛的奇怪举动
第二十三章 信
第二十四章 来自巴黎的消息
第二十五章 午宴
第二十六章 巴黎
第二十七章 关于夹鼻眼镜
第二十八章 波洛发问
第二十九章 波洛分析案件
第三十章 案件经过
第三十一章 一篇人性记录

《沉默的证人》目录:
第一章 小绿别墅的女主人
第二章 亲戚
第三章 意外
第四章 阿伦德尔小姐写了封信
第五章 赫尔克里·波洛收到一封信
第六章 我们前往小绿别墅
第七章 乔治饭店的午餐
第八章 小绿别墅的内部
第九章 重构皮球事件
第十章 拜访皮博迪小姐
第十一章 访问特里普姐妹
第十二章 波洛论案
第十三章 特雷莎·阿伦德尔
第十四章 查尔斯·阿伦德尔
第十五章 劳森小姐
第十六章 塔尼奥斯夫人
第十七章 塔尼奥斯医生
第十八章 “柴垛里藏着个黑鬼”
第十九章 拜访珀维斯先生
第二十章 二访小绿别墅
第二十一章 药剂师;护士:医生
第二十二章 楼梯上的女人
第二十三章 塔尼奥斯医生前来拜访
第二十四章 特雷莎否认
第二十五章 我靠在椅背上思考
第二十六章 塔尼奥斯夫人拒绝说出实情
第二十七章 唐纳森医生来访
第二十八章 又一个受害者
第二十九章 小绿别墅中的审讯
第三十章 结局

《东方快车谋杀案》目录:
东方快车谋杀案
阳光下的罪恶
罗杰疑案
尼罗河上的惨案
人性记录
死亡约会
悬崖山庄奇案
ABC谋杀案
空谷幽灵
云中民案
古墓之谜
皮球谋杀案
斯泰尔斯庄园奇案
鸽群中的猫
底牌
葬礼之后
沉默的证人
幕后凶手
牙医谋杀案
高尔夫球场命案
死人的殿堂
四魔头
蓝色列车之谜
圣诞奇案
柏棺
第三个女郎
三幕悲剧
怪钟
大象的证词
清洁女工致死
致命遗产
万圣节前夜的谋杀案

《阳光下的罪恶》
《罗杰疑案》
《尼罗河上的惨案》
《死亡约会》
《悬崖山庄奇案》
《ABC谋杀案》
《空谷幽魂》
《云中命案》
《啤酒谋杀案》
《斯泰尔斯庄园奇案》
《鸽群中的猫》
《底牌》
《葬礼之后》
《幕后凶手》
《牙医谋杀案》
《高尔夫球场命案》
《死人的殿堂》
《四魔头》
《圣诞奇案》
《柏棺》
《第三个女郎》
《三幕悲剧》
《怪钟》
《大象的证词》
《清洁女工之死》
《致命遗产》
《万圣节前夜的谋杀案》
……
文摘 第二章引荐艾米·莱瑟兰
我并不想冒充作家,佯称懂得如何写作。我这样做只是出于瑞理医生的要求,而且,不知为什么,瑞理医生要求你做一件事的时候,你是不会拒绝的。
“啊,可是,医生,”我说,“我是不懂文学的,一点儿也不懂。”
“胡说!”他说,“你就把它当病历记录来写就好了。”
哈,当然啦,你大可以这样看它。
瑞理医生继续说下去。他说现在我们亟需对雅瑞米亚遗址事件有一个直率明白的叙述。
“如果是与那件事有利害关系的人来写,就不具说服力,人们会说它难免带有偏见。”
当然,那也是真的。我始终都在事件发生地点,但是,可以说是一个局外人。
“医生,你为什么不自己写呢?”我问。
“我不在当地,而你是在的。况且,”他叹口气,接着说,“我的女儿不让我写。”
他对他那个黄毛丫头竟会让步到这个程度,实在非常丢脸。我有点想这样说,可是,这时候我看到他在眨眼。那是瑞理医生最令人头痛的地方。你永远不会知道他是在开玩笑还是说真的。他总是以缓慢、忧郁的方式说话,但是多半又会看到他微微地眨个眼。
“好吧,”我不肯定地说,“我想我可以。”
“你当然可以。”
“只是我不知道如何开始。”
“有一个很好的先例可循。由起始处开始,直接叙述到事件结束,然后就停手。”
“我甚至不晓得那件事是从何处和如何开始的。”我迟疑地说。
“护士,相信我。和最后如何收尾比较起来,开头的困难根本不算什么。至少,我演讲的时候就是这样。必须背后有人用力拉着我的后摆,才能把我拉下来。”
“啊,你是在开玩笑,医生。”
“我是非常认真的。好了,怎么样?”
还有另外一件事令我很烦恼。犹豫了片刻,我说:
“医生,你知道,我担心——嗯,有时会流露出个人的情感。”
“哎呀,小姐,愈表现个人的情感愈好!这是人的故事——不是木偶的故事!你就是要表现个人的情感,你可以有偏见,你可以表示不满,你可以想怎样就怎样!照你自己的方式写。如果有一星半点中伤他人的地方,我们可以在事后加以剪裁。尽管放手去写,你是个通情达理的人,你可以把那件事合情合理地写出来。”
所以,事情就这样决定了。我答应他尽力而为。
因此我就开始写了。不过,就像我对医生说的,很难知道应该从什么地方开始。
我想我应该提一两句自己的事。我叫艾米·莱瑟兰,三十二岁。我在圣克里斯托弗医院受过训练,做了两年产科护理工作。我做过一些私人看护的工作,也曾在德文郡街邦迪克斯
……
后记 实在没有什么多余的话好说了。
拉维尼“神父”和另外那个人在贝鲁特正要上轮船的时候,遭警方逮捕。
希拉·瑞理嫁给年轻的艾默特,我想那样对她很合适。他不是一个奴颜婢膝的人——他可以驾驭她。如果嫁给可怜的比尔·科尔曼,她一定会欺负他。
顺便提一提,一年前他患盲肠炎的时候,是我照顾他的,我很喜欢他,当时他的监护人准备送他到南非经营农场。
我没再出国到东方去。很奇怪,有时候我希望能再去一次。我会想起那个水车轮的声音和妇女洗衣裳的声音,还有那些骆驼望着人的那副傲慢神气——我对那里有一种非常怀念的感觉。我们从小就养成一种观念,认为泥土是不卫生的,但我现在觉得,泥土其实不像我们所想的那样不卫生。
瑞理医生常常一到英国就来看我,我已经说过,这都是他给我找的麻烦。
“你如果要,就拿去,否则就拉倒。”我对他说。“我知道里面的语法都错了,而且写得很不正统。但是,我只能写成这样了。”
他拿去了,毫不犹豫。假若这东西出版了,我会感到很不自在。
波洛先生回到叙利亚后,停留了大约一星期,后来就搭东方快车回国,又卷人另外一个命案的漩涡。他很聪明,这个我不否认。但是,他那样开我的玩笑,我不会很快就忘记的。他竟然假设我可能涉及到那个命案,而且根本不是一个护士!
医生们有时候就像那样,他们会开玩笑,但根本不会想到你的感受如何。
我不断想起雷德纳太太,以及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时我觉得她简直是一个可怕的女人,但有时,我又回想到她对我多好,她的声音多柔和——还有她那美丽的金发等等——于是,我觉得我们不该只是责怪她,更应该同情她。
而且,我忍不住可怜起雷德纳博士。我知道他是一个杀过两个人的凶手,但是,这也没什么差别。他太爱她了,像那样喜欢一个人是很痛苦的。
不知道什么缘故,年纪愈大,愈了解一般人以及他们在忧愁和患病时的心情,我就愈替每个人难过。有时候,我想到我的姑妈从前教导我一些良好的、严格的原则。不知道那些原则如今都到哪里去了。她是一个有宗教信仰的人,而且非常特别。我们的邻居有什么过错,她都了如指掌。
啊,瑞理医生说的话很对。该怎么停笔才好呢?啊,但愿我能找到一个十分生动的辞句来做结束。
我得请瑞理医生替我找到一个阿拉伯语的说法。
就像波洛先生用过的那一个。
热点排行